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夏天里的成长 两课时(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夏天里的成长 两课时(共6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9 07: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观察:请认真观察单元篇章页,看看插图画了些什么,自由读上面的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推想:想想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单元安排的内容有何不同,以及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且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同学们,在整理衣柜时,你也许会发现去年的裤子短了一大截,手套小了一大圈;有的同学在上个月养的还不能睁开眼睛的小灰狗,这个月不仅毛色变了,还能机灵地围着你上蹿下跳。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你们知道万物在哪个季节生长最快吗?
15 夏天里的成长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初读课文
活生生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软绵绵 谚语 棚架 农作物 尽量
字词学习
tái xiǎn
pínɡ
zhè

zēnɡ
fènɡ
yàn
pénɡ
缝 隙
尽 量
你会读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吗?
fènɡ
jǐn
·
·
右边下面的部件不要写成“水”。
书写指导
要注意走之与左右两个部件之间穿插避让,注意正确的笔顺。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整体感知
①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有生命的
无生命的

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事物?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有生命的
无生命的

动植物
山河大地
火热的夏天里,万物充满生机。尽管有时炽热的太阳会把大地烘烤得蔫头耷脑的,但夏天的雨也很热烈,一场大雨就能把暑热冲刷得干干净净。夏天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万物迅速生长着,唯恐辜负了这个好时节。
课堂小结
1.工整规范地抄写本课词语。
活生生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软绵绵 谚语 棚架 农作物 尽量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后作业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有生命的
无生命的

动植物
山河大地
板书设计
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中心意思表达清楚的?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研读课文,揣摩方法
动植物的“成长”
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相应的中心句。
品读课文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表示长得快
表示前后变化大
快速浏览,看看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
棚架下的瓜藤
竹子林
高 粱
苞蕾
鲜花
果实
苔 藓
草 坪
菜 畦
小动物们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瓜藤
苔藓
竹子、高粱
苞蕾
小动物
有生命的(动植物)
草坪菜畦
根据树形图,作者围绕“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猜猜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
方法总结:
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描写
讨论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的?请同学们找出关键的语句读一读。
生 物
怎么长
瓜藤
竹子、高粱
苞蕾
苔藓
草和菜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今天是……明天是……
几天不见,就长满了……
几天不见,就变成了……
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
这些事例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瓜藤、竹子、高粱的长体现了“飞快的长”;苞蕾、苔藓、草和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变化,突出了“跳跃的长”;作者从长短、形态、大小等不同方面来写动植物的生长,表现了“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纵向观察表格,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列举事物的。
以时间长短为序。
生 物
怎么长
瓜藤
竹子、高粱
苞蕾
苔藓
草和菜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今天是……明天是……
几天不见,就长满了……
几天不见,就变成了……
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
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示“长”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富有变化的表示“长”的词语,如“长出”“多出”“变成”“长满”“有了”,呈现不同事物成长的不同形态,避免了单调。
从这些关键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万物迅速生长。
谁来声情并茂地读读这段话,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万物迅速生长的画面?
山河大地的“成长”
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作者说“什么都在生长”,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看看具体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瓜藤
苔藓
竹子、高粱
苞蕾
小动物
有生命的(动植物)
草坪菜畦
无生命的(山河大地)


铁轨
柏油路

你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描述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吗?
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因为铁路的铁轨也长,所以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了。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面高起来。
作者是如何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一中心句来写山河大地的“成长”的呢?
围绕中心句,通过不同方面具体描写。
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柏油路也会长呢?
夏天温度高,铁轨受热会膨胀,所以会把缝隙填满;柏油路是由黑色的沥青铺成的,沥青吸热能力强,如果沥青层比较厚,到夏天沥青路表面的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路面就会变得软绵绵的,看上去好像变高了。
怎么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民间谚语: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农家人在年复一年的播种、收获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而这些经验常以朴实易记的俗语记载下来。“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庄稼就成熟得较慢。
朗读指导:
齐读本自然段,火热的夏季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朗读时语调要欢快,读出万物飞快变化之感。
请大家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人的“成长”
说说课文是如何具体写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
学生们在夏天里是怎样成长的?
读读文中的两句谚语,想一想作者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
由农作物想到了人应该怎样生长?
作者先讲学生们的成长,再引用农家谚语,从农作物说到人,最后点明中心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里的“热天”仅仅指的是夏天吗?这里的“长”只是指身体的长、在学校年级的变化吗?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瓜藤
苔藓
竹子、高粱
苞蕾
小动物
有生命的(动植物)
草坪菜畦
无生命的(山河大地)


铁轨
柏油路


知识
身体
青少年时期就相当于人生中的“热天”,这个时候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又得到怎样的启示?
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不能错过获得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期,否则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小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回归全文
我们再来认认真真地把文章读一遍,是中心句的,你可以大声朗读;描写各种事物的词语,你可以加重语气读一读。
领悟写法
(1)体会写法:同学们,我们结合树形图,发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围绕中心意思写。
(2)讨论写法:本文第2~4自然段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删去其中的一个自然段可不可以?
本文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围绕中心意思写,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
(3)发现特色: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多次的朗读体验,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迁移训练
(1)请大家围绕以下中心意思,完成思维导图,看谁想到的方面最多、最好。(只罗列段落的主要意思即可)
春天的脚步近了
太阳越来越暖和了
大地的“衣服”越来越鲜艳了
鸟儿的叫声越来越欢快了
对比完善:看看作者围绕“春”都写了什么。对比自己的思维导图,想想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1)这节课,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无生命的山河大地,它们都在夏天迅速地生长,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人“要赶时候”“尽量地长”。
总结收获:
总结收获 习得写法
(2)学完了课文,我们学会了“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1)积累: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练笔:夏天,你周围还有哪些事物也在生长?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创作。
习得写法: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瓜藤
苔藓
竹子、高粱
苞蕾
小动物
有生命的(动植物)
草坪菜畦
无生命的(山河大地)


铁轨
柏油路


知识
身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