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习题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由袁和平执导的3D电影《奇门遁甲》的先导海报中,除巨大的罗盘为影片奠定了奇幻的基调外,还有由人、景、物组成为风格恍如壁画的“神秘图案”。
B.
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C.
军方于今天证实,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首艘国产航母,在昨天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试验和训练。
D.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
2.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
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
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
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
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在宪法的框架下为工人争取具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
②恩格斯并不绝对追求暴力革命
③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德国国会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的意义
④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
⑤相对于马克思而言,恩格斯更倾向于务实地为工人阶级实现权益
⑥而是在民主国家里组织无产阶级合法政党社会民主党
A.
⑤⑥③②①④
B.
⑤②⑥①④③
C.
④②①③⑥⑤
D.
④⑤②⑥③①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撰写(zhuàn) 颤动(zhàn)
执拗(niù)应届(yīnɡ)
B.酣睡(hān)晕船(yùn)
袅娜(nuó)
奴颜婢膝(bì)
C.给予(jǐ)憎恶(zènɡ)
皱缬(xié)
中轴线(zhóu)
D.
打烊(yànɡ)篡改(cuàn)宛然(wǎn)
入场券(juàn)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50年前马克思宣布了“共产主义幽灵”的出现,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真是茫茫然,吓得手忙脚乱。
①1983年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时,当时的西德曾专门发行832万枚铸有马克思头像的硬币,其中35万枚专供收藏。
②这个世界完整地保存了这座房子,还在它的旁边开辟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
③150年后,当我站在特利尔这座小房子里时,西方人已经不怕马克思了,这窗户外面就是资本主义世界。
④联邦政府国务秘书就此事在议会答辩说:“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在西方虽有争论,但他无疑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
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经过了那个“神圣的围剿”后,现在已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认真地从中汲取着养分。
⑥而在此前,西德马克上只铸历届总统的头像。
A.
①⑥③⑤④②
B.
③②⑤①⑥④
C.
①⑥③②⑤④
D.
③①⑤⑥②④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然后随其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中国的“天人之辩”思想即产生于中国古代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古人对自然、科学的理解,看到闪电会非常的害怕,他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有雷雨的时候,人们以为是老天爷伤心了。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古人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天的旨意。可以看出古代“天人之辩”思想中迷信部分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人民的愚昧无知使“天人之辩”思想更加根深蒂固,而中国古代对于农业的重视引起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懈探讨,“天人之辩”就是中国古代争论最多的核心论题之一。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天人之辩”主要表现为人对于天的绝对依附关系,人们提出了“天命”的观点。天命有认命、屈服于上天的意味。如夏商统治者的“天命天罚”思想,即统治者将自己神话为上天的子孙,并承接“天命”对臣民实行统治。如臣民违反其统治,即被视为违抗天命,理应得到上天的惩罚。这一思想是这一时期“天人之辩”的集中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天人之辩”思想也随之发展和繁荣。汉代独尊儒术,在天人关系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新的神学天命论。李世民当政期间,出现蝗灾,他把灾难归咎于自己而痛哭流涕,其实这只是君主为了安定民心的一种策略。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体系中,一直并行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即以孔孟、董仲舒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天命观和以荀子、王充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这两条路线构成了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诸种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古代哲人在天人关系上的争辩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对于纠正当代那种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主张以人为中心向自然开战的错误观点,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儒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注重人生价值的特点,主张每个人都要最大化地发扬自己的善性,这对于遏制当代膨胀的物欲和拜物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天人之辩”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冲破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励中华民族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选自“论文网”,有删改)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思想是在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B.准确理解和把握“天人之辩”的思想内涵,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C.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学派间思想的碰撞,使“天人之辩”思想得到发展。
D.掌握好“天人之辩”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冲破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主导地位。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人之辩”思想在农耕时期产生,证明哲学思想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B.文章用古人对雷电的认知,来论证“天人之辩”思想的产生与科学不发达的关系。
C.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天命”观点,是论证生产力与“天命”观点互相作用的例证。
D.文章先梳理了“天人之辩”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最后点出它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对农业的重视,中国古代哲人很重视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B.儒家思想也主张发扬人的善性,也讲究“天人合一”,这与道家思想完全一致。
C.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条不同时代产生的哲学路线是古代天人关系的核心。
D.董仲舒反对以人为中心向自然开战的神学天命论,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有删改)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蓬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文”。20世纪60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代。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20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取材于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有删改)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取材于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20世纪散文写作的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
B.材料二,史铁生的散文均属于理性思辨的“大品散文”。
C.杂文是台湾当代散文中最活跃的类型。
D.材料三,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热潮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1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B.“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散文的地位退居边缘。
C.杨朔散文“以小为美”,与“五四”时风格相似。
D.周晓枫的使用了“三段式”结构。
11.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
A.台湾当代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五四”时期的散文相同。
B.文化乡愁是梁实秋等老一代作家创作的不变主题。
C.诗情哲理类散文是台湾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D.台湾杂文承袭了“五四”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12.阅读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发展特点。
13.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材料二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自由贸易、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甚至德国庸人的那种从1648—1830年德国经济的可怜状况中产生的致命的疲惫和软弱(最初表现为虔诚主义,而后表现为多愁善感和对诸侯贵族的奴颜婢膝),也不是没有对经济起过作用。这曾是重新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这一障碍只是由于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把慢性的穷困变成了急性的穷困才动摇了。所以,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材料三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1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决定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
B.经济关系还包括地理基础和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但是外部环境不属于经济关系。
C.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受经济关系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关系。
D.经济关系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现在为止,人们不是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历史。
B.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的。因此,人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
C.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D.人们所研究的领域如果远离经济领域,就越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思想领域,我们在它的发展中看到的偶然性就越多。
16.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改革开放理论是由于人们对社会生产力现实不满而要求改革,从而产生了改革的理论,然后在改革开放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的生产等。
C.中央纪委与中央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是为了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
D.人们首先考虑吃穿,然后才考虑受教育、医疗等事宜。
17.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8.唯物史观在承认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的同时,并不排除偶然因素。请结合抗击“新冠病毒”的英雄事迹,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李陀、吴亮、张柠、李云雷、於可训等评论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近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的小说新作。
“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对个人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社会运转体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飞扬,也很难产生真正的大师。”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评论家跨界写作小说,尽管仍局限于文学内部,尽管大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
事实上,这群人写小说有改变现有文学生态的雄心,他们认为大部分作家都盯着日常琐事,写家长里短,于是想另外做出一个“样本”。
力图恢复现实主义传统,并非张柠一个人的选择,评论家李陀写《无名指》要处处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着来。因为他想“回到十九世纪”,像托尔斯泰那样把现实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以抚摸的质感,且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房伟和出版社签订了一个长篇历史小说合同。房伟写历史小说,同样有自己的明确诉求,他说正因为很多作家放弃了历史题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阵地都已让位于网络作家,他想改变这个现状。
此外,这些年,作家圈受新历史书写影响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远离了历史本身。房伟说:“我看中国历史小说越看越不满意,而我自己因为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所以我动手一试。”
(摘编自《众多批评家写起了小说,是传统的回归,
还是图一时热闹?》)
材料二
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
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锺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也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
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
(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
材料三
批评家写小说经常写成丑闻,可还是忍不住。在这个问题上,我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状态,不把话说死。应该说,纯粹的小说对每个批评家都构成一个诱惑。不要说批评家了,不都那样吗?很多相声观众,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也能上去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都忍不住啊。批评家写小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当然,永远有例外,也没一个规律说批评家一定写不好小说。
(摘编自《李敬泽:“看来看去”,又与谁秘密交流》)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评论家跨界写小说,是因为不满于现有文学生态,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或写真正的历史小说。
B.李云雷认为,评论家写小说有很多困难,除了对非专业领域知之较少外,还受文学本身的局限,但仍值得尝试。
C.“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识使得人们对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跨界写小说存在着某种担忧。
D.随着新媒体和艺术形式等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这是小说难写的主要原因。
2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房伟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照应了材料二中评论家写小说在生产环节有优势的论点。
B.批评家拥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C.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没有先天优势,因为此时他已不再是普通读者的代表,而是一位作家。
D.在文学的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这三个环节中,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文学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得读者在对批评家创作小说质疑的同时也充满期待。
B.有些批评家写小说爱炫技,但如果对文学理论处理得好,并不影响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喜爱。
C.文学评论一般是专业人士看的,没有必要像普通作品一样接受普通读者的检验。
D.李敬泽认为评论家写小说就像观众上台说相声一样,是一件很冒险的事,不认可这种行为。
22.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23.你是否看好批评家写小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马克思重返欧洲
白 烁
150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50多年后,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失,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
20世纪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出版了《马克思传》。这本获得英国“四频道”电视台年度最佳政治书籍的传记,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这本书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博学的思想家,一个注重实证研究、对资本利弊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一个充满人道情怀但不太看得起工人鲁莽行动和不动脑子的革命家,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
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动摇的,但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冷战结束后,这些词汇被历史收留,马克思倒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都看到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千禧年之际,在马克思生活和工作过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们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尽管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被评为最佳名言,不久,便发生了“9·11事件”!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荣登榜首。
在欧洲大陆,马克思被政党立为精神领袖。中立的法兰西民主联盟党说法国右翼政党从未脱离马克思主义。今年法国总统大选之前,主流政党都带有“马克思光泽”。左翼的社会党不断宣称要平衡劳资关系,要“吓住资本家”;中偏右的人民运动联盟指责“流氓老板”只顾给自己装腰包,而不顾工人生存状态,把工厂都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外了。
东欧、中欧国家在急遽的民主化和自由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不少左翼政党经过“在野”的阵痛后重新认识“真正的马克思”,在新生后重新执政。
马克思重返欧洲且为大众所接受,除了学术界不受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影响而客观研究的启蒙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劳工阶层。全球化拉近了国家间的距离,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但也加剧了资本家的财富集中,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因生产、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而被涮到劳工阶层队伍中。联合国最近的报告估计,全球2%的富人拥有全球逾50%的财富,而全球50%的穷人仅拥有1%的财富。《资本论》很完整地指点了其中的迷津,所以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才能充分显示。
同时,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研究更加深入。过去提起马克思,只说《资本论》和经济学;现在说起马克思,至少会说出《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他贯穿哲学、经济学、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学和政治学。去年,英国和美国的两位学者发表同样的研究成果,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多类型的文学杰作。《资本论》完全可以当做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大著。
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还原着马克思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时时记住马克思的自白:“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24.下列信息不能支持文中所引马克思所说的“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
B.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
C.马克思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看到了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
D.马克思是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
2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马克思重返欧洲的过程中,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曾动摇的。
B.无论原来是信奉社会主义的还是信奉资本主义的人,今天都感受到了马克思的魅力。
C.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布莱尔则持反对态度。
D.的文学多样性,表现在它可以当做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
26.请简要概括马克思重返欧洲的原因。
27.为什么说马克思在欧洲复活是奇迹?为什么说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
三、语言表达
2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2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科技进行批判反思,强调科技的负面性。他们认为,①,人类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有可能把自己毁灭掉。人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西方学术界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多快似的。实际上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②,人类连太阳系都走不出去,医学甚至连人的寿命都无法有效延长。因此,③。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由……中”;B项,结构混乱,“境内10万亩桃花林”中途易辙,前面加上“山东肥城市”;D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重任”。
2.【答案】D
【解析】A.“忝列”是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不能用在别人身上;B.“笑纳”是请人接受馈赠时说的套语,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芳龄”就是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用在“老奶奶”身上不合适;D.正确,“老朽”就是衰老陈腐,常喻无用,老人自谦之辞,用在75岁高龄的前院长身上很得体。
3.【答案】B
【解析】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⑤为领起句,应在句首,这可排除C、D两项;再者,从⑥句的“而是”一词看,前句应有“不是”和它对应,有相应词语的只有②句的“并不”,因此②⑥应在一起,且②前⑥后,故又可排除A项。
4.【答案】B
【解析】A项,“颤
”应读“chàn”;C项,“憎”应读“zēnɡ”;D项,“券”应读“quàn”。
5.【答案】B
【解析】③承接前面的句子,②“这个世界”承接③中“资本主义世界”,②⑤中“它”指“这座房子”,①⑥是转折关系,④中“此事”指的是①⑥的内容。
6.【答案】D
【解析】D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主导地位”错误,原文是“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7.【答案】C
【解析】C项“互相作用”错误,原文意思是生产力低下,所以产生“天命”观点,说“互相作用”,应包含“天命”观点影响生产力的意思,无中生有。
8.【答案】A
【解析】B项“完全一致”错误,儒道思想有相似,更有区别,发扬善性、“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家“完全一致”说法过于绝对。C项“不同时代产生”错误,于文无据,这两种思想基本是同时发源,并行发展的。D项“以人为中心向自然开战”是当代人的观点,与儒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对立。
9.【答案】D
【解析】A.“彻底瓦解”的说法太绝对。B.“均”错误,说法太绝对。C.原文是“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
10.【答案】D
【解析】周晓枫的《黑童话》没有使用“三段式”结构。
11.【答案】D
【解析】材料三,论点是“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A.“延伸”并不是“相同”。B.原文是“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C.原文是“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主体”不等于“最高的作品”。
12.【答案】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火爆,散文发展偏于沉稳平静,散文格局更为宏大,且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更为充沛,散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方式也更加多样。
13.【答案】①“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大大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推动下,散文逐渐撤离出文坛的中心地位,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散文由“载道”转为“言志”,变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④“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对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散文家产生了重要影响。⑤“五四”新文化散文传统,在台湾当代散文中得以承续和发展。
14.【答案】B
【解析】B项,曲解文意“外部环境不属于经济关系”错,原文是“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15.【答案】B
【解析】B项,因果倒置,原文为“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
16.【答案】A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经济关系决定其他,其他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关系。A项,只说文化,没有涉及经济关系。
17.【答案】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以下特点:(1)论证手法多样。综合运用了举例证明,如“拿破仑”“凯撒”“马克思”“梯叶里”等;比喻论证,如“曲线”“中轴线”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意识与经济的关系。(2)层进式结构。第一个层次是通过“伟大人物”的出现来阐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第二个层次“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意蕴层进。(3)立论方式。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再进行证明。
18.【答案】(示例)偶然性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它作为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只能在各个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而不是脱离必然性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伟大人物。某人恰恰被社会选择为完成一定历史任务的伟大人物,是有条件的。从主观条件看,他所具备的才能、素质使他比别人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更能胜任时代的重任;从客观条件看,社会恰恰能为他提供诸多施展才能的条件和机遇。例如抗击“新冠病毒”的英雄钟南山院士,面对疫情肆虐,84岁的他毅然决然,逆行武汉,坚持在“抗疫”的第一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不朽“南山”。偶然性的存在可能每个人都能碰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和稳健的判断力以及“医者仁心”的大爱是他成为“英雄”的必然。所以,我们只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正确阐明某一特定的伟大人物的产生。
19.【答案】C
【解析】A项,“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材料中张柠、李陀的目的,“写真正的历史小说”是材料中房伟的目的,这些并不能统一概括全部评论家跨界写小说的目的。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有误。材料中李云雷的话意思是,每个人只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之中,不了解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很难产生大师,因此应该尝试“跨界”。他的“跨界”(写小说)仍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他并不是在讲跨界的困难。D项,“主要原因”错,根据原文“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可知,“随着新媒体……越来越高”只是小说越来越难写的原因之一。
20.【答案】D
【解析】D项,“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错,根据原文“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可知,批评家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并非都具有优势,且文中并没有对批评家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进行对比。
21.【答案】D
【解析】材料三中李敬泽并没有不认可批评家写小说,而是认为很冒险,很多人写不好,经常出“丑闻”,但也说“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状态,不把话说死”,也可能会有例外,可见并没有不认可这件事。
22.【答案】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②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③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
【解析】材料二的论述思路十分清晰:首先说读者对批评家跨界写小说抱有质疑态度,其实就是提出问题——批评家能不能写出好的小说;然后分析批评家写小说是否具有优势;最后提出要以平常心看待这种现象,把作品交给时间来检验。在论证批评家写小说是否具有优势的时候,用了平行推进的手法,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环节进行论述,呈现出并列关系。另外还要思考论述手法的运用。如引用李云雷的话,是引证法;举路遥、钱锺书、张柠的例子是例证法;“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是比喻论证等。
23.【答案】(示例一)看好。①批评家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性,在小说的创作、传播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②现在的文学生态令人不满,批评家尝试小说创作,有可能改善这种状况,给文学带来新的风气。
(示例二)不看好。①擅长写文学评论不一定擅长实际的小说创作,他们缺乏实际的创作经验,“纸上谈兵”的现象很多。②批评家写小说容易出现“掉书袋”和炫技问题,可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
24.【答案】B
【解析】B项恰恰是表明以前欧洲民间只是将马克思当做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看待。
25.【答案】C
【解析】原文“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不能由此推出布莱尔反对将马克思评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26.【答案】①欧洲学术界结束冷战思维,能客观冷静地看待马克思。②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欧洲劳工阶层。③欧洲学术界发现了马克思的多方面的魅力。④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得到显示。
27.【答案】(1)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失,马克思在欧洲却受到重新认识和热烈追捧。
(2)①无论是民间还是学术界,都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影响中走了出来,能客观地对待马克思了。②还原了马克思的真实面目。
28.【答案】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②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③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9.【答案】(示例)①人类的智慧无法驾驭失控的科技 ②人类的技术力量微不足道 ③人类科技还远没到失控发展的地步
【解析】从整个语段来看,话题是人类能否驾驭科技。第①处是“西方一些学者”的观点,从下文“人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可得出答案;第②处要承接上文“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第③处由“因此”可知,这一句是全段的总结句,也是亮明观点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