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第5课 歌曲《嘀哩嘀哩》|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第5课 歌曲《嘀哩嘀哩》|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9 21: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嘀哩嘀哩 课型或模块 艺术综合课










教学目标 设计提示:教学目标请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每一课可重点采用一至两条学科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1.审美感知;2.艺术表现(创造表现含于此中);3.文化理解(包含传承中华传统音乐和理解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
1.人文素养目标:通过音乐、美术、古诗听赏、律动表演等艺术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艺术能力目标:围绕“寻找春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春天,抓住春天的声音、色彩、节奏、动作、文字等艺术素材,用艺术方式领略春天的魅力。
教学重点 歌曲第四第五句“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十六八节奏的学习。
教学难点 ABA形式的乐句结构,学生需把彼此的情绪拿捏准确,再用伴奏乐器演奏,促使歌曲表现形式更丰富。
教学内容分析 《嘀哩嘀哩》是一首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歌曲,风格活泼、轻快,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潘振声作曲,望安作词,这首歌曲共有三段歌词,F大调式,2/4拍,速度稍快。歌曲中较难把握的是象声词“嘀哩哩”前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演唱。旋律采用自由模进的手法,特别体现于下四度的进行,第7小节的“ la、si、mi ”三个音,构成了四、五度混合模进,增强了属功能倾向。
教学策略 通过校本歌曲的回顾,引领学生展开思维,引出学习的内容,春天!利用创编肢体动作,律动,器乐伴奏,听赏等综合艺术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清新与美丽;借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让学生体验音乐与文学在情感上的和谐,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传承,传播。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1.多媒体 2.头饰 3.打击乐器 4.钢琴 5.道具 6.有关春天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师生问好。
播放校歌《青青园中葵》音乐。
3.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唱《师生问好歌》。
随师唱校歌配合律动进行表演唱。
播放校歌音乐(PPT2)。
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PPT3--12),提出问题,了解课题。 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揭示课题。
展开阶段
出示发声练习 “di li ”图片 ,跟老师的钢琴唱准音高,跟着钢琴唱旋律和歌词“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 哩”。
出示音乐视频,让学生跟音乐轻哼,并轻拍手配合歌曲节奏。
分析三段前部分歌词,(青翠的,湖水的,小朋友的)。
出示简谱,学生跟老师一句一句的学唱第一段。
复播视频,有感情的演唱。
6.使用部分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如:双响筒,铃铛)ABA乐句结构。
7.玩游戏,拍手+点+拍胸+摇手。 唱一唱 听钢琴,唱练习曲,唱声象歌词。
看一看,听一听 观看歌曲视频
《嘀哩嘀哩》。
3.记一记 记三段歌词,(青翠的,湖水的,小朋友的)。
4.学一学 分句跟老师学唱第一段。
5. 唱一唱 有感情的演唱歌,轻拍手伴奏。
6.伴一伴 使用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7.演一演 玩游戏,律动表演。 出示图片PPT13。
出示图片PPT14--15。
出示图片PPT16。
出示图片PPT15
出示图片PPT17。
师.生评价,
生互评。 弹奏钢琴带唱,为的是使学生的音高,能在钢琴的指引下,唱得更准确,帮助大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伴奏乐器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的节奏感把握得更敏感,准确;
律动参与歌曲的演唱,使学生犹如在玩游戏般轻松愉悦的享受歌唱。
拓展阶段

播放杜甫《春夜喜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仔细倾听老师的作业布置,回家自己查找资料,把古诗翻译成现代文,然后,根据诗词内容,画一副诗配画,下次课带回来分享。 出示图片PPT18--19。 师生激励性评价。 爱国教育,热爱中国古典诗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结束阶段
访谈学生对歌曲《嘀哩嘀哩》的感受与收获,特别是针对古人用古诗词来赞美春天的形式的收获。 分享感受与收获,唱着歌曲《嘀哩嘀哩》,拍手离开课室。 播放图片PPT15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 引领学生去感受春天,享受春天,喜爱春天,激发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
课后反思 学生的表现令老师很意外,可以用出乎意料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特别是他们对古诗词的“亲切”程度,随口就能吟诵几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如《咏柳》;《春晓》等,令这节音乐课很接地气,也特别出彩,很感谢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不得不说,他们比老师“厉害”多了。
学无止境,诗人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铭上刻着的一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献给所有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愿我们和孩子亦师亦友,共同上进,一起成长。(2017.04.25)
设计时间:2017 年 4 月 20 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