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第70页例1、例二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桃子图粘贴、磁性小棒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情境创设:悟空到课堂送礼物,完成任务即得。
任务1:数的分成抢答(课件出示)
任务2:10的组成
任务3:以开火车的形式算一算10加几的算式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设计意图】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送礼物,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任务驱动下回顾已学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情境创设:悟空的第一个礼物来了(课件逐一出示)
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探究“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1、列式解决(9+3),揭示课题。并板书
2、回忆前面算加法的一些算法,和同桌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计算9+3
3、学生汇报算法。(预设)
生1:1,2,3,4,5……12一个一个地数(板书:数一数)
生2:从9数到12 (板书:接着数)
生3:先拿一个桃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板书:10+3=13)
生4:把9看成10,10+4=14,14-1=13 (板书:10+4=14 14-1=13)
4、发现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这几种方法,那种方法最熟悉?(前两种)
(2)第3、4种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板书10用红色突出)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10来帮忙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了。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动手摆一摆
(1)抽刚才要将一盒桃凑满10的孩子,在黑板上贴出一盒,再贴3个
(2)台下同学,用小棒代替桃子跟着讲台上的孩子一起摆一摆。
(3)学生边操作边课件演示
追问:为什么拿1个?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4)板书计算过程
揭示:从3里分一个给9,像这种想办法将9变成10,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比较算法
说一说,你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孩子们用了这么多方法计算9+3,悟空的礼物喜欢吗?
操作对比,优化算法
情境创设:悟空本领可大了,还能72变,第二个礼物来了,瞧,他用毫毛变出了一群小猴子。(课件依次展示出9只小猴 5只小猴)
看信息,提问题
列式并板书
教师用粘贴小棒在黑板代替小猴摆出
你能用新学的凑十法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吗?
预设生1:把右边的1只小猴移过来给左边的9只
预设生2:把左边的5只小猴移给右边的小猴
抽生上讲台移动小棒,边操作边板书
6、归纳算法
(1)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可以把其中一个数凑成十,把另一个数分解,再计算。
7、优化算法
提问:你喜欢把几凑成10?为什么?
预设生:把9凑成十,只需要移1根就可以啦,更快更简单。
小结:悟空也喜欢这种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一起读读悟空的话(课件示: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计算)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9+7 9+8
找规律算一算
观察前面计算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第二个加数和得数个位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追问:少的1去哪里了?
快速计算 9+4 9+6 9+9 9+2
提升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找规律练习追问少的1去哪里了,既巩固凑十又能让学生快速算得数,提升练习训练了孩子的逆向思维。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算法,其中“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