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空气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30 10: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空气(复习)
一.复习目标
1.了解空气有质量,大气压的存在和空气可以对流的知识。
2.知道空气的组成;初步体会科学家为探究空气成分所做的努力。
3.知道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了解燃烧的条件;学习记录实验现象和根据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初步的推理、分析,练习排水集气的方法。
4.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练习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练习排气集气的方法。
5.对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空气质量指标有大致的了解;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内导学
(一).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的存在
(1)空气有质量
(2)举两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3)室内空气的对流规律: 。
2.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氮气、 、稀有气体、 与其他
气体和杂质组成,它们在空气中占有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21%、 、0.03%、

(2)空气中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一般是较稳定的,但这是一个相对的稳定,
3.氮气
(1)氮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重要元素;
(2)氮气是一种 色 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气体;
(3)氮气可以作充填灯泡、制氮肥用等等。
4.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是一种包括 、 、 、 、 、 气体的混合气体;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一般不与物质发生反应;
(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常用来制作各种电光源。
二.氧气
1.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 色 味、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的气体,比较难液化,液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1)供生物呼吸;
(2)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写出木炭、硫磺、红磷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

3.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在实验室里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制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
过程:空气除杂 液态空气 汽化后氮气先逸出→剩余的主要是氧气
三.催化剂
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的物质。
四.可燃物燃烧条件
1.物质燃烧的条件: 、 、 。
2.灭火的方法: 、 、 。
五.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的气体,易液化,二氧化碳固体称作 。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 燃烧也 支持燃烧的气体;
(2)二氧化碳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二氧化碳是一种能与水反应并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的气体,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过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2)制作碳酸饮料;(3)干冰作制冷剂。
六、保护大气圈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空洞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二).典型例题
1.在空气中,下列成分按体积分数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 B.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D.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稀有气体
2.有四瓶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把它们区别开来?
3.下列是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二磷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4.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相同条件下测定)。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
氢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溶解度(g) 0.0001603 0.1688 11.28
密度(g/L) 0.08987 1.975 2.716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向上排空气法
5.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C.在-183℃变成无色液体 D.在-183℃变成白色固体
6.近年来,许多城市做出了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会
A.污染空气 B.引发火灾 C.造成人身伤害 D.以上都是
7.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般有五个步骤,请按顺序排列 ( )
①收集二氧化碳气体;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装置;③向漏斗注入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小块。
A.②④⑤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⑤③④① D.②③⑤④①
8.若要想一盒饮料快速冷却,应该将冰块放在饮料的 ( )
A.上方 B.底部 C.四周 D.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样
9.阅读下列材料:
(1)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氧气、氮气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2)1892年,雷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1.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
(3)雷利和拉姆塞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现在我们知道那“小误差”是因为 。
10.用吸管能将瓶中的饮料吸进嘴里,这是因为( )
A.嘴对饮料有向上的作用力 B.嘴对饮料有吸引力
C.嘴对饮料的吸力大于饮料的重力
D.嘴吸掉了吸管中的部分空气,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
11.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研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2)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3)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三.课外练习
1.灭火时,常采取A、B、C三种灭火措施。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物温度降低
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将标号填入空格内)
(1)草原着火,常在着火地方的周围把草割除,打出防火道: ;
(2)油锅着火,加锅盖: ;
(3)消防员常用冷水浇灭燃着的木材: ;
(4)将沙土铺洒在燃着的化学物品上: ;
(5)实验室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2.有下列变化: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磷在氧气中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氧气中燃烧 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将序号填入与所产生的现象相对应的横线上。
(1)有白烟产生的是: ;(2)有水雾产生的是: ;
(3)有黑色物质产生的是: ;(4)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 ;
(5)有白光产生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