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6月模拟试题压轴卷5(原卷版+答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6月模拟试题压轴卷5(原卷版+答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9 11:05: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5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试题样卷编写)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袁隆平是世界上获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功的第一人,①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50多年来他献身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③为维持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而这光辉赞誉背后的一切,④起源于国家的惨痛经历和青年袁隆平的决心的原因。
袁隆平少年时代生活在战乱中,悲惨的mí
wǎng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中国一定要强起来!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带领学生到农村生产实践,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拮据的现状,这让他感到(
)。

袁隆平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的超级稻,茎秆有gāo
liang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们便坐在稻穗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如今,袁隆平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将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后人,激励人们以“顶天立地”的姿态,(
),继续为科技强国助力。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jù
suì
B.jū
huì
C.jū
suì
D.jù
huì
1.
C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迷惘
高梁
B.迷罔
高粱
C.迷罔
高梁
D.迷惘
高粱
2.
A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苦不堪言
砥砺前行
B.深恶痛绝
砥砺前行
C.深恶痛绝
前仆后继
D.苦不堪言
前仆后继
3.
A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①处修改为“收获‘杂交水稻之父’”。
B.②处修改为“50多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事业”。
C.③处修改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D.④处修改为“起源于青年袁隆平的决心和国家的惨痛经历的原因”。
4.
C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他全身心投入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②他做了很多农业科学试验,最后选择研究杂交水稻,决心用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③截至2018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过93亿亩以上,共增产稻谷9300多亿公斤,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④他决心为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作最大的努力。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5.
D
6.综合性学习(4分)
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举行“牢记历史,致敬英雄”的主题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请根据提示,策划两个活动。(2分)
英雄人物故事会
任务二:选取一位你喜爱的英雄,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辞。(不超过30个字)(2分)
6.
答案示例——
任务一:英雄诗歌朗诵会
英雄名言展示会
(格式相对,符合要求即可)
任务二:答案示例——刘传健: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选取的人物符合要求,字数控制在30字以内即可)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诵读古诗文,我们总能读出古代文人别样的人生感受,从中感悟伟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诫子书》中“
(1)

(2)
。”表现出的不慕名利、坚定志向的静思反省;杜甫《望岳》中“
(3)

(4)
。”表现出的不怕困难、逝要攀登顶峰的雄心壮志;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5)

(6)
。”中表现出的不争不抢、香气犹存的高洁品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7)

(8)
。”表现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
7.(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会当凌绝顶
(4)一览众山小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只有香如故
(7)人生自古谁无死
(8)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空1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曰:“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选编自《史记·冯唐列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B.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C.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D.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8.D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帝向冯唐询问李齐的情况,冯唐毫不避讳,直言李齐比不上廉颇、李牧。
B.冯唐认为,虽然将帅在外带兵打仗,但是军功奖赏依旧应由朝廷裁定。
C.冯唐认为,面对将士们的所作所为,汉文帝赏罚分明,公正公平。
D.冯唐认为,魏尚粗心大意,错报多杀了六名敌人,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9.A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1)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
(“独”、“岂”各1分,总体1分)
(2)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2)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
(“尽”、“符”各1分,总体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共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
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的词眼是“狂”字,借以抒发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B.“千骑卷平冈”写出作者外出打猎给全城百姓带来的不便。
C.“鬓微霜”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虽壮心未已,但年事已高的哀叹。
D.“射天狼”表明作者想要通过射下天狼星,来表达自己杀敌为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11.A
12.写出你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理解。(3分)
12.答案示例——
①此句运用了典故,②借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③表达了词人希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每答对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材料一: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网,责编赵竹青、吕骞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
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尤其是近两年,航天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中国航天也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将实施多项重大工程任务,创新探索前所未有,但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展望未来发展,航天专家王礼恒院士说:“目前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要补齐短板,敏锐关注航天领域新动态、趋势、发展,抢占先机。”
在世界航天方阵中,我国属于航天大国,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
(摘编自?余建斌、冯华《中国航天重大计划稳步推进》,《人民日报》2020年4月27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在新时代,尤其当我们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更要发挥自己的联合优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尤其像航天这样非常尖端的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迸发出的不仅是“1+1”的合力,更是乘数的、几何倍数的效果和速率。
此外,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总书记寄语航天事业的三层深意》,新华视点2021年2月23日)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
B.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C.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
D.“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展巡视探测
13.B
14.下列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B.中国航天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已能应对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问题,无需借鉴他国经验。 
C.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14.C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是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的探月精神。
B.只有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C.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只能在像航天行业中才能有所体现。
D.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是全人类的共同冤枉,是增进人类福祉的不二法门。
15.A
1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意义或价值?请依据材料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4分)
16.答案示例—
①勇攀科技高峰,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③探索未知世界,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就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帮我们更换走廊灯泡,是因为灯泡便宜。
B.父亲的所作所为,旨在教导“我”化解矛盾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
C.本文的主人公是父亲,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进行刻画的。
D.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体现了他胆小谨慎的处事智慧。
17.B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每题3分,共6分)
(1)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②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③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写出了父亲真诚善良、热情待人。
(每答对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分析语言,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2)①“尖锐的刀子”是指以冷漠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轻放”体现了温柔待人对事,照应了题目;②点明全文主旨,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③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9.“光明使者”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3分)
19.
答案示例——
①“光明使者”一语双关,一指购买并换好灯泡,从而使“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的父亲;二指只要个个都能不斤斤计较,心存善良,并付诸行动,那么人人都能成为给别人带来方便、温暖和光明的人;③强化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我”对父亲这种真诚、友善和宽容的处事态度的钦佩。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0.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应该换成“父亲的教导”,你认为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0.
答案示例——
①不好。②“轻放”作为题目,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全文主旨,告诉人们面对纠纷与矛盾,选择宽容待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更能收获意外的美好。③“父亲的教导”比较直白,重点放在了教导上,而原题目的“轻放”与“宽容友善”的主题更契合,更能体现出“我”从父亲身上所收获的处事原则。
(观点1分,每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要求有观点有分析。选择更换为“父亲的教导”的答案,大致意思相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黄石某中学举行“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认识了一群“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下列关于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虽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但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
B.朱德沉天性温和、说话朴实,亲近民众,忠于党的事业。
C.彭德怀精力过人,身体极为健康,并且爱惜部下,顽强不屈。
D.贺龙是个大个子,英勇善战,而且乒乓球打得很好,威望很高。
21.D
2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幸,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你可以看出来,
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我觉得,他就是认为问题是那么简单:他要为消灭这切坏事而奋斗。这种绝对的信念使他对自己的大胆无畏,对他的部队的优势所说的自豪的话,听起来不至于使人有狂妄自大的感觉。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你可以看出,在他看来,他这话不过是说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A.选段中的他是红军指挥员徐海东,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做窑工的。
B.选段中的他善良真诚、自傲热烈、英勇善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C.选段中的他认为问题那么简单,可见他看问题浅显,行事不够严谨。
D.选段运用第三人称刻画人物形象,从记者的角度客观地介绍了一位直率的共产党员
22.C
23.《红星照耀中国》中对“红军长征”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4分)
事件
红军表现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精神
渡大渡河
(1)
(3)
(4)
过大草地
(2)
23.答案示例——
红军表现:(1)勇敢
(2)坚韧
(答对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答对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长征的精神: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百折不挠的高尚品德。
(答对其中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最近,读初一的表弟正在践行“懒字当头”的人生理念。生活上,他认为床以外都是远方,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够动口绝不动手,很少做家务,更不会收拾自己乱七八糟的房间。学习上,他希望有人帮他上课、思考、学习;作业永远是拖到最后一刻“开夜车”恶补;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
请你给你的表弟写一封书信劝导他,题目统一为“致表弟的一封信”,称呼统一为“亲爱的表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
24.作文。
具体按照2020年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操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5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样卷编写)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5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试题样卷编写)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袁隆平是世界上获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功的第一人,①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50多年来他献身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③为维持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而这光辉赞誉背后的一切,④起源于国家的惨痛经历和青年袁隆平的决心的原因。
袁隆平少年时代生活在战乱中,悲惨的mí
wǎng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中国一定要强起来!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带领学生到农村生产实践,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拮据的现状,这让他感到(
)。

袁隆平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的超级稻,茎秆有gāo
liang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们便坐在稻穗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如今,袁隆平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将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后人,激励人们以“顶天立地”的姿态,(
),继续为科技强国助力。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jù
suì
B.jū
huì
C.jū
suì
D.jù
huì
C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迷惘
高梁
B.迷罔
高粱
C.迷罔
高梁
D.迷惘
高粱
2.
A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苦不堪言
砥砺前行
B.深恶痛绝
砥砺前行
C.深恶痛绝
前仆后继
D.苦不堪言
前仆后继
A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①处修改为“收获‘杂交水稻之父’”。
B.②处修改为“50多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事业”。
C.③处修改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D.④处修改为“起源于青年袁隆平的决心和国家的惨痛经历的原因”。
C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他全身心投入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②他做了很多农业科学试验,最后选择研究杂交水稻,决心用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③截至2018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过93亿亩以上,共增产稻谷9300多亿公斤,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④他决心为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作最大的努力。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D
6.综合性学习(4分)
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举行“牢记历史,致敬英雄”的主题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请根据提示,策划两个活动。(2分)
英雄人物故事会
任务二:选取一位你喜爱的英雄,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辞。(不超过30个字)(2分)
6.
答案示例——
任务一:英雄诗歌朗诵会
英雄名言展示会
(格式相对,符合要求即可)
任务二:答案示例——刘传健: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选取的人物符合要求,字数控制在30字以内即可)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诵读古诗文,我们总能读出古代文人别样的人生感受,从中感悟伟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诫子书》中“
(1)

(2)
。”表现出的不慕名利、坚定志向的静思反省;杜甫《望岳》中“
(3)

(4)
。”表现出的不怕困难、逝要攀登顶峰的雄心壮志;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5)

(6)
。”中表现出的不争不抢、香气犹存的高洁品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7)

(8)
。”表现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会当凌绝顶
(4)一览众山小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只有香如故
(7)人生自古谁无死
(8)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空1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曰:“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选编自《史记·冯唐列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B.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C.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D.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8.D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帝向冯唐询问李齐的情况,冯唐毫不避讳,直言李齐比不上廉颇、李牧。
B.冯唐认为,虽然将帅在外带兵打仗,但是军功奖赏依旧应由朝廷裁定。
C.冯唐认为,面对将士们的所作所为,汉文帝赏罚分明,公正公平。
D.冯唐认为,魏尚粗心大意,错报多杀了六名敌人,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9.A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1)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
(“独”、“岂”各1分,总体1分)
(2)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2)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
(“尽”、“符”各1分,总体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共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
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的词眼是“狂”字,借以抒发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B.“千骑卷平冈”写出作者外出打猎给全城百姓带来的不便。
C.“鬓微霜”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虽壮心未已,但年事已高的哀叹。
D.“射天狼”表明作者想要通过射下天狼星,来表达自己杀敌为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11.A
12.写出你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理解。(3分)
12.答案示例——
①此句运用了典故,②借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③表达了词人希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每答对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材料一: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网,责编赵竹青、吕骞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
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尤其是近两年,航天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中国航天也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将实施多项重大工程任务,创新探索前所未有,但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展望未来发展,航天专家王礼恒院士说:“目前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要补齐短板,敏锐关注航天领域新动态、趋势、发展,抢占先机。”
在世界航天方阵中,我国属于航天大国,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
(摘编自?余建斌、冯华《中国航天重大计划稳步推进》,《人民日报》2020年4月27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在新时代,尤其当我们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更要发挥自己的联合优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尤其像航天这样非常尖端的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迸发出的不仅是“1+1”的合力,更是乘数的、几何倍数的效果和速率。
此外,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总书记寄语航天事业的三层深意》,新华视点2021年2月23日)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
B.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C.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
D.“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展巡视探测
13.B
14.下列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B.中国航天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已能应对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问题,无需借鉴他国经验。 
C.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14.C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是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的探月精神。
B.只有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C.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只能在像航天行业中才能有所体现。
D.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是全人类的共同冤枉,是增进人类福祉的不二法门。
15.A
1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意义或价值?请依据材料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4分)
16.答案示例—
①勇攀科技高峰,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③探索未知世界,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就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帮我们更换走廊灯泡,是因为灯泡便宜。
B.父亲的所作所为,旨在教导“我”化解矛盾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
C.本文的主人公是父亲,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进行刻画的。
D.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体现了他胆小谨慎的处事智慧。
17.B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每题3分,共6分)
(1)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②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③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写出了父亲真诚善良、热情待人。
(每答对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分析语言,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2)①“尖锐的刀子”是指以冷漠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轻放”体现了温柔待人对事,照应了题目;②点明全文主旨,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③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9.“光明使者”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3分)
19.
答案示例——
①“光明使者”一语双关,一指购买并换好灯泡,从而使“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的父亲;二指只要个个都能不斤斤计较,心存善良,并付诸行动,那么人人都能成为给别人带来方便、温暖和光明的人;③强化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我”对父亲这种真诚、友善和宽容的处事态度的钦佩。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20.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应该换成“父亲的教导”,你认为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0.
答案示例——
①不好。②“轻放”作为题目,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全文主旨,告诉人们面对纠纷与矛盾,选择宽容待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更能收获意外的美好。③“父亲的教导”比较直白,重点放在了教导上,而原题目的“轻放”与“宽容友善”的主题更契合,更能体现出“我”从父亲身上所收获的处事原则。
(观点1分,每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要求有观点有分析。选择更换为“父亲的教导”的答案,大致意思相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黄石某中学举行“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认识了一群“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下列关于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虽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但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
B.朱德沉天性温和、说话朴实,亲近民众,忠于党的事业。
C.彭德怀精力过人,身体极为健康,并且爱惜部下,顽强不屈。
D.贺龙是个大个子,英勇善战,而且乒乓球打得很好,威望很高。
21.D
2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幸,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你可以看出来,
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我觉得,他就是认为问题是那么简单:他要为消灭这切坏事而奋斗。这种绝对的信念使他对自己的大胆无畏,对他的部队的优势所说的自豪的话,听起来不至于使人有狂妄自大的感觉。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你可以看出,在他看来,他这话不过是说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A.选段中的他是红军指挥员徐海东,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做窑工的。
B.选段中的他善良真诚、自傲热烈、英勇善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C.选段中的他认为问题那么简单,可见他看问题浅显,行事不够严谨。
D.选段运用第三人称刻画人物形象,从记者的角度客观地介绍了一位直率的共产党员
22.C
事件
红军表现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精神
渡大渡河
(1)
(3)
?
(4)
过大草地
(2)
23.《红星照耀中国》中对“红军长征”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4分)
23.答案示例——
红军表现:(1)勇敢
(2)坚韧
(答对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答对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长征的精神: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百折不挠的高尚品德。
(答对其中一点得1分。如有其他回答,表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最近,读初一的表弟正在践行“懒字当头”的人生理念。生活上,他认为床以外都是远方,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够动口绝不动手,很少做家务,更不会收拾自己乱七八糟的房间。学习上,他希望有人帮他上课、思考、学习;作业永远是拖到最后一刻“开夜车”恶补;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
请你给你的表弟写一封书信劝导他,题目统一为“致表弟的一封信”,称呼统一为“亲爱的表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
24.作文。
具体按照2020年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操作。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黄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压轴卷5
(根据黄石市2021年四月中考语文调研考试试题样卷编写)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袁隆平是世界上获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功的第一人,①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50多年来他献身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③为维持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而这光辉赞誉背后的一切,④起源于国家的惨痛经历和青年袁隆平的决心的原因。
袁隆平少年时代生活在战乱中,悲惨的mí
wǎng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中国一定要强起来!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带领学生到农村生产实践,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拮据的现状,这让他感到(
)。

袁隆平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的超级稻,茎秆有gāo
liang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们便坐在稻穗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如今,袁隆平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将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后人,激励人们以“顶天立地”的姿态,(
),继续为科技强国助力。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jù
suì
B.jū
huì
C.jū
suì
D.jù
huì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迷惘
高梁
B.迷罔
高粱
C.迷罔
高梁
D.迷惘
高粱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苦不堪言
砥砺前行
B.深恶痛绝
砥砺前行
C.深恶痛绝
前仆后继
D.苦不堪言
前仆后继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①处修改为“收获‘杂交水稻之父’”。
B.②处修改为“50多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事业”。
C.③处修改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D.④处修改为“起源于青年袁隆平的决心和国家的惨痛经历的原因”。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他全身心投入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②他做了很多农业科学试验,最后选择研究杂交水稻,决心用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③截至2018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过93亿亩以上,共增产稻谷9300多亿公斤,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④他决心为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作最大的努力。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6.综合性学习(4分)
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举行“牢记历史,致敬英雄”的主题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请根据提示,策划两个活动。(2分)
英雄人物故事会
任务二:选取一位你喜爱的英雄,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辞。(不超过30个字)(2分)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诵读古诗文,我们总能读出古代文人别样的人生感受,从中感悟伟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诫子书》中“
(1)

(2)
。”表现出的不慕名利、坚定志向的静思反省;杜甫《望岳》中“
(3)

(4)
。”表现出的不怕困难、逝要攀登顶峰的雄心壮志;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5)

(6)
。”中表现出的不争不抢、香气犹存的高洁品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7)

(8)
。”表现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爱国情怀。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曰:“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选编自《史记·冯唐列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B.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C.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D.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帝向冯唐询问李齐的情况,冯唐毫不避讳,直言李齐比不上廉颇、李牧。
B.冯唐认为,虽然将帅在外带兵打仗,但是军功奖赏依旧应由朝廷裁定。
C.冯唐认为,面对将士们的所作所为,汉文帝赏罚分明,公正公平。
D.冯唐认为,魏尚粗心大意,错报多杀了六名敌人,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2)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共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
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词的词眼是“狂”字,借以抒发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B.“千骑卷平冈”写出作者外出打猎给全城百姓带来的不便。
C.“鬓微霜”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虽壮心未已,但年事已高的哀叹。
D.“射天狼”表明作者想要通过射下天狼星,来表达自己杀敌为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12.写出你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
材料一: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网,责编赵竹青、吕骞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
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尤其是近两年,航天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中国航天也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将实施多项重大工程任务,创新探索前所未有,但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展望未来发展,航天专家王礼恒院士说:“目前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要补齐短板,敏锐关注航天领域新动态、趋势、发展,抢占先机。”
在世界航天方阵中,我国属于航天大国,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
(摘编自?余建斌、冯华《中国航天重大计划稳步推进》,《人民日报》2020年4月27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在新时代,尤其当我们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更要发挥自己的联合优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尤其像航天这样非常尖端的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迸发出的不仅是“1+1”的合力,更是乘数的、几何倍数的效果和速率。
此外,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总书记寄语航天事业的三层深意》,新华视点2021年2月23日)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
B.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C.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
D.“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展巡视探测
14.下列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B.中国航天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已能应对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问题,无需借鉴他国经验。 
C.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是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的探月精神。
B.只有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C.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只能在像航天行业中才能有所体现。
D.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是全人类的共同冤枉,是增进人类福祉的不二法门。
1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意义或价值?请依据材料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就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帮我们更换走廊灯泡,是因为灯泡便宜。
B.父亲的所作所为,旨在教导“我”化解矛盾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
C.本文的主人公是父亲,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进行刻画的。
D.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体现了他胆小谨慎的处事智慧。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每题3分,共6分)
(1)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分析语言,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19.“光明使者”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3分)
20.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应该换成“父亲的教导”,你认为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黄石某中学举行“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根据要求,完成21—23题。
21.《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认识了一群“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下列关于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虽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但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
B.朱德沉天性温和、说话朴实,亲近民众,忠于党的事业。
C.彭德怀精力过人,身体极为健康,并且爱惜部下,顽强不屈。
D.贺龙是个大个子,英勇善战,而且乒乓球打得很好,威望很高。
22.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幸,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你可以看出来,
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我觉得,他就是认为问题是那么简单:他要为消灭这切坏事而奋斗。这种绝对的信念使他对自己的大胆无畏,对他的部队的优势所说的自豪的话,听起来不至于使人有狂妄自大的感觉。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五个白军”,你可以看出,在他看来,他这话不过是说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A.选段中的他是红军指挥员徐海东,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做窑工的。
B.选段中的他善良真诚、自傲热烈、英勇善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C.选段中的他认为问题那么简单,可见他看问题浅显,行事不够严谨。
D.选段运用第三人称刻画人物形象,从记者的角度客观地介绍了一位直率的共产党员
23.《红星照耀中国》中对“红军长征”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进行了深刻地分析。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4分)
事件
红军表现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精神
渡大渡河
(1)
(3)
(4)
过大草地
(2)
五、作文(50分)
24.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最近,读初一的表弟正在践行“懒字当头”的人生理念。生活上,他认为床以外都是远方,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够动口绝不动手,很少做家务,更不会收拾自己乱七八糟的房间。学习上,他希望有人帮他上课、思考、学习;作业永远是拖到最后一刻“开夜车”恶补;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
请你给你的表弟写一封书信劝导他,题目统一为“致表弟的一封信”,称呼统一为“亲爱的表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