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名校 2020—2021 学年下期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 B
【解析】 Al、 Si是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 A、 C项不符合题意; Fe是第四周期
元素,不属于短周期元素, B项符合题意; O是第二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 D项不符
合题意。
2.【答案】 C
【解析】金属与酸反应,中和反应,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复分解反应则不一定是
放热反应。
3.【答案】 D
【解析】 A极逐渐变粗,说明 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在 A
极上析出; B 极逐渐变细,说明 B 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进入溶液中。 A
和 B中的反应为 Zn+H2SO4 ZnSO4+H2↑,则 A中 A极变细, B中 A极不变。 C和 D两
项中的反应为 Fe+2AgNO3 2Ag+Fe(NO3)2,其中 C中 A极变细, D中 A极变粗。
4.【答案】 B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 r(Na)>r(Mg)、 r(K)>r(Ca), A
项错误; 2? ? + 2+
S 、 Cl 、 K 、 Ca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
r 2?
(S )>r ?
(Cl )>r +
(K )>r 2+
(Ca ), B项正确;阴离子半径大于其相应的原子半径,则: r ?
(Br )>r(Br),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 r(Br)>r(Cl),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
径逐渐减小,则: r + 3+ ?
(S)>r(Cl), C项错误; Na 、 Al 、 F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
离子半径越小,则有: r ?
(F )>r +
(Na )>r 3+
(Al ), ?
Cl 有 3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则:
r ? ? + 3+
(Cl )>r(F )>r(Na )>r(Al ), D项错误。
5.【答案】 D
v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可根据 来判断。 A 项,
化学计量 数
v A( ) 0.5 v B v C v C
= = ( ) 1.2 ( ) 0.4 ( ) 1.1
0.5; B项, = =0.4; C项, = =0.2; D项, = =0.55,
1 1 3 3 2 2 2 2
D项比值最大,即反应速率最快。
6.【答案】 B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由于溶液体积均为 100 mL,
则 X物质的量越大,浓度越大。
7.【答案】 D
【解析】 A.将碳块磨成粉末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 项正确; B.升
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项正确; 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 N2, CO2和 CO的浓
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C 项正确; D.碳是固体,增加碳的质量, CO2和 CO 的浓度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项错误;答案选 D。
8.【答案】 A
【解析】等质量的两份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 a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
中加入少量 CuSO4溶液,则 a中发生的反应有: 2+ 2+
Zn+Cu Zn +Cu,
+ 2+
Zn+2H Zn +H2↑,由于置换出来的 Cu与 Zn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所以, a中的反
应速率比 b中的反应速率大,即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短,但 2+
Cu 消耗了少量的 Zn, a中产生
的 + 2+
H2比 b中产生的 H2少。 b中只发生反应: Zn+2H Zn +H2↑。
9.【答案】 A
【解析】由题意可知, X为 N, Y为 O,存在共价化合物 NF3、 OF2, A项正确;核素才有
质量数,元素没法说质量数, 3? 2?
B 项错误; r(N )>r(O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数大半
径反而小, C 项错误; N 有 +1、 +2、 +3、 +4、 +5 五种常见化合价,与氧化合通常有六种氧
化物,注意 NO2、 N2O4中 N均为 +4价, D项错误。
10.【答案】 B
【解析】由题意可知, X为 H, Y为 O或 S, Z为 Cl, W为 K。原子半径 r(Cl)>r(O), r(S)>r(Cl)。
KH、 K2O、 K2S、 KCl均为离子化合物。 H2O常温常压下为液体, H2S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Cl2+H2S=2HCl+S。
11.【答案】 D
【解析】 A 项, ③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
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④ 未指明正逆反应; ⑤ 三种物质的浓度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比
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③④⑤ 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A项错误。 B项, ⑦ 温度和体
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⑧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
不变; ⑦⑧ 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B项错误。 C项,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的
同时生成 n mol HI,不符合对应的化学计量数比, C项错误。 D项, ② 一个 H- H键断裂的
同时有两个 H- I 键断裂,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⑥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
不再变化。符合化学平衡的定义; ⑨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碘
的浓度不再变化,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D项正确。
12.【答案】 D
【解析】 t2分钟内 M的物质的量增加 2mol,是生成物, N的物质的量减小 4mol,是反应
物,化学方程式为 2N M,故 A项错误; t2 min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不
相等,故 B项错误;从 t3 min开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 C项错误;
根据图象得出 t1 min时 N的浓度是 M的浓度的 2倍,故 D项正确。
13.【答案】 A
【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
知,左边 a电极是负极、右边 b电极是正极,所以 a是 CH4, b为 O2,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选项 A正确;原电池放电时, 2
CO3 向负极移动,选项 B错误;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
?
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 2
O2+2CO2+4e 2CO3 ,选项 C错误;电解质为
熔融 碳酸 盐 ,需要高温 条件 ,选项 D错误。
14.【答案】 C
【解析】 设 1 mol H- H键断裂时 吸收 能 力 为 x kJ。 首先写 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 然 后分析反应过程可知, 2 mol氢 气完全燃烧生成 水蒸 气时应该 拆 开 2 mol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
H- H键、 1 mol O=O键, 吸收 的能量为 ( 2x+496) kJ;生成 2 mol H2O形 成 4 mol H- O键,
放出的能量为 4×463 kJ=1852 kJ, 依 据能量 守恒 定 律 放出能量 484 kJ=1852 kJ- ( 2x+496) kJ,
即可 求 出 x=436。
15.【答案】 C
【解析】不能确定 起 始时 B的物质的量, 因此 0~ t1时间 段 内,不能确定 B的变化量,则
不能计 算 其反应速率, A项错误;反应速率是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 瞬 时反应速率, B 项错
误;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v(B)、 v(C)、 v(D)均增大, C项正确; t1~ t2时间 段 内, B
和 D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分 别 是 0.06 mol、 0.1 mol,所以 b:d=3:5, 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 5个小题,共 55分)
16. ( 8分 )
【答案】
( 1) CH3OH( 2分 ) O2( 或 空 气 )( 2分 )
( 2) ? +
CH3OH- 6e +H2O CO2+6H ( 2分 )
( 3) 2.4( 2分 )
【解析】 ( 1) 根据图中 氢 离子的移动方向可判断出右 侧 电极是正极,左 侧 电极是负极,负极
通入的是 甲醇 ,所以 b处 通入的物质是 CH3OH,正极通入的是 空 气或氧气,所以 c处 通入的
物质是 空 气或氧气。 ( 2)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图中所 给信息 可知, 甲醉 发生氧化反应后
生成二氧化碳和 氢 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 +
CH3OH- 6e +H2O CO2+6H 。 ( 3) 12.8g甲醇 完
全 转 化为二氧化碳时, 转 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
12.8 g÷32 g·mol ×6=2.4 mol。
17. ( 12分 )
【答案】
( 3
1) 1H( 2分 )
( 2) 离子 ( 2分 )
( 3) SiH4( 4) MgCl2(熔融 ) Mg+Cl2↑( 2分 )
- -
( 5) Cl2+2I 2Cl +I2( 2分 ) a( 2分 )
【解析】由表可知, A为 H, B为 Na, C为 Cl, D为 F, E为 C, F为 Si, G为 Mg。 ( 1) A
为 氢 元素,中子数为 3
2的 氢 原子的质量数为 3,故其原子符 号 是 1H。 ( 2) NaCl是离子化合
物。 ( 3) 得电子能 力 : F>Cl>C>Si,故 简 单 氢 化物 稳 定 性顺 序是 SiH4用 MgCl2制备 金属 Mg时,需要电解 熔融 的 MgCl2,故化学方程式是 MgCl2(熔
融 ) Mg+Cl2↑。 ( 5) ? ? ?
Cl2氧化 I 生成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I 2Cl +I2。溶解在
水 溶液中的碘单质, 用 CCl4萃取 , 然 后通过 蒸馏除 去 CCl4可得到碘单质。
18. ( 11分 )
【答案】
( 1) <( 2分 )
( 2) 1: 2( 2分 )
( 3) ? ? ?
Cl2+2OH Cl +ClO +H2O( 2分 )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
( 4)吸收( 2分 ) 236( 3分 )
【解析】根据题 目 所 给 X的相 关信息 可知, X的原子序数为 8,故 X为 O,再 结 合其 他已 知
信息 可 推 出 Y为 Na, Z为 Si, W为 Cl。 ( ? +
1) Cl 具有 3个电子层, Na 只有 2个电子层,则
- +
Cl 半径大于 Na 半径。 ( 2) X、 Y 形 成的常见化合物有 Na2O 和 Na2O2,二 者 都属于离子化
合物, Na2O 和 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1:2。 ( 3) Cl2与 NaOH 溶液反应生
成 ? ? ?
NaCl、 NaClO、 H2O,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 Cl +ClO +H2O。 ( 4) 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SiCl4(g)+2H2(g) Si(s)+4HCl(g), 2 mol H2与 1 mol SiCl4完全反应生成 1 mol Si和
?1
4 mol HCl,则断裂 4 mol Si— Cl键和 2 mol H— H键,所 吸收 的能量为 360 kJ·mol ×4 mol +
?1
436 kJ·mol ×2 mol=2312 kJ, 形 成 2 mol Si— Si 键和 4 mol H— Cl 键,所放出的能量为
?1 ?1
176kJ·mol ×2 mol+431 kJ·mol ×4 mol=2076 kJ,断键 吸收 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故 制
备 1 mol Si 时 吸收 的能量 = 2312 kJ- 2076 kJ =236 kJ。
19. ( 12分 )
( 1) ( 2分 ) 4NH3+ 5O2 4NO+ 6H2O( 2分 )
( 2) 2H2S+O2=== 2S+2H2O( 2分 ) 2:1( 2分 )
( 3) ( - ? 2?
2分 ) OH+HSO3 === H2O+SO3 ( 2分 )
20. ( 12 分 )
【答案】
( 1) 热 ( 1分 ) 化学 ( 1分 )
( 2) 3SO2+H2O 2H2SO4+S↓ ( 2分 )
( 3) 74.9( 2分 )
( 4)实际 生产中要 综 合考 虑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 转 化率,而较高的温度有 利 于 提 高该反应
的反应速率且反应物的 转 化率 也 不 会很低( 2分 )
( 5) Pt电极 ( ? 2?
2分 ) SO2- 2e +O SO3( 2分 )
【解析】 ( 1) 由图可知,反应 I( H2SO4分解为 SO2、 O2和 H2O)吸收 热量,热能 转 化为化
学能。 ( 2) 反应 Ⅱ 为 SO2的 催 化 歧 化反应,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O2+2H2O 2H2SO4+S↓。 ( 3) 反应 Ⅲ 为 S+O2 SO2, 16 g(0.5 mol)S完全燃烧放出
149.8 kJ热量,该反应中 转 移 1 mol电子时, 参 加反应的 S的物质的量为 0.25 mol,故放出的
热量为 1/2×149.8 kJ=74.9 kJ。 ( 4) 在 实际 生产中,要同时考 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 限
度两个方面的 问 题。对题 给 反应来说, 降低 温度 虽然 有 利 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提 高反
应物的 转 化率,但 如果 温度 太低 ,则反应速率 太 小,生产的 效 率 就太低 , 因此 ,在 实际 生产
中, 综 合考 虑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 转 化率,选 择 在较高温度下进 行 。 ( 5) Pt 电极上 O2得电
-
子 被还 原生成 2
O , Pt 电极为正极, V2O5电极上 SO2失电子 被 氧化生成 SO3, V2O5电极为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2?
SO2- 2e +O SO3。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