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一、选择题
人体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
C.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D.进行气体交换
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B.小肠中的肠液、胰液、胆汁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由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B.经过呼吸道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C.气管壁有
形软骨支撑,保障气体通畅进出
D.吞咽时,由于有会厌软骨的存在,可以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如图所示,
、
、
、
、
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成
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经过
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过程表示组织内的物质交换
D.完成
、
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有严重危害。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鼻腔能清洁空气,雾霾严重时也不用防护
B.边吃饭边大声说笑,不可能影响人的呼吸
C.痰的形成部位是咽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今年
月,一位携带膜肺(人工肺)的重症病人转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
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C.血液流经膜肺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膜肺在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
甲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代表呼吸运动过程,
、
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气体
代表二氧化碳,
代表氧气
B.甲图肺泡中氧气浓度小于甲血管中氧气浓度
C.当膈肌处在乙图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
D.当膈肌处于丙图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甲图中
过程
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是
A.曲线
为平静状态
B.曲线
呼吸频率较高
C.曲线
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
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吸气时,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①膈肌收缩
②膈肌舒张
③胸廓缩小
④胸廓扩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人体的肺泡总数约有
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
平方米
C.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D.肺泡外表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图
和图
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图
相比,图
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
段(不含
,
两点)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与图
相比,图
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
次/分
C.图
中
点,
点肺内气压相等;图
中
点肺内气压高于
点
D.图
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
段(不含
,
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A.温暧,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D.气体进出的通道
组织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中氧的含量
A.与组织细胞一样
B.比组织细胞内的低
C.比组织细胞内的高
D.无法比较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
代表呼吸运动过程,
、
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过程
与
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
代表氧气,气体
代表二氧化碳
C.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D.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是由小肠吸收进血液的
B.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总是比外界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
C.肺内气压降低时完成吸气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多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要清除他口鼻的污物,目的是
A.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B.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C.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D.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肺泡数目很多
②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分布广泛
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呼吸系统中,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鼻
B.咽
C.肺泡
D.气管
二、综合题
如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果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胚的组成包括
(选填甲图中的序号),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其将发育成图乙的植株,在此过程中,营养物质来自图甲中的(
)。
(2)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
。
(3)
结构[⑧]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来的,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结构[⑦]中的
向上运输。
(4)
绿色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是结构[⑥]上的
。
(5)
结构[⑥]能进行
作用,此过程能制造出有机物,同时吸收大气中的
,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
(6)
图甲所示的种子能吸入氧气分解
,为其萌发提供能量。
图一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叶片中的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示例:[④]细胞核)
(1)
植物可以通过图一所示的[
]
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
生理过程表示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该过程主要在图二的[⑤]
中进行,请写出该过程的表达式:
。
(3)
将植株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产生该气体的生理过程是图一中的[
]
作用;该生理作用的实质是
。
图甲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甲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曲线
段;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
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会
。
(2)
图乙中
过程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完成的。
(3)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输,最后由
系统排出体外。
年
月
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大约半数患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如图是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的组成包括
和
两部分。
(2)
图中的①②③④⑤组成
,它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虽然它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
的作用,但它对外界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疫情肆虐期间一定要戴口罩。
(3)
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
(4)
新冠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
图中[④]
和[⑤]
内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
(6)
从空气中获取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细胞的
中被利用。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C
3.
【答案】A
4.
【答案】B
5.
【答案】D
【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
,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
6.
【答案】D
【解析】A、鼻腔内的绒毛对空气中较粗的颗粒物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是
可入肺颗粒物,无法被鼻腔、咽喉等呼吸器官屏障阻碍,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部,沉积在肺部,会直接损害呼吸系统等,A错误;
B、边吃饭边大声谈笑,会使食物误入气管而引起咳嗽,B错误;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
D、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D正确。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A
【解析】A.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正确。
B.
曲线
的呼吸频率为
次/分钟,频率较低,B错误。
C.
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C错误。
D.
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效率较高,D错误。
10.
【答案】B
11.
【答案】A
12.
【答案】D
【解析】图
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
段(不含
,
两点)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属于呼气状态,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A错误;
图
比图
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都增加,可知图
此人在进行主动呼吸,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
次/分,B错误;
图
中
点,
点肺内外气压相等;图
中
点和
点肺内外气压也相等,C错误;
图
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
段(不含
,
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13.
【答案】B
14.
【答案】C
15.
【答案】C
16.
【答案】B
【解析】血浆蛋白质绝大部分由肝脏合成,故A错误;
由于气体总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因此,某种气体分子也总是从分压高的部位扩散到分压低的部位。如图所示:只有外界空气大于肺泡内的气压,这样空气中的氧气才能进入肺泡内完成气体交换,即人的肺泡中
浓度与外界空气中
浓度相比始终低些,故B正确;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图中
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由图可见:吸气时,肺内气压先降低,后升高,直到与大气压平衡,故C错误;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但是比氧气少,故D错误。故选B。
17.
【答案】B
18.
【答案】D
【解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做人工呼吸时,必须先清除溺水者口鼻的污物,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才能进行施救。
19.
【答案】D
【解析】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利于气体交换;
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20.
【答案】C
二、综合题
21.
【答案】
(1)
①②③④;②
(2)
胚根
(3)
③;导管
(4)
气孔
(5)
光合;二氧化碳;碳
氧
(6)
有机物
【解析】
(1)
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胚包括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胚轴,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子叶中。
(2)
在种子萌发时,甲图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
(3)
⑧根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来的,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结构[⑦]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
(4)
叶片是植物体进行三大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叶片上有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的气孔,它是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的门户。
(5)
⑥叶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能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6)
图甲所示的种子能吸入氧分解有机物,为其萌发提供能量。
22.
【答案】
(1)
;蒸腾作用
(2)
叶绿体;
(3)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析】
(1)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图一中
代表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因此
光合作用主要在图二的⑤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
(3)
将植株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塑料袋内的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在图一中的
呼吸作用中产生的;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3.
【答案】
(1)
段;收缩;由小变大
(2)
气体的扩散作用
(3)
呼吸
【解析】
(1)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2)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图乙中的
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乙中的
)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图乙中的
)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运输,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4.
【答案】
(1)
呼吸道;肺
(2)
呼吸道;清洁
(3)
⑥;肺
(4)
咽
(5)
气管;支气管
(6)
线粒体
【解析】
(1)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2)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3)
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新型冠状病毒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①鼻
②咽
③喉
④气管
⑤支气管
⑥肺。
(5)
图中④气管和⑤支气管内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
(6)
当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