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生活
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段要学会“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了解物品功能与造型完美统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本课以此为指导思想,通过列举设计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生活服务;认识到好的设计是怎样通过创新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的;学习从设计的角度,去审视、评价身边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并初步理解设计的原则,能举例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在填画作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过程与方法
能举例说明设计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运用设计知识,从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方面分析设计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设计师创新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情趣。关注生活中的设计,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生活中的设计,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举例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
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什么是设计?
引入设计与生活
二、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人类创造性地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师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在形态与功能上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想一想: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平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三、1、观察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思考这款设计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的问题。
学生回答:在造型与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
教师小结:这个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
2、提问:什么是设计的根本目的呢?
教师:下面,我们先来一起看看这盏桌灯设计。
出示PH系列灯的玻璃贝壳桌灯
这个经典的灯具系列出自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之手,也称PH灯。它具有非常典型的北欧设计风格,简单实用。创意点在多层的灯罩设计上,避免了强光灼伤人眼,让照明均匀而柔和,视觉感受舒适。这款灯具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提问:这些交通工具在设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这样设计?
学生思考回答:三种交通工具在造型设计上都采用了流线型设计,这样设计能够减少阻力,所以经常用在交通工具上,而且造型也非常时尚。
教师小结:流线型设计是指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态,因为能够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所以被运用到交通工具的设计上。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体现了流行风格和时代感。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设计与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通过设计改变和创造生活,而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
四、1、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吗?
木质项链?
它是一个U盘
提问:想一想,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富有时尚感。
教师小结:实用功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改善生活方式;审美功能则使我们体验视觉的愉悦,获得审美享受。
2、教师用课件展示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这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给自己的家乡留下的“闪烁着现代建筑光辉、扩大了的中国庭院,别具一格的苏州园林”。他是建筑的奇迹,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完美统一之作。
3、说说你们用的U盘在设计上有哪些特色?
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人性化
教师小结:同学们从实用和审美角度总结了U盘在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为我们提供便捷的优秀设计。下面就让我们同学以设计师的身份,来改变我们熟悉的学习用品吧!
五、设计实践
这里列举了书包的发展历程:布包裹、布提包、双肩背书包,中间的空白处由学生用速写的方法,绘出了书包发展的过渡样式:斜挎包、拉杆书包。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设计造型更加新颖、功能上更加实用的书包?
作业主题:
参照上面的方法,重新填画出你需要的书包样式,并讲出设计的目的和创意。
作业要求:
在设计上要兼顾实用和美观的功能。
大胆发挥想象力。
形式多样、美观大方。
六、课外拓展:
课下分组搜集最新的生活设计创意,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