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上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上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8 16: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上下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上下。(教材第64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上下位置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上下”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能清楚表述三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书、本子、铅笔盒。
学生准备:书、本子、铅笔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下面老师跟大家一起做一个游戏,现在请大家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你的鼻子上面是什么呢?你的鼻子下面又是什么呢?……(学生集体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一学“上下”这个知识点。(板书课题:上下)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上下。
(1)师:生活中有很多关于上下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然后小组自由讨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动物及它们的位置,只要描述的正确教师就必须给予表扬、鼓励。
(2)师:说一说,这幅图的最上面是谁?最下面是谁?(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小鸟在小兔的________面,
小兔在小鸟的________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________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________面。
教师提示:①选择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进行比较,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②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当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是确定的,如甲在乙的上面,那么乙就在甲的下面。
(3)师: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不错,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指名代表提出问题,其他小组回答,教师订正)
2.根据条件判断上下位置关系。
师:根据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猜一猜”主题图)
师:图上这两个小朋友正在玩猜一猜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个小朋友描述三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另一个小朋友根据描述猜小动物的名称,你们能学着他们一起猜一猜吗?(同桌之间相互猜一猜,教师巡视,指两名代表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小兔的上面有小鸟和小松鼠,根据图可知小鸟在最上面,小松鼠不在最上面,所以这个小动物是小松鼠。
3.动手操作。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本子、书和铅笔盒,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做个游戏。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听老师口令把书放在课桌上,把本子和铅笔盒放在书的上面,铅笔盒不放在最上面。(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然后演示正确的摆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子在最上面,铅笔盒在中间,书在最下面。
(2)教师小结。
按要求摆放物体时,必须要满足所提出的所有要求。动手摆放时,要先确定参照物的位置,然后根据所描述的语言来确定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看图说一说花盆、闹钟、轮船、小猫所在的位置,再根据题目填一填)
下 上 下 上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贴图,再根据贴图回答问题)
(答案不唯一)由贴的头像位置决定。如把小狗头像贴在1号,小猫头像贴在2号,小兔头像贴在3号,小象头像贴在4号。
(1)小狗住在最下面,是第1层。
(2)小猫住在第2层,它在小狗的上面。小猫的上面还有小兔和小象。小兔住在第3层。
(3)小象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有小狗、小猫和小兔。(根据动物的体型等特点安排住处)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然后指名代表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根据第一句话,推出宝物放在2号或3号盒子里;根据第二句话,就可以确定宝物放在2号盒子里。
4.完成教材第65页“练一练”第4题。(小组讨论,和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小红在最上面,小兰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上下
最上面是小鸟,最下面是小兔。
上 下 上 下
它是小松鼠。
从上往下的顺序分别是本子、铅笔盒、书。
教学反思
1.关于“上下”的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相当深的体会,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感到太吃力。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2.运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认真讨论、交流,大胆发言,再通过“猜一猜”“摆一摆”等游戏活动,使学生不仅理解什么是上和下,更感受到上下的位置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参照物的位置来决定。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联系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观察能力。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淘气家上面有4层楼,下面有2层楼,淘气家在几楼?这栋楼共有多少层?
分析:淘气家下面有2层楼,加上淘气家所在的那一层楼,就是2+1=3(层),所以淘气家在第3层,而淘气家上面有4层,加起来就是这栋楼总共的楼层数。
解答:2+1=3(层) 2+1+4=7(层)
口答:淘气家在3楼,这栋楼共有7层。
解法归纳:在计算总楼层时,要把作为标准的那一层楼加上。
相关知识阅读
中国古代地理方位的表示方法
现在人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词表示地理方位,而在古代则复杂得多,除了用东、南、西、北、中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还有许多方法。如:
一、用五行表示地理方位。
五行通常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到了汉代,五行与地理方位组成了配合关系。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
二、用四季表示地理方位。
在古代,春、夏、秋、冬四季也被纳入五行体系,故与东、南、西、北地理方位一一对应,可互为替代,上面引用的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的那段话即反映了这一点。再如,古诗文中常把“西风”称为“秋风”或“金风”。
三、用五色表示地理方位。
古人以五色配五行,又与东、南、西、北、中五方对应。如《论衡·验符》说:“黄色为土色,位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