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1课时 前后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前后。(教材第62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前、后的方位,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能联系生活实际情境,用序数(数学模型)解释或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初步养成空间方位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能准确地辨别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难点:体会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跟大家一起做个游戏,下面请5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排成一列。(指名五个小朋友上台站好)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XXX在谁的前面吗?XXX在谁的后面吗?(学生互相讨论后指名汇报)
师:你能再说一说谁站在最前面,谁站在最后面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前后这个知识点。(板书课题:前后)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1)师: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主题图的上半部分——森林运动会)
(2)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有5只小动物在赛跑。
(3)师:跑在最前面的是谁?它的后面有哪些小动物?(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小鹿跑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有松鼠、兔子、乌龟和蜗牛。(教师板书)
(4)师: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排第几吗?(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
(5)师: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同桌之间自由说一说)
教师提示: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师: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分小组讨论,指名代表汇报)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并回答)
2.从三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1)师: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也开始了。让我们看看它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主题图的下半部分——动物赛车)
(2)师: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比赛的情况?(全班集体交流,指名代表汇报)
师: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有没有同学愿意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①1号车排第________。
②4号车在_______号车的后面,在_______号车的前面。
③最前面是______号车,最后面是______号车。
教师提示:前后位置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前后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①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前后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小朋友排队时,谁站在谁前面,谁站在谁后面等。
②选准参照物是解决前后问题的关键。
三、巩固反馈
1.说一说。(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指名小组回答,集体订正)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所在的那一列最前面是谁?最后面是谁?
(3)你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答案:略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得数分别是7 4 8 2 3 6 10 9 5 1
排列顺序:6-5 4-2 1+2 7-3
2+3 8-2 5+2 8-0 4+5 1+9
3.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3
4.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5题。(组织学生看图,并与小组成员说故事。让学生根据图的顺序说一说其中存在的关于“前、后”的数学问题)
(左图)兔子在乌龟的前面,乌龟在兔子的后面。
(右图)乌龟在兔子的前面,兔子在乌龟的后面。
指示:可以发挥想象和同伴用故事讲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前后
1.小鹿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有松鼠、兔子、乌龟和蜗牛。
2.小兔跑第3,乌龟跑第4。
3.1号车排第4,4号车在2号车的后面,在3号车的前面。
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开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前后的位置关系。由观察图中小动物的运动会寻找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2.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利用教室里的场景,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出其他人与自己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位置的概念。教学过程中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足时间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前后的位置关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认识比较薄弱,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形成的过程很有必要。同时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朋友们排队上车,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4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用代表小华,用代表其他同学,画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前面的4人+小华+后面的4人=上车的总人数。
解答:4+1+4=9
口答:这一队一共有9人。
解法归纳:在算总人数时,作为标准的这个人也要算进去。
相关知识阅读
中国的房屋和政治选择南向的原因
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由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房屋朝南可以冬暖夏凉,所以中国的房屋基本上以朝南向为主。
不仅如此,中国的政治文化也有“南面”的特征。历代帝王的统治之术被称为“南面之术”,《易经》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因此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州县官府衙署都是南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