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默写专项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与妻书》中,林觉民回忆初婚三四个月的时候,冬之望日前后,夜里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花月掩映,两情依依,良辰美景人同在,诗情画意,温馨甜蜜。
(2)林觉民从日本归来,身负革命重任,本拟将实情告诉妻子,又考虑到妻子有孕在身,恐不胜其悲,“________”,试图减轻压抑心底的难言之苦,永诀之痛。
(3)在《与妻书》中,林觉民用白居易同情琵琶女遭遇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妻子一往情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在《与妻书》中,林觉民写道:“________,________。”这也就把自己对妻子的小爱放大为对世人得偿所愿的大爱。
(5)孟子“________,________”的古训将一己之爱扩展到普天下人之爱,这也是林觉民别离爱妻,慷慨赴死的动力之一。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接指责质问天地,从根本上否定天地的存在意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烛之武用事实指出晋君是出尔反尔、过河拆桥之人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
4.名句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在大自然中沐临春风、一路酣歌的太平盛世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冉有性格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即可看出来。
5.名句默写。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登泰山记》中描写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变得五彩缤纷。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
(5)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千里马被埋没终身的现状。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资质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登泰山记》中描写刚登上山顶时看到的冰雪覆盖、雪光耀眼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姚鼐登上泰山首先看到“________,________”这一白雪覆盖,映照天空的景象。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3)在《登岳阳楼》中,杜甫凭轩望远,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幅浩瀚广袤、宏阔壮观的景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________”;同样,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________”,没有人能够消灭它。
(3)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议论,如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评论荆轲刺秦事件。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率尔而对|如其礼乐
(1)《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谏逐客书》中,作者谈及导致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的原因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对个人志向的提问,子路的理想是治理千乘之国,三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诗句。
志向是一座指明归宿的灯塔,曾皙就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欢歌畅行中,向往着政通人和的理想生活;志向是一帖抚慰痛苦、增强自信的强心剂,所以李白在受挫之后,依然坚信“④________, ⑤________。”(《将进酒》);志向是一朵清香扑鼻,引人流连的莲花,吸引着王维,他说“⑥________, ⑦________”(《山居秋暝》)表达向往山林,决心归隐。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________”。表达了对曾皙志向的高度赞赏。
13.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直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 , 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 , ________。
(3)烛之武说服秦伯,陈述郑国对秦国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4)交代秦晋联军攻打郑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5)与《鸿门宴》“项庄拔剑起舞”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 , ________。
(6)郑国国君对没能早起用烛之武表达歉意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14.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________。居则日;________,则何以哉?”
(2)鼓瑟希________,对曰:“________。”
(3)_____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4)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2)《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也引发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微微一笑的缘由。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直的子路急忙回答:“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 。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文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以一个“夫”字领起,抒发个人“人生短暂,韶光易逝”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歌词描绘了“船桨划破清波,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景象。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回答曾皙的疑问,指明自己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
1. (1)窗处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2)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3)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4)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 (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4. (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6)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 (1)夫子喟然叹白;吾与点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7.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浴乎沂;风乎舞雩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8.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9.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3)率尔而对;如其礼乐
10.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率尔而对;如其礼乐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1.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吾与点也
13.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4.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2)铿尔,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
(3)为国以礼
(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5. (1)浴乎沂;风乎舞雩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6.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7.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浴乎沂;风乎舞雩
18. (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9. (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0.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