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高中2020-2021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定
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
高一化学试卷
0、硝酸的还原产物NO
O等对环境均有副作用
续发展,当今社会提出的
新概念:“绿色化学”,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列由单质铜
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试题范围:必修二(五、六、七章
单选题
硝酸铜的方法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
(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
→)
Cu-
→CuO
Cu(NO3)
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CuO—m加>Cu(OH
Cu(NO3)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
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
浓硫酸
→Cu(NO3)2
A.单质硅用来制作芯片
B
硅可用
光导纤维
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列叙述正确的是
C.硅酸钠用作防火材料
化硅不和任何酸反
每生成2分子AB(g)吸收bkJ能量
能量/
kJ.mol-1
3.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
硝酸合成硝酸铵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
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
D.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
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示的是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mol
A,
(g)+I
mol
B,
(g)
能量
和稀H2SO4制氢
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过程
烷的燃烧
).断裂
键
键,吸收akJ能
体
C1晶体混合搅
反应物总能量
如右图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的质量减
极上有
电解质
氧化钙和水反应
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过程
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
C中阳离
移动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C分别可以为Zn、Cu和稀盐酸极
D.A极发生氧化
CH
(CH)CI
③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或
确
⑤H3CC-
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容积
半,反应速率减
CH3
B.反应达平衡状态时CO)=(H2O)
(4
①②③④
温时,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g)。当SO
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
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密闭容器中的反
SO2和O2全部转化为
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2(g)—2NH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
P
(NH3)
2)随
变化的关系
反
化学平衡状态
SO2、O2、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图所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7.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
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CHCla+c
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催化剂
CH:-CH--CN
C.d点(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SCO
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H3C
O
有
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
判断这四种金属
B.①②③④
④⑤
的活动性顺序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
G
是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1
实验装
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
C.乙烯的
末的反应速率
表示是0.3
mol
(L
min)
SO4溶液
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
末D的物质的量为0
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错误的是
部分实a极质量减小,b极|b极有气体产生,cd极溶解,c极
指示,导线中电流
9
构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氧亻
验现象|质量增
极无变化
从a极流向d极
燃烧,伴有黑烟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期中考试化学答案
1、选择题
1-5:
BDCCA
6-10:
CDBDB
11-15:
DACBA
2、填空题
16、(1)恢复为原色(变红)
(2)BaSO?、还原性
(3)2H2S+SO2=3S↓+2H2O
(4)SO2
+
2
OH-
=
SO32-
+
H2O
(5)漏斗
17、(1)正四面体
(2)CH4+Cl2=CH3Cl+HCl?
(3)①
略
②
CH2=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③
a
18、(1)正
(2)Cu→Zn
(3)Zn
-
2e-
=Zn2+
2H++2e-===H2↑;
(4)B、
a极
H2-2e-=2H+
19、(1)0.75
、(2)A
(3)BC
(4)bd
(5)75%
(6)
22:3
(7)>
光照
催化剂
加热、加压
H
HH
二
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