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件(41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件(41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0 14:09: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材料,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地理实践力)2.运用资料,掌握大气的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重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特征
难点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鲍姆加特纳跳伞图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候,他上升至39km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有温度调节器。问题:39km高空与近地面的大气有哪些不同?鲍姆加特纳为什么要穿特制的宇航服?
思考河鲍姆加特纳跳伞准备的条件。
从跳伞引出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讲授新课
(承接)同学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那么大气层有什么样的特征和结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图片导入)地球上的大气圈对地球的作用①防弹衣月球表面陨石坑和地球的流星现象②遮阳伞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③保温被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资料阅读:土卫六的主要大气成分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大气质量是地球大气质量的10倍,雾有320千米厚,完全不同于地球上的云,从外面看上去像一个完全不透明的大橘子。通过测查,土卫六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甲烷,这正是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说明土卫六的大气跟40亿年前的地球大气很相似。地球的原始大气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撞击,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增加,地球上大部分岩石处于熔融状态。随着陨石撞击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球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原始大气圈。
同时,地球内部的炽热岩浆仍从岩石裂隙中喷涌出来,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图片导入)地球的原始大气的形成二、大气的组成
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当陆地上开始出现大量植物时,才逐渐演变形成的。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图片导入)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图
1.干洁空气(图片导入)干洁空气组成图(1)氮气(N2)氮气是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体组成部分,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氮气还有工业原料、防腐防氧化的填充剂等用途。日常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图、蛋白质的组成图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图(2)氧气(O2)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图和自然界的氧循环(3)二氧化碳(CO2)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4)臭氧(O3)高空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臭氧的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图片导入)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图
根据左图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臭氧在距离地面20-25千米是浓度最高的区域。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在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增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2.水汽——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表现为云、雨、雪、雾等不同的天气现象。3.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促进云雨的形成。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固体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较大。导入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大量烟尘图。4.(活动探究)思考:大气组成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人类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引起臭氧层空洞。人类排放有毒气体引起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人类排放固体微颗粒,产生雾霾,危害人体健康。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大气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它们留存于大气中,构成大气的临时组成成分。气溶胶的概念和来源。污染气体的概念和来源。(活动探究)大气的组成材料一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厚厚的大气圈就像地球的外衣,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圈是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000~3000千米处。材料二
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氟氯烃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思考问题:(1)大气的作用是什么?生命存在和发展所必需。(2)你认为大气包含哪些成分?干洁空气、水汽、杂质。(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使大气成分和含量发生的变化。如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冰箱、冰柜的使用,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三、大气的垂直分层1.
划分依据及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图片导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2.
大气分层的特征(1)对流层(图片导入)动画导入对流层的特点和成因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活动探究:材料:国际上著名的双子天文望远镜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上两个最佳天文观测点。
位于北半球的北双子天文望远镜坐落在美国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顶峰上。冒纳凯阿火山海拔约4200米,山顶空气稀薄,水汽含量低。
位于南半球的南双子天文望远镜坐落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帕穹山海拔约2700米,山顶空气非常干燥而且几乎无云。
问题:描述位于南北半球上两个最佳天文观测点的大气条件。北双子天文望远镜观测点:空气稀薄,水汽含量低;南双子天文望远镜观测点:空气干燥,几乎无云。(2)平流层(图片导入)动画导入平流层的特点和成因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适合航空飞行活动探究:材料:民航客机的飞行分为起飞、巡航和降落三个阶段。主要航程为巡航,也就是平飞阶段,
其飞行高度以舒适、经济为原则。我国民航规定,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都在海拔7000
~
12000米的高空飞行,其中大型民航客机一般在11000米上下的高空飞行。这个空间大气垂直运动较少,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水汽和尘埃含量少,能见度高;对地面产生的噪声污染相对较小;飞鸟飞行一般达不到此高度,可以避免机鸟相撞的事故。思考:大型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哪一层?(3)高层大气(图片导入)动画导入高层大气的特点和成因(活动探究)反馈评价: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第一人材料: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的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质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图片导入)自由落体的鲍姆加特纳问题1: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
39千米的高空位于平流层,近地面大气属于对流层,它们在气流运动状况、温度变化、气体浓度、物质组成等方面有很大不同。问题2: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质宇航服?他携带的装备分别有什么作用?在跳下的过程中他需要穿过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过程中会遇到低温、缺氧、高速坠落产生的强烈摩擦等问题。
他的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内层填充加压氧气,能帮助他抵抗缺氧、低压及低达-70℃的低温;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防止雾霜影响视线。活动探究:(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图所示。(图片导入)各种逆温图
(2)危害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让学生思考得出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分析干洁空气的构成让学生分析总结水汽让学生分析总结固体杂质思考问题思考回答思考总结出划分依据及分层分析对流层思考分析平流层思考分析高层大气参与分析活动
让学生学会据图分析问题得出概念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学会分类地理事物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根据理论图来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学会根据教学内容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课堂小结
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①防弹衣②遮阳伞③保温被二、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1)氮气(N2)(2)氧气(O2)(3)二氧化碳(CO2)(4)臭氧(O3)2.水汽——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3.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三、大气的垂直分层1.
划分依据及分层2.
大气分层的特征(1)对流层(2)平流层(3)高层大气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材料,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地理实践力)
2.运用资料,掌握大气的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新课导入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候,他上升至39km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有温度调节器。
39km高空与近地面的大气有哪些不同?
鲍姆加特纳为什么要穿特制的宇航服?
防弹衣
保温被
遮阳伞
地球上的大气圈
一、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新课讲解
①防弹衣
月球表面陨石坑
新课讲解
②遮阳伞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新课讲解
③保温被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新课讲解
资料阅读:土卫六的主要大气成分
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大气质量是地球大气质量的10倍,雾有320千米厚,完全不同于地球上的云,从外面看上去像一个完全不透明的大橘子。
通过测查,土卫六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甲烷,这正是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说明土卫六的大气跟40亿年前的地球大气很相似。
“惠更斯号”无人探测器
土卫六
新课讲解
地球的原始大气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撞击,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增加,地球上大部分岩石处于熔融状态。随着陨石撞击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球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原始大气圈。
同时,地球内部的炽热岩浆仍从岩石裂隙中喷涌出来,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二、大气的组成
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当陆地上开始出现大量植物时,才逐渐演变形成的。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固体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
水汽
干洁空气
固体杂质
1.干洁空气
新课讲解
(1)氮气(N2)
氮气是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氮元素是生物体组成部分,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
氮气还有工业原料、防腐防氧化的填充剂等用途。
新课讲解
(2).氧气(O2)
大气中含量仅次于氮气的气体。
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新课讲解
(3).二氧化碳(CO2)
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动植物的呼吸以及人类活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新课讲解
(4).臭氧(O3)
高空的氧,在太阳紫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臭氧的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
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
根据左图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臭氧在距离地面20-25千米是浓度最高的区域。
新课讲解
距离地面20-25千米是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称为臭氧层。
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在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增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臭氧层
臭氧层的保护
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
新课讲解
2.水汽——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表现为云、雨、雪、雾等不同的天气现象。
新课讲解
3.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促进云雨的形成。
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固体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较大。
新课讲解
思考:大气组成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人类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引起臭氧层空洞。
探究活动
人类排放有毒气体引起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活动
人类排放固体微颗粒,产生雾霾,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活动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大气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它们留存于大气中,构成大气的临时组成成分。
气溶胶
概念:指大气中均勺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固休微粒和液体微滴,如海盐、粉尘、灰尘、烟尘和有机物等,它们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气溶胶
来源:主要是来自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生活燃料以及各种交通工具排放产生的烟雾粉尘等。另外还来自火山爆发、流星体燃烧、森林火灾、海浪飞沫、风沙土尘和植物花粉传播等
污染气体
概念:指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许多有害气体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它们被称为污染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氨气气等
来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危害: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新课讲解
材料一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厚厚的大气圈就像地球的外衣,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圈是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000~3000千米处。
材料二
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氟氯烃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
(1)大气的作用是什么?
(2)你认为大气包含哪些成分?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使大气成分和含量发生的变化。
大气的组成
(1)生命存在和发展所必需。
(2)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3)如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冰箱、冰柜的使用,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气中的臭氧。
探究活动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三、大气的垂直分层
1.
划分依据及分层
新课讲解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①厚度特点:大气的最底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同一地区对流层厚度,夏季大于冬季。对流层厚度低纬约为17~18千米,中纬约为10~12千米,高纬约为8~9千米
(1).对流层
气体热涨冷缩
②温度特点: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0℃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大气运动特点: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
对流层大气上冷下热
④天气特点: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和大气中的污染物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2.
大气分层的特征
新课讲解
【活动】
国际上著名的双子天文望远镜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上两个最佳天文观测点。
位于北半球的北双子天文望远镜坐落在美国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顶峰上。冒纳凯阿火山海拔约4200米,山顶空气稀薄,水汽含量低。
位于南半球的南双子天文望远镜坐落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帕穹山海拔约2700米,山顶空气非常干燥而且几乎无云。
描述位于南北半球上两个最佳天文观测点的大气条件。
探究活动
北双子天文望远镜观测点:空气稀薄,水汽含量低。
南双子天文望远镜观测点:空气干燥,几乎无云。
探究活动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适合航空飞行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①厚度特点:从对流层顶部至约50千米高空
(2).平流层
②温度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该层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
③大气运动特点:以平流运动为主
平流层大气上热下冷
④天气特点: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无云雨现象
新课讲解
民航客机的飞行分为起飞、巡航和降落三个阶段。主要航程为巡航,也就是平飞阶段,
其飞行高度以舒适、经济为原则。我国民航规定,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都在海拔7000
~
12000米的高空飞行,其中大型民航客机一般在11000米上下的高空飞行。这个空间大气垂直运动较少,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水汽和尘埃含量少,能见度高;对地面产生的噪声污染相对较小;飞鸟飞行一般达不到此高度,可以避免机鸟相撞的事故。
思考:大型民航客机的飞行高度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哪一层?
万米高空飞行
探究活动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①厚度特点:从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的高空,可分为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3).高层大气
②温度特点: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减小,热层、散逸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大气的热状态特征不同
③大气特点:大气密度极小
中间层下部热是受臭氧层的影响,中间层上部冷是吸收的太阳辐射少。热层、散逸层热源来自太阳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新课讲解
问题1: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
问题2: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质宇航服?他携带的装备分别有什么作用?
反馈评价: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第一人
材料: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的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质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
自由落体的鲍姆加特纳
39千米的高空位于平流层,近地面大气属于对流层,它们在气流运动状况、温度变化、气体浓度、物质组成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在跳下的过程中他需要穿过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过程中会遇到低温、缺氧、高速坠落产生的强烈摩擦等问题。
他的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内层填充加压氧气,能帮助他抵抗缺氧、低压及低达-70℃的低温;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防止雾霜影响视线。
探究活动
(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图所示。
逆温及危害
探究活动
(2)危害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探究活动
1.组成地球
大气的三大部分是(
)
A.氮气、氧气、空气
B.一氧化碳、水汽、氧气
C.氧气、氮气、灰尘
D.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臭氧
3.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地区高度最高
B.几乎全部的大气质量都集中在此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大气平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变化是因为近地面气温低纬高、高纬低造成的
B.臭氧层空洞主要形成于平流层
C.在60~500千米的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而能反射无线电波,故称为电离层
D.位于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被称为高层大气
5.被称为高层大气航空最佳的飞行层是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空层
D.电离层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据此回答6~7题。
6.地球的大气圈(
)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
③与其他圈
层之间没有联系
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2020年2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气溶胶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之一。气溶胶是指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B.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D.在天气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9.
霾天气的出现,会增加大气中气溶胶的含量,导致空气质量恶化。近年来霾天气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成分中的
A.干洁空气成分
B.水汽比重
C.固体杂质含量
D.有害气体成分
课堂练习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10~12题。
10.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增→递减→递减
B.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11.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2.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
A.臭氧层
B.热层
C.对流层
D.电离层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评价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数值,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种。空气质量指数分为六级: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对应的空气质量分别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
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
雾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颗粒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我国部分地区已把雾霾天气列入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预报。
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相关信息
问题1:查出你所在地区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分析空气质量属于哪一级。
问题2:查阅资料并列举你所在地区减少大气污染的三项措施。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同步练习
(训练时间:40分钟)
基础训练
1.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
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地球上生物体健康生长的基本元素
2.下列关于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5.对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大气厚度不均匀,乙处大气厚度均匀
B.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C.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D.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
6.大型客机平稳飞行的高度通常可以达到(

A.1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D.1000千米
7.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
A      、B      、C        。?
(2)A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    。?
(3)B层有利于航空飞行,其原因是                。该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原因是          。?
(4)C层中的    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5)天气最复杂的是    层,原因是                 。?
能力提升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8-9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
8.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
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
9.目前,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④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宋词《水调歌头》中描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说明(
)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地面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中所示大气温度除④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  )
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
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
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
14.(拓展探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   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   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    ,主要是因为                   。?
(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            。就南北半球而言,这类物质主要来自    半球,经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
(4)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      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                            ;对生物界的影响有                        。?
(5)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B
7.答案:(1)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降低
(3)上热下冷,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 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4)电离
(5)对流 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
8.A
9.B
10.C
11.A 
12.D 
13.A
14.(1)150 200
(2)平流 升高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氯氟烃化合物 北
(4)紫外线 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农作物减产,森林受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
(5)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