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杠杆
1.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筷子
C.瓶盖起子
D.天平
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2<G
D.F1=G
3.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如图乙所示;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4.如图,用竖直向上的力F抬起一根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木棒的一端,使木棒能够绕另一端转动,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的力臂逐渐变小
B.F逐渐变小
C.F和它相应的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D.木棒具有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的力臂是(
)
A.OA B.OC
C.OD D.FD
6.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
7.《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A.
“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
“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
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8.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9.某市实行的“绿色早餐工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应早餐。餐点均匀摆放在餐车内。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选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路沿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1.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
cm,BC长50
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
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则A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1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固定轴O自由转动(AB=2AO)。将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轻绳挂在A点处,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30
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则合金块的质量是____kg。若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
Pa,则力F2的大小是____N。(g取10
N/kg)
13.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12
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____(选填“C”或“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____N,最大值F2=____N。(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14.如图所示,用瓶起开启瓶盖,请画出在A点所用最小的力F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15.如图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是小鹰和小华同学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鹰和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们应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右端的螺母向____调。
(2)实验中,两位同学在杠杆的左右两侧加挂钩码,如图乙所示,如果两人决定只改变左侧钩码的位置,则向____移动,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并进行多次实验。
(3)实验后,两位同学将所得的数据分析处理,最终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1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图1
图2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____位置.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
N,动力臂l1=0.1
m,阻力F2=1
N,则阻力臂l2=____m.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____.(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
18.如图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示意图,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3×103
W,当它把质量为1
t的重物匀速提起24
m时,用时100
s.(g=10
N/kg)求:
(1)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起重机AB长为20
m,吊起重物时B端的配重质量为4
t,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则OB长为多少?(不计摩擦和起重机自重)
参考答案
12.1
杠杆
1.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
A.羊角锤
B.筷子
C.瓶盖起子
D.天平
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B )
A.F1<F2
B.F1>F2
C.F2<G
D.F1=G
3.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如图乙所示;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4.如图,用竖直向上的力F抬起一根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木棒的一端,使木棒能够绕另一端转动,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F的力臂逐渐变小
B.F逐渐变小
C.F和它相应的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D.木棒具有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的力臂是(B)
A.OA B.OC
C.OD D.FD
6.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
7.《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C )
A.
“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
“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
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8.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C )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9.某市实行的“绿色早餐工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应早餐。餐点均匀摆放在餐车内。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后轮__(选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路沿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__省力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1.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
cm,BC长50
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
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则A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__200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__靠近__(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1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固定轴O自由转动(AB=2AO)。将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轻绳挂在A点处,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30
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则合金块的质量是__9__kg。若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
Pa,则力F2的大小是__52__N。(g取10
N/kg)
13.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12
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__D__(选填“C”或“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__6__N,最大值F2=__24__N。(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14.如图所示,用瓶起开启瓶盖,请画出在A点所用最小的力F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
15.如图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是小鹰和小华同学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鹰和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们应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右端的螺母向__左__调。
(2)实验中,两位同学在杠杆的左右两侧加挂钩码,如图乙所示,如果两人决定只改变左侧钩码的位置,则向__右__移动,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并进行多次实验。
(3)实验后,两位同学将所得的数据分析处理,最终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__。
1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图1
图2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__水平__位置.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
N,动力臂l1=0.1
m,阻力F2=1
N,则阻力臂l2=__0.15__m.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A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__F2l2+F3l3__.(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
18.如图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示意图,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3×103
W,当它把质量为1
t的重物匀速提起24
m时,用时100
s.(g=10
N/kg)求:
(1)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提起重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起重机AB长为20
m,吊起重物时B端的配重质量为4
t,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则OB长为多少?(不计摩擦和起重机自重)
18.(1)起重机对重物的拉力:F=G=mg=1×103
kg×10
N/kg=1×104
N,
对重物做的功:
W机械=Fs=1×104
N×24
m=2.4×105
J,
提起重物做功的功率:
P===2.4×103
W
,
电动机做的功:
W电=P电t=3×103
W×100
s=3×105
J
,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
.
(2)物体的质量:m物=1
t=103
kg,配重的质量:m配重=4
t=4×103
kg
,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m物g×(AB-OB)=m配重g×OB,
将数据代入得:103
kg×10
N/kg×(20
m-OB)=4×103
kg×10
N/kg×OB,解得:OB=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