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课《打起手鼓唱起歌》
一、【学请分析】
本组共6名学生根据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准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两类。
A类学生:属于轻度智力障碍,身体协调能力较好,能完成教学目标,动作基本到位。
B类学生:属于中度智力障碍,身体协调能力较弱、音准较差对一些舞蹈动作理解能力较差,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动作不够规范。
二、【教材分析】
《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课《欢乐的村寨》中的一首歌曲,本节课为第二课时。随着远处手鼓咚咚的响起,让人想到一位手拿手鼓骑着马儿的美丽姑娘即将来到,所谓“人未出,声先响”,丰富了歌曲中人物活泼的形象,明快的手鼓节奏,旋律线条的流畅,再加上“唻唻唻”具有呼唤性的衬词使用,将歌曲带入高潮,风格浓郁,别具一格。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动感画卷,表达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憧憬,流露出了人们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一片豪情。是一首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跟准节奏,完整的学跳维吾尔族族风格的律动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与模仿法,引导学生准确的感受舞蹈的情感和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情感与态度:感受新疆民族舞蹈独特的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少数民族舞蹈。
个训目标:
A\能够完整的展示舞蹈并掌握维族舞蹈动律。
B\能够熟记动作并顺利的完成舞蹈。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维族舞蹈动律,能用欢快、热情的情感表演舞蹈
2、维族舞的基本步伐?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花帽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律动维族舞蹈(师穿维族裙子,领学生从外面进教室,一分钟左右
用行进步、托帽手领学生进入场地,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师生问好
活动手腕脚腕、肩、头、腰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的《打起手鼓唱起歌》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维族
师:中国共56个民族,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我们把上节课所学的舞蹈复习一遍(第一段音乐)
跟着音乐表演第一段、第二段
师:舞蹈共分为3段,上节课我们已经学完了前奏和第一段、第二段动作,老师把舞蹈完整的表演一遍。
新授
教学第三段动作(手脚一起)
行进步,托帽手4个八拍换交叉手4个八拍。(前4个八有空,后4个八没有)
(歌词)来来来...垫步,右脚在前,双手在脑前向左伸手,手背向上,左右左下右下各1次,脚不变,眼睛看手的方向,2拍一组。身体面向左侧,眼睛看前,脚不变,招手来,4拍一组。换左脚在前,身体面向右侧,招手来,行进步,左手在上,右手在胸前按掌。
做完后接双手打开右脚在前垫步两次后换双手搂回来交叉在胸前左脚垫步两次后向左拍手,双手手点肩转一圈,行礼(女:右手点左肩,左手点右胯,右腿前点地。男:左手掐腰右手点左肩,小八字脚)
重点动作教学:垫步加环抱手、行礼
(4)集体表演(纠正动作)
师:为了让你们跳的更好啊,老师给你们每一个人都准备了维族花帽,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维吾尔语称“朵帕”,花帽的种类很多,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和习惯来选择不同的花帽,它是装饰品,那对初到新疆的旅游者来说也是纪念品,你们戴上它跳维族舞就更有味道了!
(四)巩固练习
集体表演
分组表演(三人一组)
隋万鑫、宋峰、金成浩(第一组)
王聪、王尧、付之玉(第二组)
舞蹈第一段:第一组做手
第二组做脚
第二段:第一组做脚
第二组做手
第三段:两组手脚一起
(五)、小结:?
? 师:有些同学的动作还不到位,没关系,我们多练习自然就熟了,以后,我们还会接触维族舞的,老师相信你们会一次比一次跳的好。
因为你们今天很认真的学习动作,表现非常棒,所以老师要把花帽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舞蹈,表演爸爸妈妈!
下课,同学们再见!
七、板书设计
垫 步 跺脚、移动式
前 1 抬起蹲
移重心
后 2 跺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