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 左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 左右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8 16: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左右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左右。(教材第66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左右的意义。
2.能够用语言正确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结合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体会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铅笔、卷笔刀、直尺、文具盒、橡皮。
学生准备:铅笔、卷笔刀、直尺、文具盒、橡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学生举手,教师评价)
师:你们知道自己回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齐答)
师:对,发言时我们举右手,哪一只手是右手呢?另一只手叫作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个疑问。(板书课题:左右)
二、学习新课
1.区分左和右。
(1)师: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口令,伸出你们的双手,手背朝上,手心朝下,平放在你们的课桌上,放好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哪一只是左手,哪一只是右手,教师继续念口令)
师:请先看一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我说你做”主题图)
师:现在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你们听我的口令做动作。(教师巡视,指正没有做对的学生)
①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②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③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④抬抬左脚,抬抬右脚。
⑤在身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拍两下。
(2)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吃饭时,一般用左手端碗,右手拿筷子;写字时,一般用右手写字,左手压住本子;剪东西时,用右手拿剪刀……
(3)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请你说一说,并指给大家看一看。(同桌之间边指边说,指名代表回答)
2.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1)师:请大家拿出你们的铅笔、卷笔刀、直尺、文具盒、橡皮,像这幅图这样摆放着。(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摆一摆,说一说”左边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都摆好了吗?先看看你摆的,再转过头去看看你后面的同学摆的,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吗?(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同样是按照这幅图摆的,为什么转过头去看后面的同学摆出的顺序看上去会相反呢?(引发学生思考)
小结:确定位置的左和右要看你的方向,方向不同时,所指的左和右也不同。(板书)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些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摆一摆,说一说”右边的问题)
①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人提出其他问题,其余的人回答。
教师提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找出左右方向,确定左右位置,一般情况下,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左右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3.用上下、左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上下、左右的知识了,下面一起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做一做,玩一玩”的主题图)
师:小猫要去小兔家做客,应该怎么走?(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
教师提示:要想在方格图中到达物体的位置,可以先横行向左或向右走,再竖行向上或向下走;也可以先竖行向上或向下走,再横行向左或向右走。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2题。(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和谁比较,把物品放好,然后判断出左、右、上、下。学生动手摆一摆、放一放)

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小汽车右边第2个是书包,书包左边第3个是书。
3.完成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用○代替小汽车,用△代替大客车。
○○△○○○○
7
4.完成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6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请你说一说。
板书设计
左右
确定位置的左右要看你的方向,方向不同时,所指的左和右也不同。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直尺的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直尺的右边有文具盒和卷笔刀。
在文具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直尺。
教学反思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动,以游戏形式融入教学环节中,通过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感悟左右的相对性。
2.在教学巩固反馈这一环节,发现少数学生对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知识点还没把握好,如果有时间和条件可以让学生亲自到楼梯上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3.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练习的设计,还是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发现、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以及“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看图填空。
(1)小丽想拿羽毛球,可以先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
(2)小军想拿羽毛球拍,可以先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
分析:(1)小丽想拿羽毛球,可以先向右走4格,再向下走2格;也可以先向下走2格,再向右走4格。
(2)小军想拿羽毛球拍,可以先向左走4格,再向上走3格;也可以先向上走3格,再向左走4格。
解答:(1)右 4 下 2(或下 2 右 4)
(2)左 4 上 3(或上 3 左 4)
解法归纳:走的方式只有两种,即上、下和左、右,可以先上、下走,再左、右走,也可以反过来,但是上、下和左、右一定要接上。
相关知识阅读
“男左女右”的来源
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日神是伏羲,由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女娲,由盘古氏的右眼所化。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男左女右”习俗的由来。
“男左女右”的习俗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人和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男左女右”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约定俗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