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6课 歌曲《在农场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6课 歌曲《在农场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30 07: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在农场里》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指导来设计本课。面对一年级活泼、好奇、模仿力强,但是对于音乐知识和感知都比较肤浅的特点,我设计情景以“小花猫姐姐带学生去郊外玩为主线”,每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出现悬念,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动力去学习。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歌曲的力度处理上,巧妙设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和发现,让学生显而易见的掌握知识,并能感受音乐的美。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歌唱,使学生体验欢快的歌曲情绪,建立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感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知识与能力目标: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在农场里》,掌握四分休止符、渐强渐弱的处理;边唱边表演,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演唱伴奏。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小组讨论、即兴创编、汇报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的协调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分析
歌曲《在农场里》是一首美国儿歌,歌曲由4个乐句构成。其中第1、第2句歌词完全相同,节奏相同,旋律则用了二度模进得创作手法。歌曲节奏以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描写了农场里猪、牛、鸭3种动物的叫声。学生十分喜爱模仿小动物的歌曲,孩子们在歌唱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围绕着一年级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从导入到结束,都是紧抓着“兴趣”这条主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乐学、爱学。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演唱与表演。
(2)难点:四分休止符和歌曲的力度处理;根据不同的动物创编歌词和表演。
(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课件、钢琴、伸缩球、串铃、沙锤、双响筒、铃鼓等。
(2)学生制作喜欢的动物头饰。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激趣铺垫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问好
向老师问好
师介绍小花猫姐姐,她带同学
续上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们外出郊游,播放课件小花猫姐姐开这车唱着歌过来了,提问为什么车停了?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红灯停、绿灯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认识红灯里面装的是四分休止符,绿灯里面装的是四分音符。
学生认真观察,举手回答,并在老师的介绍后齐读四分休止符和”ta”
把四分休止符与生活中的红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加容易和深刻的记住四分休止符的意义。
教师出示练习题目,找出几处的停顿的地方,点击四分休止符的手号“握拳”带学生一起念歌谣。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拍着手和握拳手号与老师一起念歌谣。
通过创设小花猫姐姐的练习来读歌谣,巩固四分休止符的停顿以及学习了四分休止符的手号,让学生在乐中学。
续上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课件,让学生随着音乐坐上火车去郊外玩。
学生做开火车的律动
通过律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点击课件师:瞧,小花猫姐姐带着我们来到什么地方啦!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播放音乐师:听听有谁跟我们打招呼了?
学生仔细聆听,举手回答听到了哪些动物出来打招呼。
从听觉到视觉让学生多次感受音乐,用听唱法学习这首歌词。
播放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师提问:谁能来学学它们的声音?
学生观看视频,然后举手回答听到的动物叫声。
续上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歌谱,黑板上贴课题,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范唱。师弹琴,让学生跟唱。教师拿出伸缩球演示强弱变化。提问:伸缩球怎样指挥老师演唱后两句?师弹琴,请一名学生用伸缩球指挥唱。
学生朗读歌词。学生拍手为老师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学生回答伸缩球越来越大,声音就越来越强,球越来越小,声音越来越弱。生跟琴唱,并看同学的指挥球演唱。
对歌词的熟悉为后面的学唱做好准备。教师范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老师的动作为后面学生的创编动作做下铺垫。用直观形象的道具,让学生浅而易见的感受力度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续上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伴奏音乐,师拿着伸缩球指挥,让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在伸缩球的指挥下,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歌曲后两句渐强和渐弱的处理。




(1)师引导学生演唱加上动作。(2)让学生带着准备的头饰表演唱。(3)请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生加上动作演唱。学生带着头饰演唱自己头上的动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现歌曲。




师:看大家玩得这么高兴,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加入,是谁来了?点击课件
学生看课件回答。
激趣引入,自然过渡到创编歌词环节。
续上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示范创编歌词。(2)让学生小组讨论,把喜欢的动物请进来。(3)邀请每组汇报演唱。(4)教师要求每组互相评价,老师最后评价。(5)让学生集体演唱改编的歌词。
学生认真聆听。生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评价。学生全体站立表演唱。
提供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调动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通过互评,目的是树立学生自信,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既有利于培养审美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今天我们来到这个音乐农场玩,你们开心吗?农场里的小动物是那么的友善可爱,我们以后要怎样做?
认真聆听与思考,积极回答。
让学生建立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续上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与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花猫姐姐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让我们和小动物说再见吧!也请你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
生带着头饰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与前面的创设的情景相呼应,让学生能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课堂。
(七)教学反思
回顾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整节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展现出一种愉快的学习心态。学生能较好地表现歌曲,也能掌握好歌曲的重、难点,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展开设计此课,始终抓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为宗旨,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的亮点与不足:
(1)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层层递进,教学环节过渡自然。
(2)
创设趣味情景引入教学主题,通过把四分音符装在绿灯中,四分休止符装在红灯中,把音符与红绿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中的休止符就是与人们见到红灯一样要停下来。这种比喻让学生很快的掌握休止符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部分,通过伸缩球让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这种直观有趣的教学,显而易见让学生领略了渐强、渐弱的变化。
(4)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言语上及时表扬肯定学生,这种方式激励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加入打击乐器部分,可以再更多的学生参与。还有在创编环节如果能让学生体验一下鸡、狗、猫动物的叫声长短,我想在创编歌词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加准确唱出不同动物的叫声,那样就更完整了。今后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地改善,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