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初一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隋朝统一南北是灭掉了最后一个朝代
A.宋 B.齐 C.粱 D.陈
2.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这两个人是
A.房玄龄、杜甫 B.房玄龄、杜如晦
C.魏征、杜如晦 D.房玄龄、魏征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5.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7.右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8.唐朝时期,农耕技术发展迅速,其表现不包括
A.使用曲辕犁耕地
B.水稻栽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C.使用筒车播种
D.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玄宗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白瓷、邢窑青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C.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D.唐朝时期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0.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1.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2.唐朝长安城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商业区在
A.宫城 B.皇城 C.东市和西市 D.京城
13.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满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藏族
14.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结盟 B.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C.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1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步辇图》
16.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浚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17.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教授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而在唐朝,最先进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属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期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1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请你说说唐朝馈赠给我们今天最大的礼物是
A.诗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
19.下列是某位同学记录的课堂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大明宫含元殿是长安最宏伟富丽的建筑
C.吴道子的画开了后世写意画先河
D.白居易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2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2.大运河北达余杭,南至涿郡,全长两干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3.隋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最重要。
2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5.8世纪时,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上书唐朝皇帝,称唐蕃已“和同为一家”,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26.隋唐书法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人称“颜筋柳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进士科考试录取极严,第一名称 ▲ ;唐玄宗时, ▲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8.“诗圣”是 ▲ ;“画圣”是 ▲ 。
29.唐朝最有名的谏臣是 ▲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 。
四、综合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 (2分)
(2)此河的中心在哪里?开通后有何重要作用?(2分)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2分)
31.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
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二: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于哪个朝代 (2分)
(2)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选官制度的影响。(2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一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放与交流
材料二:“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材料三: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邀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此而掀起祥和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请回答:
(1)与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2分)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1分)
(2)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1分)
(3)从材料二的描述和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你得到哪些启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