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六单元
溯流探源(二)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北风吹》2.唱:《小白菜》3.
动:采集与分享
《青羊传》
教学目标
1、用整齐、恬静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逐级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主
备
复
备
回顾旧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溯流探源二》,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第七单元我们学习的溯流探源一吗,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头在那节课上我们一起学习了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被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所运用,还有一首苏北民歌《李玉莲调》也被钢琴作品《向阳花》所运用。“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者只不过把它们变成曲子而已”这是俄国音乐家格林卡的名言,今天我们将继续民歌之旅。学习河北民歌《小白菜》初听,说演唱形式及情绪?(从歌词上我们知道表现的是一个失去亲娘,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先来听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请说说它给你的感受?以及演唱形式?复听,说说有几个乐句?(三个乐句)节拍是怎样的?(变换拍子)3、分句学唱歌谱,用手画一画旋律线(所有的乐句都是向下进行)提问:下行的乐句表达了歌曲怎样的情绪?(下行的哭泣音调,逐句下沉的句末音,都变现了悲伤痛苦的心情)4、总结
(?http:?/??/?www.?/??mod=tag&code=view&id=%D7%DC%BD%E1?)旋律进行的几种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5、填词唱6.处理歌曲:加入力度记号、发声技巧
(?http:?/??/?www.?/??mod=tag&code=view&id=%BC%BC%C7%C9?)7.欣赏完整版《小白菜》说说演唱形式三、欣赏《山不转那水转》找找与《小白菜》的相似之处四、学习河北民歌《青羊传》1、初听,说说情绪和《小白菜》的不同?(活泼的情绪)2、跟琴唱旋律五、欣赏歌曲《北风吹》
1、介绍
(?http:?/??/?www.?/??mod=tag&code=view&id=%BD%E9%C9%DC?)歌剧《白毛女》
该剧系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而写成。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各庄。一九三五年的农历除夕,佃农杨白劳因无法还债,在外面躲了几天回到家里来,准备和他唯一的女儿——喜儿一同过年。……2、初听,说说演唱形式?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3、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风吹吹》前半部分和小白菜比较相似,后半部分和《青羊传》相似。4、跟琴唱一唱5、欣赏歌剧《北风吹》(彭丽媛版)6、欣赏芭蕾舞剧《北风吹》六、课堂小结《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等,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白毛女》是1943年延安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中诞生的中国第一代歌剧。音乐采用河北、山西、陕西当地民歌地方戏等音乐素材,进行改编整理,塑造出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杨白劳唱的《千里冰雪一片白》是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刻画喜儿的音乐主题主要来自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青羊传》。
歌曲《北风吹》是歌剧《白毛女》第一幕第一场的喜儿独唱,描写了喜儿在除夕之夜等待爹爹杨白劳躲账回家来过年的急切心情,刻画了喜儿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和见到爹爹的喜悦之情。
歌曲《北风吹》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河北梆子的特点,主题来自河北民歌《青羊传》和《小白菜》,由四三拍、四二拍的变化拍子构成。旋律走向迂回婉转,音乐情感丰富细腻,由“天真地”变为“期待地”,喜儿善良纯真的音乐形象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