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课件(38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课件(38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7 17:53:35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1.运用示意图,明白物体温度与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为进一步认识大气受热过程进行铺垫。(综合思维)
2.运用示意图,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相互转化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区域认知)
新课导入
小明认为离太阳越近,温度应该更高,但是在国庆出游爬山时,发现越往上走气温越低。而且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
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的困惑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就整个地球大气而言,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新课讲解
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
思考:①.
太阳辐射分为哪几个光区?
②.
各光区的辐射能力与波长范围的关系?
红外线波长最长,可见光区居中,紫外线波长最短。
新课讲解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臭氧吸收紫外线
反射

空气分子细小尘埃
散射
地面吸收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地面反射
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新课讲解
太阳辐射(短波)
大气吸收、散射
大气
反射
地面
反射
地面
吸收
作用方式
作用特点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辐射
反射
无选择性
云层、较大尘埃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散射
有选择性
大气分子、颗粒微小的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无选择性
颗粒较大的尘埃等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吸收
有选择性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紫外线、红外线
新课讲解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削弱作用越强。
探究活动1
云层、太阳高度角
探究活动
思考:大气的削弱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作用越少,辐射作用越强;反之,削弱作用越强,辐射作用越弱。
早晨
中午
傍晚
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
地表
探究活动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作用越弱,辐射作用越强;纬度越高,削弱作用越强,辐射作用越弱。
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
低纬
低纬
中纬
高纬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晴朗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
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散射
探究活动
②.阴天天空为什么呈灰白色?
阴天时,云层厚,大部分太阳光被反射。
探究活动
③.为什么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
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
探究活动
④.为什么白天多云时的气温比白天晴天时低?
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探究活动
⑤.为什么某些地区太阳能丰富,而某些地区地区太阳能匮乏?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探究活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各种辐射的差异
物体辐射规律: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短;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长。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新课讲解
太阳辐射(短波)
大气吸收、散射
大气反射
地面
反射
地面
吸收
地面辐射(长波)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长波)
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②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③大气暖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3:大气保温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为什么夜晚多云时的气温比夜晚晴天时高?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探究活动
②.为什么秋冬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大雾等现象。
探究活动
③.为什么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
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但保温作用也弱。
探究活动
④.为什么农民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温室大棚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也可以减少农作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流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探究活动
⑤.为什么农民利用烟雾防霜冻?
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探究活动
⑥.为什么农民要在果园里铺沙或者鹅卵石?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探究活动
⑦.如何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探究活动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这么大呢?
探究活动4
探究活动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反射
吸收
吸收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吸收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月球表面
地球表面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的很高;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的保温作用,月面温度骤减,气温降得很低。
探究活动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探究活动5
探究活动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探究活动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探究活动


课堂小结
地球上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据此回答下题。
1.
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
A.
吸收作用强
B.
反射作用强
C.
散射作用弱
D.
保温作用弱
2.
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  )
A.
散射作用
B.
反射作用
C.
吸收作用
D.
辐射作用
3.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吸收作用
B.
大气反射作用
C.
大气散射作用
D.
大气折射作用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下图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
)。
A.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
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D.
由平原向高原递减
5.
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A.
地震
B.
山地的形成
C.
火山
D.
季风的形成
课堂练习
读“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列小题。
6.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7.
科学家发现,
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

B.

C.

D.

8.
“月夜酷寒”的形成原因与图中有关的因素是(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课堂练习
“阳伞效应”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战争、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文与自然的活动,向大气排入大量的烟尘,这些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阳伞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大气的散射作用增强
B.
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C.
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
D.
大气的吸收作用增强
10.
“阳伞效应”可能会造成(  )
①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 
②降低地面温度 
③降低夜间气温 
④减小昼夜温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课堂练习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b→c是大气的增温过程
C.
水汽能强烈吸收b代表的辐射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2.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
增强a辐射
B.
增强b辐射
C.
增强c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
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
作用,D表示
_____辐射。
(2)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_____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
_____
(高或低)。
(3)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
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的
_____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要
_____
(高或低)。
(4)若北京某月5日一天24小时都多云,该月4日一天24小时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
_____日。
反射
大气逆
反射
减弱

吸收
逆辐射

5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第三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课标要求: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明白物体温度与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为进一步认识大气受热过程进行铺垫。(综合思维)运用示意图,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相互转化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区域认知)
重点
大气削弱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
难点
大气受热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思考:小明的困惑
小明认为离太阳越近,温度应该更高,但是在国庆出游爬山时,发现越往上走气温越低。而且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引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讲授新课
(承接)同学们,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海拔有不同的温度?那么,我们大气中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整个地球大气而言,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图片导入)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思考:太阳辐射分为哪几个光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各光区的辐射能力与波长范围的关系?红外线波长最长,可见光区居中,紫外线波长最短。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图片导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图探究活动1:大气的削弱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云层、太阳高度角。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削弱作用越强。(图片导入)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图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作用越少,辐射作用越强;反之,削弱作用越强,辐射作用越弱。(图片导入)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图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削弱作用越弱,辐射作用越强;纬度越高,削弱作用越强,辐射作用越弱。探究活动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晴朗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散射。(图片导入)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散射图和晴朗天空图②阴天天空为什么呈灰白色?阴天时,云层厚,大部分太阳光被反射。③为什么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④为什么白天多云时的气温比白天晴天时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⑤为什么某些地区太阳能丰富,而某些地区地区太阳能匮乏?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各种辐射的差异物体辐射规律: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图片导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①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③大气暖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探究活动3:大气保温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①为什么夜晚多云时的气温比夜晚晴天时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图片导入)上海多云的夜晚与晴朗的夜晚对比图②为什么秋冬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大雾等现象。③.为什么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但保温作用也弱。⑤.为什么农民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⑥.为什么农民要在果园里铺沙或者鹅卵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⑦.如何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探究活动4: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这么大呢?(图片导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图(图片导入)月球与地球受热过程对比图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的很高;夜间:由于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的保温作用,月面温度骤减,气温降得很低。探究活动5: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小(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读图回答问题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探究活动1分析探究活动2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思考并分析探究活动3思考并分析探究活动4思考并分析探究活动5
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参,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根据教学内容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课堂小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①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③大气暖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训练时间:40分钟)
基础训练
近年来我国农村玻璃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大规模推广,杜绝了秋冬季节依靠人造烟幕使农作物免遭低温冻害的做法。完成1-2题。
1.霜冻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是因为大气(

A.反射太阳辐射强
B.吸收太阳辐射少
C.逆辐射能力弱
D.散射太阳辐射强
2.关于两种避冻害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烟幕减弱了地面辐射
B.烟幕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C.温室增强了太阳辐射
D.红外线辐射难以穿透温室屋顶
3.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地球有可能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A.被小行星等星际物质撞击
B.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木星受地球引力作用,远离轨道,撞向地球
D.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气温日较差越来越小
下图为不同太阳高度时光线穿越大气层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四种光照状况中,太阳辐射被削弱最多的是(

A.A
B.B
C.C
D.D
5.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削弱的原因正确的是(

A.臭氧吸收了太阳光线中的所有紫外线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C.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的吸收
D.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读“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6-7题。
6.白天沙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23℃
B.20℃
C.8℃
D.17℃
7.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简述图中②比①细的原因____。
(3)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____。
(4)指出影响④强度的因素____。
能力提升
8.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9.“本以正身,改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_____作用增强(

A.①
B.②
C.③
D.④
1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图中序号的正确顺序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C
6.A
7.(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
(2)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等作用,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所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要少得多。
(3)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二氧化碳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
(4)云层厚度;云量;水汽含量。
8.A
9.D
10.C
11.C
12.(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