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一)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复习“数的知识”“认识钟表”“比较与分类”。(教材第94~95页)
二、复习目标
1.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复习,进一步巩固20以内各数的读写,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巩固认识钟表的方法。
2.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
3.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1.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2.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比较、分类的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难点:进一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数字卡片、学具钟。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生活中的数。
(1)数数。
一个一个地数或几个几个地数。
(2)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第几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3)0的认识。
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
(4)比较大小。
用“>”“<”或“=”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开口朝大数,尖角朝小数。
【回顾2】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短而粗的指针是时针,长而细的指针是分针。
(2)认识时间。
①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②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回顾3】比较。
(1)比大小和比多少。
①比较大小的方法:
a.用观察法直接比较,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个物体就大,反之就小。
b.统一标准进行比较,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被比较的物体先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再判断。
②比多少的方法:
使物体一一对应,哪种物体有剩余,哪种物体的数量就多,反之物体的数量就少。
(2)比高矮和比长短。
①比较物体的高矮时,要在同一起点这个条件下进行比较。
②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先将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看另一端确定谁长谁短。
(3)比轻重。
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①借助跷跷板比较。
②用手掂一掂直接比较。
③难以直接分辨出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
【回顾4】分类。
(1)意义。
分类是指在不同的物体中,把同一类物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
(2)分类的方法。
①按单一标准分类,结果一致。
②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多样。
二、知识应用
1.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
(1)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②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十五 十一 七 九 十八
③数数。
a.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1。
b.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④数序。
引导学生区分“几”和“第几”,巩固基数与序数的知识。
(2)20以内数的组成。
师: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指名学生回答)
(3)对口令。
师生对或生生对,展开活动。
如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2.认识钟表。
(1)拨钟。(学生分小组活动)
①学生利用学具钟拨出指定的整时或半时。
②小组内学生互相检查。
③开展拨钟比赛。
(2)认钟。
①教师拨钟,学生认读。
②教师指名拨钟,学生认读。
③引导学生区别整时与半时。
(3)完成教材第94页“数与代数”第7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中的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在教材上连一连。
3.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1)比较的方法。
①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通常需要用到比较,你能说一说,你都比过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比大小、高矮、轻重、胖瘦……
②师:那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吗?
教师引导学生:我是用( )和( )比大小,我先……再……所以( )大( )小。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说法合理,教师都应及时予以肯定。
(2)分类的方法。
①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分类。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进行集体交流。
②师:你能说一说你掌握了哪些分类的方法吗?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6页“数与代数”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10 12 13 14 15 17 18 19
14 16 20
13 15 17 19
第2题:9 2 6
第3题:5 1 1 8 13 14 17 10 11 15
第4题:略
2.先写数,再把所写的数按顺序排队。(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 )>( )>( )>( )
答案:3 11 16 13 20
20>16>13>11>3
3.完成教材第99页“数与代数”第17~1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7题:在小熊的后面画√,在小兔的后面画○。
第18题: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一)
1.生活中的数
2.认识钟表
3.比较与分类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多种复习形式,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组成、数序、认识钟表、比较和分类。本节课先总结、梳理所学的有关20以内数的知识,再结合教材上的练习题,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猜一猜、比一比、做卡片等活动,复习20以内数的数序、组成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体会复习的乐趣。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