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8 20: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教材第63~64页
授课时数
3课时
本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的情景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理顺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对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会用数来表示事物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整数、自然数、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复习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掌握回顾整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归纳、概括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
对数的知识的整体认识与感知。
突破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回顾知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解引导,回顾整理。
学法
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引导回顾】
观看一段小朋友数数的小视频。
教师:谁来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师:在我们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就会数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六年的数学,对数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数的知识。
【复习归纳】
活动1:回顾学过的数
课件情境,在情境中寻找学过的数。
教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数?
活动2:整理学过的数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一下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指名板演,学生展示汇报。
教师肯定并补充,然后课件出示。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对数进行整理吗?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投影展现较好的整理方法,集体评价。
活动3:数与数轴
课件课件出示题目,回答问题。
教师:这些点各表示什么数?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订正。
教师:直线上的点可以表示整数、小数、分数也可以表示负数,请同学们试着表示其他数。
学生动手活动,小组内交流订正。
教师:你能比较直线上这些数的大小吗?并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明比较的依据,集体补充订正。
教师小结:直线上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变大。
活动4:数的扩充(一)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回顾与交流”第3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第3题的内容,并阅读“数的扩充(一)”,说说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学生阐述所得。
教师小结:数的产生与扩充有其必然性,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观察发现。
活动5:数的扩充(二)
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回顾与交流”第4题。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想一想、读一读第4题的内容,并阅读“数的扩充(二)”,说说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学生阐述所得。
教师小结:为满足数运算的需要也是数的扩充的重要原因。
【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梳理,你对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回顾学过的数
整理学过的数
数与数轴
数的扩充
教学后记
本课时是针对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的整体的梳理与复习。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关于数的知识,使学生明确数的种类,数的表示等一些基础知识。所以在教授本课的时候,我主要采用了问题引导的方式,在每个知识点复习之前,先对等部分的知识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实现对本部分知识的复习和梳理,
先初步了解本部分需要复习的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复习课的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熟练的复习整理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整理,然后进行展示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不仅整理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整理的方法,这也是我本节课,因为比较值得借鉴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