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8 23: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战前夕,德国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财富就是整个民族的财富,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表明,此时的德国极力(  )
A.煽动极端民主主义情绪
B.维护下层民众利益
C.保证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D.宣传和平主义思想
2.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材料旨在强调(  )
A.战争的规模
B.战争的过程
C.战争的残酷
D.战争的结果
3.关于一战下列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
B.战争爆发前德国把美国视为衰落的国家
C.一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D.一战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中心转向亚洲。
4.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与下列哪些会议有关系(  )
①巴黎和会
②雅尔塔会议
③华盛顿会议
④旧金山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体系
C.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6.1948年,“阿芙乐尔”号作为革命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这艘传奇的巡洋舰所见证的“革命”(

A.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
B.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C.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7.“一个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的诞生,使正处在苦闷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给中国先进分子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更给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斗的仁人志士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这反映出当时(

A.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B.国人就批判西方文明达成共识
C.十月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救国策略
D.共产国际指导了中国革命方向
8.“我们处于空前未有的破产状况,我们不得不在大战之后又承受一系列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任何其他可能性,而只有立即实行最大限度的垄断。”列宁这番话主要针对的是(  )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土地国有化的实行
9.列宁指出,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租让制租借制等,其本身就有危险性。谁能找到没有危险的革命道路革命阶段和革命方法吗?据此可知,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要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分步到位
B.体现了战胜资本主义的艰巨性
C.克服了苏俄经济体制的危险性
D.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10.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取得胜利。这足以说明,苏联(  )
A.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
C.战争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D.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明显
11.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有些国家的斗争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其中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是( 
 )
A.印度
B.阿根廷
C.印度尼西亚
D.摩洛哥
12.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B.提高印度民族自尊心
C.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D.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13.1933年,美国政府下令美军从尼加拉瓜撤退,放弃对尼加拉瓜的武装干涉。美国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抵御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无暇顾及尼加拉瓜
B.桑地诺的部队坚持抗美斗争
C.美国扶持的反动独裁政权被推翻
D.尼加拉瓜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
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激烈,爆发了华夫脱运动。与这一运动有关的人物是
(  )
A.甘地      
B.扎格鲁尔
C.华夫脱
D.卡德纳斯
15.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进攻埃及
16.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严重……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足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该演讲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B.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C.法国遭受德国法西斯的全面进攻
D.欧洲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破产
17.1942年10月12日,毛泽东提到:“……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这一形势,将直接影响到远东。”这场战役是指(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18.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打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此《宣言》能够签署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B.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C.反法西斯是共同目标
D.美英《大西洋宪章》签署
19.欧洲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对价值作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各项中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
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B.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C.二战后德国的分裂
D.联合国的成立
20.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尚处于自发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市场机制普及
B.世界体系巩固
C.大国关系缓和
D.国际合作深化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学完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内容后,同学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为工业化提供了必需的粮食,因而是成功的;有的同学说,全盘集体化没有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而且没有使农业生产得到提高,所以是不成功的;还有的同学说,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富农阶级被消灭,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些说法对不对?你能提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观点吗?试一试。
2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召开之时,主要战胜国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的战略考虑是大相径庭的。美国要以美国的理想方式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美国又要占领导地位;英国则想保持它在世界事务中的传统优势,并建立不受法国独家支配的欧洲大陆均势平衡的局面;法国复仇心切,要重建它在欧洲的霸权。在这一背景下,巴黎和会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争执不断。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巴黎和会上大国间的矛盾。(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4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沿着先前的东西柏林分界线伸展开来。以下是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柏林墙的构筑与倒塌”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6分)
参考答案
1——20:ACCBB
BCABD
CDBBC
BBCDD
21.以上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做出了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评价又不够全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造运动,它闯出了农村社会改造的新道路;支持了工业化计划的实现,成为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同时,农业集体化又是对农民小私有权的剥夺,农业集体化、农民缴纳“贡税”,成为20世纪苏联完成原始积累的独特方式。
22.(1)美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领导权;法国主张严厉制
裁德国,企图称霸欧洲大陆;英国为防止法国过分强大,不愿过分削弱德国,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
(2)华盛顿会议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的局面;美国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国对日军事戒备;美英加紧和日本在亚洲的争夺。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使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分赃不均造成了新的矛盾,刺激了德国和日本不断寻求突破该体系,造成了体系后来走向瓦解。23.(1)《大西洋宪章》体现了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加速反法西斯胜利的进程。(6分)
(2)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形成冷战的局面;柏林墙的修筑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和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加快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推动了国际和平及民主力量的发展。(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