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30 10: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zhì qián nòng jiào kuò kuí jī hè tìng yān
1.给下列加粗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挚友( ) 潜心( ) 捏弄( ) 校补( )
轮廓( ) 魁梧( ) 滑稽( ) 赫然( )
兽铤( ) 殷红( )
一、积累与运用
澎湃 亘 哺 碍
qiè ào xiāo chì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
péng pài gèn ______古 bǔ _____育 阻ài _____
锲而不舍( ) 懊悔( ) 喧嚣( ) 炽痛( )
3.下列加粗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
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彷徨páng 暑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
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
A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筹划(chóu) 地壳(qiào) 喃喃(nán) 群蚁排衙(yá)
B、元勋(xūn) 赫然(hè) 磐石(bán) 迥乎不同(jiǒng)
C、开拓(tuò) 厌恶(yàn) 喧嚣(xuān) 热情澎湃(bài)
D、挚友(zhì) 重荷(hè) 白皙(xié) 慷慨淋漓(lí)
A
5.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
C
6.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兀兀穷年(达到极点) 迥乎不同(不同)
B.家喻户晓(了解) 沥尽心血(滴)
气冲斗牛(直冲) 无暇及此(到)
C.杂乱无章(条理)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研究)
蒙乃始学(于是) 鞠躬尽瘁(劳累)
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
潜心贯注(连贯) 心会神凝(领会)
C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兽铤亡群(疾走 ) 仰之弥高(更加 )
B.锲而不舍(刻 )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迥乎不同(差得远 ) 呕心沥血(滴 )
D.风悲日曛(昏黄 ) 平沙无垠(阻挡 )
D
8、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在表中,并订正。
马革裹尸 先为人知 一反即往 踌躇 磐石 杂论无章 小心翼翼 妇如皆知
错别字
订 正





 既


9.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D
10.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害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B
1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B
12、选词填空。
(1)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伟大 衰弱 衰微 )
(2)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是          
的。(当之无愧、气冲斗牛、惹人注目)
衰微 
当之无愧
13、下列句子中话说得不够简洁的一句是(  )
A、那些小说使我痴迷得如醉如痴,整个儿迷在小说里面了,所有全部的一切时间都花在那件事情上面了。
B、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生活以及共同的拼搏,把我们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了。C、我们承认,我们对你们是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们有些做法是不妥的,甚至也是错误的。
D、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经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A
14、下列句子不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卿言多务,孰若孤?
C.尊君在不?
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
赫老师,李蓉生病住院,不能按时交作业,她很抱歉。她想请老师(您)给改好作文,让我明天带给她。
15、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要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5字。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郝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郝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郝老师能批改好,好让张琳后天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郝老师时,对郝老师说:
不要过高的评价自己。
16、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质愈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阅读理解
(一)
①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④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⑤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7.选段①中所讲的事情,指的是一件什么事?
答:
18.选段②、③、④段中加引号的“说”和“做”的含义是什么?
答:
19.课文第②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20.划出选文第④段中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答:
21.体会选文⑥句的句式和含义?
答:
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选段②、③中的“说”指的是揭露反动派,发动革命群众的革命宣传活动。选段④中的“做”指的是以宝贵的生命实践了他在第3段中所说的话。
夸张,充分表现了闻一多昂扬的斗志。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凛然正气,
表达出作者对闻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这里采用了对偶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是一位品质高尚的人。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22.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 (2分) 23.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24.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25.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26.怎样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义 (3分)
.邓稼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对祖国对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民族的骄傲。
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既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又总结了全文。
排比,增强了语势,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一生及其贡献。
B
邓稼先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精神换来了
自己光荣的一生。
(三)阅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片断后完成第 27-30 题。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他激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27、用一个成语来替代上文加线的短语:         ( ) 
28、因为    和      促使福楼拜的好多朋友一到星期天就到他家做客(用第1段和第2段中的两个词作答。
29、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可依次概括为                
         和                   。(各不超过10个字,  
30、写出第1段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三个语    、       、    。
义愤填膺
博学多识
热情
福楼拜的言行举止 
激动
和蔼可亲
博学多识
福楼拜送客
(四)阅读《孙权劝学》,后完成第31-36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1、《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体史书。
3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黑体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卿言多务,孰若孤 (     )    及鲁肃过寻阳 (       ) 
3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3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语演变成         这个成语,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                 看待人和事。
孙权、吕蒙、鲁肃这三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35、喜欢的人物          。                        
喜欢的理由                                         
                                                       。
36、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资治通鉴
编年
当道、当权
推托

 到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从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
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
用发展的眼光
35、喜欢孙权,因为他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喜欢吕蒙,因为他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喜欢鲁肃,因为他豪爽而不失风度,看到朋友进步十分高兴   
36、读书能使人更聪明,更有力量。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治情操,弥补不足,另外让自己成长为全面的人才。另外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合理的规劝,并最终学有所成,要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善于学习。
37.个性作文
方仲永和吕蒙两人的故事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他们的故事一定给了你不少启迪,一定让你想到了一些人和事。请你以“由方仲永和吕蒙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