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加与减和人民币的认识
课时目标导航
一、 复习内容
加与减和人民币的认识。(教材第44页和第46,47页)
二、复习目标
1.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加与减和购物的知识与方法。
2.整理与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
3.通过展示和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人民币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知识回顾
师:从第一单元到第二单元你都学了哪些知识?(组织学生与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明确:(1)学了100以内三个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学了购物——人民币的认识。
2.知识整理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师:如何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师:如何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出两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
师:如何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分步计算,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
(2)认识人民币。
师:人民币有哪些面值?(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把人民币币面上的数和单位合起来读,就是人民币的面值。小面额的人民币有: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大面额的人民币有:10元、20元、50元、100元。
师: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使用人民币?(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①在用人民币付钱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钱方法。
②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不同单位时,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成相同单位的钱数,再进行加减。
二、知识应用
1.外出参观。
师:某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外出参观,大家请看,这是每个班上外出参观的人数。(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外出参观”内容)
师:如果每人发1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学生进行计算,小组内交流结果)
教师提示:将三个班的人数加起来便可知道一共需要多少瓶水。
师:如果每人发1个面包,已经买了35个豆沙面包、26个麦香面包,再买多少个原味面包就够了?(学生进行计算,小组内交流结果)
教师提示:用之前计算的总人数减去35个豆沙面包,再减去26个麦香面包,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个原味面包了。
师:组内交流,试着再编一道类似的题目,并算一算。(分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巡视。)
2.买奖品。
师:某小学的二年级故事会小组下周要进行比赛了,快来看看他们需要买些什么奖品吧!(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买奖品”内容)
师:观察图片,你觉得笑笑用10元钱可以买这些奖品,够用吗?(组织学生观察,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四件奖品一共才4元8角,10元够用。
师:请思考,选择上面的一种物品,可以如何付钱?(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派小组代表回答,集体订正)
三、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6~47页“巩固应用”第1~5题。
第1题:89 44 24
第2题:(答案不唯一)
(方法一)23+32=55(元) 100-55=45(元)
(方法二)32+29=61(元) 100-61=39(元)
第3题:(1)38>35,卖出的比运来的多,所以现在的电视机比原来少。
(2)46-38+35=43(台)
第4题:(1)16+28=44(元)(付钱方法不唯一)
(方法一)可以付4张10元和2张2元。
(方法二)付2张20元和4张1元。
(2)50-35=15(元)
第5题:(1)50
(2)(答案不唯一)(方法一)4 5
(方法二)3 10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有哪些?
板书设计
加与减和人民币的认识
100以内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反思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题目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2.注重情境创设,适时引导。
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活动,层层深入地学习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此外,也要注意细节,如读题和读图时进行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