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
作者:毕淑敏
三间小屋
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
非常世界
建立精神的栖息地
是智慧生灵的义务
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
我们可以不美丽
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
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
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
但我们真诚
学习目标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毕淑敏
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
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物质OR精神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
自惭形秽 广袤 宽宥 游弋 轻觑 濡养 麾下 坍塌
huì
mào
yì
qù
rú
tān
yòu
huī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字词积累
整
体
感
知
第一部分(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7)
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三部分(18—19)
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细读感悟
细读1-6段,思考: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说说两个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1—3段:
写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由使用空间概念描述人的心灵引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引发读者思考。
细读感悟
4—6段:
紧承前文内容,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关系:
层层深入,这一部分引出下文对“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述。
细读感悟
作者认为应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
使人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细读第二部分<7-17段>
第一层(7—8)
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
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
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细读感悟
细读第二部分<7-17段>
细读感悟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了,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经常打扫,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细读第二部分<7-17段>
细读感悟
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呢?
有事业心,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建设努力向上的小屋。
细读第二部分<7-17段>
细读感悟
理解“否则,鸠占鹊巢……不得安宁”的内涵。
“鹊”指的是
“事业”
“鸠”指的是
“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鸠占鹊巢”
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细读第二部分<7-17段>
细读感悟
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呢?
安放自身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请你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你是否尝试过如此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
细读第二部分<7-17段>
细读感悟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
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作者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顺序来写这三间小屋的。
细读18-19段,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向人们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品味语言
①文本虽然为说理文,但是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说理形象,文辞优美,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
如“如果想重温祥和……从天窗洒入”一句,以“精神垃圾”指心中的恨以及不健康的情感;以“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指除掉那些不健康的情感,让关心、爱等健康的情感驻足心间。
②语言富有哲理性。
如“安放我们自身”“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等句子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都是对人生的高度审视,越读越妙,越品越见文章的深刻性。
品味语言:说说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心中充满爱和心中恨比爱多两种内心世界进行对比,突出了两种内心世界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生活,一个快乐无比,一个悲戚压抑,给人以警示。
课堂小结
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本文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阐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板书设计
精神的三间小屋
精神大厦
爱恨
事业
自身
健康
庄严
努力
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