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8 18: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活动一:
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之说。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但千百年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在古代分别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八月为仲秋,后称中秋。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中秋节风俗: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九是阳数,两个九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老人的尊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起源:
活动二
分享:我国主要传统节日习俗及演变
春 节 活 动
春 节 活 动
1、放爆竹
2、拜祭祖先
3、着新衣
4、压岁钱
5、守岁、看春晚
6、拜年
7、贴春联
8、吃饺子
春节习俗:
习俗:祭祖、扫墓、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等
变迁: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唐代以前,人们主要是以寒食节为主;唐代时,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官方规定清明和寒食节一起放假,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为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祭祀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清明习俗知多少?
清明习俗
1·扫墓
2·祭黄帝
3·踏青
4·荡秋千
5·放风筝
6·植树
清明食品:
鸡蛋,春饼,清明粑
端午习俗知多少?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挂艾草与菖蒲、放风筝、栓五色丝线等习俗。
变迁:出现于先秦,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了;隋唐,从风俗形式上继承了前朝,但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代端午节竞渡之风尤为鼎盛;宋代以后,有了新变化,如贴天师符;明清时
期,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
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元宵节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后羿的弟子蓬蒙在外出狩猎时,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但又无可奈何,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传说:
月亮象征的意义:团圆,思乡
1·登高  
2·吃重阳糕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节的习俗
活动三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
诗 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宵节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诗句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有关诗句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的相关诗句
中华传统节日形象标志
PK
活动四
自由辩论: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应如何看待?
正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过传统节日!
反方
我们要开眼看世界,了解西方节日风俗,洋为中用,过“洋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公历
4月5日左右












练习
1、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 (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C
2、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 )
A.柳条 粽子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晋文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D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我们作为中学生,更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为把我们国家建立得更加富强,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