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6 09:20: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堂同步测试
第三章
大气运动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训练
读下图“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完成1~3题。
1.影响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环流
B.盛行西风
C.赤道低压
D.东北信风
2.当沙尘扩散如①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如果风带处在②位置(

A.美国东南部降水量增加
B.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C.亚马孙河的含沙量增大
D.非洲西海岸草木葱绿
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
0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
C.甲、乙风向相同时,则两者同属一个风带
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
5.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
(  )
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下图是亚欧大陆38°~48°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中海气候
C.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温带季风气候
7.下列关于四地气候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气压带风带移动
B.②深居内陆
C.③气压带风带移动
D.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读图I“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II“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G风带的风向是____;在图II甲、乙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____(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____。
(2)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而移动,地中海气候夏季受____带控制,在图I中是____(填字母),该季节其气候特点是____。
(3)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由于____的原因,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气候。
能力提升
读甲、乙、丙、丁四地(北半球)的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9~11题。
9.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气压、风带交替影响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1.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季风环流影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2~13问题。
12.根据气压带位置判断,图示时间(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西高原正值旱季,草木枯黄
C.南极地区科考活动繁忙
D.扬州地区正午杆影达一年最短
1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丙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半年多雨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炎热多雨
C.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
D.丙风带控制地区总是炎热干燥、植被稀少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1)指出乙地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2)描述丙地气温特征,并简述形成原因。
(3)仅气候资料推测,甲、乙、丙三地中人口最多的是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A
7.C
8.西南风

终年温和湿润
副热带高气压
B
炎热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或季风
9.A
10.B
11.D
12.C
13.A
14.(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0°-23°26′之间,属于热带气候;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充足水汽,在乙地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气温特征:全年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成因:地处低纬(纬度低),(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
(3)丙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第三章
大气运动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掌握由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综合思维)
2.联系生活感受,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3.结合观察自然景观,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在坦桑尼亚的赛轮盖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他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他们又要回迁?
气温下降
对流层含有水汽和杂质
气流下沉
不利于水汽的凝结
气温上升
晴朗干燥
气流上升
成云致雨
多降水、湿润
高压带
低压带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的性质及其影响
低压带控时的地区: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高压带控制的地区:
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
气流运动
气压带
分布
00附近
300附近
600附近
9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湿热
干热
冷湿
干冷
干冷
对降水要素的影响取决于气流垂直运动方向、对温度要素的影响取决于该气压带的纬度。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气压带与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形成机理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气候成因: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典型地区:东南亚马来群岛地区
|
非洲刚果河流域
|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
巴西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全球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示意图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60%
思考:亚马孙平原为什么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答案:
1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
2东临大西洋,整个平原呈口袋状迎接大西洋水汽,海洋水汽可以长驱内陆,并在西部安第斯山形成丰富地形雨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北
、东南信风带来丰富降水;
3南赤道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降水多。
一般来说,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
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风带的性质及其影响
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对降水要素的影响取决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对温度要素的影响取决于该风带的纬度。
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机理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温和多雨)
气候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典型地区:欧洲西部,其他大洲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风带与气候类型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美洲
西海岸
澳大利亚
东南部
新西兰
欧洲西部
全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示意图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纬度40°-
60°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
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欧洲西部为什么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广的温带海洋气候区?
(1)地处西风带内.其西部濒临大西洋;
(2)北大西洋暖流的经过对欧洲西海岸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3)漫长的海岸线.加剧了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的影响程度。
3.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有些地区在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地中海气候形成机理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其他大洲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tmospheric
Influence
of
B-zone
and
W-zone
on
climate……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和地中海气候
南美洲
西海岸
澳大利亚
东南部与西南部
好望角
地中海沿岸
罗马
全球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示意图
纬度30°—40°的大陆西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较大。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地中海气候最典型且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区。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长江三角洲
(1)地中海是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的一个面积较大的陆间海,由于海水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冬季水温比陆地高,因此宜于低气压的发展;
(2)加上地中海沿岸无南北走向的山脉,西风气流能直接进入地中海沿岸,海上水汽供应充足,气旋活动比较频繁,冬雨区较广。夏季海水温凉,宜于高气压的发展,使得地中海及其沿岸大范围地区都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区域也就特别广大,这就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
想一想
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是什么?
4.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太阳
辐射
大气
环流
海陆
位置
地形
洋流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总结
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候类型特征图,完成以下要求。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2)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特征统计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2)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气候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有五种:
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在热带、温带都有存在
寒带气候: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统称为极地气候
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严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严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世界气候特征统计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分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最大;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介于以上两种气候之间。
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世界气候特征统计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同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分布都位于位于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不同点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更为显著,盛行西风深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面积大。
而北美州西部的温带海洋性只分布于西部沿海狭长地区,受落基山脉阻挡,内陆地区没有受到西风影响,气候分布范围小,不显著。
欧洲西部:
1.地形以平原为主,大陆支离破碎,且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而来的暖湿气流能够深入大陆。2.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明显。
北美洲大陆:
1.由于西部沿海附近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深入内陆。2.阿拉斯加暖流势力较弱增温增湿作用不如北大西洋暖流明显。
长江三角洲
三、气候与自然景观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地区
中国南方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小,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同纬度不同地区的差异
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由于塞伦善蒂地区进人旱季(下图3.22),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识尽进人皇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每年10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的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1.下列气压带、风带容易产生降水的是(  )
①极地高气压带 ②赤道低气压带 ③盛行西风带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信风带 
⑥副极地低气压带 ⑦极地东风带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③⑤⑥⑦
D.②③⑥
2.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是沙漠景观、而我国东南部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却温暖湿润、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
D.喜马拉雅山的迅速抬升
3.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C.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D
C
B
课堂练习
4.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压气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5.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时(  )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C
A
D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
A  
  、B 
   、C  
  。?
(2)影响三地的气候成因均为(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面状况 ④人类活动
(3)B地和C地同在30°~40°纬度内、但B地分布在大陆    岸、气候特点为   
 ;
C地分布在大陆    岸、受    (“东亚”或“南亚”)季风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东亚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大气运动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题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图文材料,掌握由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综合思维)2.联系生活感受,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3.结合观察自然景观,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重点
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和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难点
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东非高原上的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在坦桑尼亚的赛轮盖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他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他们又要回迁?
让学生思考动物迁徙的原因
导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讲授新课
(承接)同学们,我们看过《动物世界》可以知道,东非高原的的动物们随着不同的季节迁移方向不同,为什么动物们会资源迁徙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的性质及其影响(图片导入)低压带的性质及特征(图片导入)高压带的性质及特征(图片导入)全球高、低气压带的气候特征(图片导入)列表总结全球高、低气压带的运动状况和特征2.气压带与气候类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图片导入)赤道低气压带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形成机理①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②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③气候成因: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④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⑤典型地区:东南亚马来群岛地区
|
非洲刚果河流域
|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⑥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图片导入)全球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示意图及气候特征图(图片导入)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图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片导入)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图思考:亚马孙平原为什么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2东临大西洋,整个平原呈口袋状迎接大西洋水汽,海洋水汽可以长驱内陆,并在西部安第斯山形成丰富地形雨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北
、东南信风带来丰富降水;3南赤道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降水多。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风带的性质及其影响(图片导入)全球风带图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图片导入)东亚和南亚季风图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多;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少。(图片导入)列表总结全球风带的运动状况和特征2.风带与气候类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片导入)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图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机理①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温和多雨)③气候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④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⑤典型地区:欧洲西部,其他大洲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⑥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片导入)全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示意图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纬度40°-
60°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
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图片导入)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图
欧洲西部为什么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广的温带海洋气候区?(1)地处西风带内.其西部濒临大西洋;(2)北大西洋暖流的经过对欧洲西海岸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3)漫长的海岸线.加剧了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的影响程度3.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图片导入)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图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在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和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形成机理(图片导入)地中海气候图①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②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③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④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⑤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其他大洲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⑥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图片导入)全球地中海气候的分布示意图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纬度30°—40°的大陆西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较大。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地中海气候最典型且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区。
想一想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面积广的原因是什么?
(1)地中海是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的一个面积较大的陆间海,由于海水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冬季水温比陆地高,因此宜于低气压的发展;(2)加上地中海沿岸无南北走向的山脉,西风气流能直接进入地中海沿岸,海上水汽供应充足,气旋活动比较频繁,冬雨区较广。夏季海水温凉,宜于高气压的发展,使得地中海及其沿岸大范围地区都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区域也就特别广大,这就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4.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
(图片导入)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图总结
(图片导入)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图片导入)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活
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候类型特征图,完成以下要求。(图片导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气候特征统计图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热带气候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有五种:
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在热带、温带都有存在
寒带气候: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统称为极地气候(2)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严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严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分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最大;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介于以上两种气候之间。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相同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分布都位于位于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不同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更为显著,盛行西风深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面积大。而北美州西部的温带海洋性只分布于西部沿海狭长地区,受落基山脉阻挡,内陆地区没有受到西风影响,气候分布范围小,不显著。(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欧洲西部: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大陆支离破碎,且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而来的暖湿气流能够深入大陆。2.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明显。北美洲大陆:1.由于西部沿海附近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深入内陆。2.阿拉斯加暖流势力较弱增温增湿作用不如北大西洋暖流明显。三、气候与自然景观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导入)自然景观图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图片导入)不同的自然景观图(图片导入)全球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对应图同纬度不同地区的差异:(图片导入)撒哈拉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图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小,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图片导入)东非高原上的动物迁移路线示意图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由于塞伦善蒂地区进人旱季(下图3.22),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识尽进人皇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每年10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的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让学生看图回答气压带的性质及其影响让学生看图回答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让学生看图回答风带的性质及其影响让学生看图回答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机理让学生看图回答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看图回答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让学生回答活
动让学生看图回答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让学生看图回答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
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归类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前面知识来分析问题。学会分析教材的案例
课堂小结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的性质及其影响2.气压带与气候类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风带的性质及其影响2.风带与气候类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3.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和地中海气候
4.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三、气候与自然景观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同纬度不同地区的差异: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