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时
第1课时
回顾课文,梳理写法
片段一: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片段二: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
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仔细思考:两个片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点面结合
这两个片段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
这个片段从整体上是怎么写的?写了哪几个“点”?
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
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
小结: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有利于我们把场面描写得更吸引人。
点面结合 印象深刻
词句段运用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反复
自由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突出了会场的肃静,除了炮声、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对比阅读,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强调了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小结:反复的写法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使表达的感情更鲜明,语言更有感染力。
用语反复 增强感染力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自读句子,注意提示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写人物说话时,没有用“说”来表达。
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两个句子中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后面两个句子不用这样的词语,也能表达“说”的意思。
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谈论、窃窃私语、讲解、讨论、倾诉、呼喊、叫嚷、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议论纷纷……”
也可以不用“说”的词。如:用人物的神态和行为去“说”。
表达更丰富、多样,避免了单调、枯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点面结合 用语反复 多样表达
书写提示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
第2课时
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
横幅的作品从左往右写,署名在右下角。
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呢?
1.选择一首诗竖着写,或选择一段话横着写,做到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根据书写要求进行自我检视。
3.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评选“小小书写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日积月累
这些句子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词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捐躯、
视死如归、忧国忧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竭尽劳苦。
停止。
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你们能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尽管自己地位低下,但是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爱国精神的写照,由此你联想到了陆游的哪首诗?
这4句名言警句都与什么有关?
爱国精神
这些句子让你想到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些人物?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书写提示
书写正确
日积月累
行款整齐
布局合理
熟读
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