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 古 拉 》
一、?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歌曲《达古拉》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湘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歌曲《达古拉》,这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结构短小,节奏规整,歌曲旋律起伏较大,音乐具有强力舞蹈的韵律美。在学会歌曲基础上为歌曲采用不同形式的创编打击乐伴奏,使学生在学习节奏的同时,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这是一所山区小学,学生来自山上的彝族、傈僳族、和一个白族聚居村组成,学生生源复杂,音乐课也是语文、数学老师兼职上课、大多数时间被别的课占用了,音乐课几乎就不上,学生根本没有上过正规的音乐课,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音乐基础知识极差,有的学生有了好的嗓子也不会运用,非常惋惜。今年有幸到这里支教,接触到这些纯朴孩子们,也和他们上音乐课,但课堂上困难重重,只能用简单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 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2.能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3、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能够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变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难点:歌曲中八度大跳音准、切分节奏、长音的声音控制,把握好蒙古歌曲的韵味。
五、教学准备:手风琴、打击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范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2、播放有关蒙古文化的图片,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感受歌曲
1.(播放课件)初次聆听歌曲《达古拉》,感受四拍子的韵律和歌曲情 绪。
2、介绍音乐形象《达古拉》。
3、用白族童谣《啊旺旺》练声,用几个调进行练习。
4、歌曲难点乐句练习。(PPT)
5、跟老师学唱这首歌第一段,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2—3遍)
3、学生唱会第一段旋律后,分别把第二、第三段自己试唱一唱,教师更正指导。
(解决一字多音的几处地方和两个长音的地方力度处理。)
4、老师唱谱,学生填词跟唱。
5、师生共同演唱这首歌。
三、创编歌曲, 敲一敲、打一打为歌曲打击乐伴奏。
(在学习给《达古拉》伴奏之前先让学生复习4/4拍。再学习三角铁、双响筒、响铃、沙锤等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1、三角铁:4/4
?X?-?X?-│X?-?X?-│?X?-?X?-│?X?-?-?-│ 2、双响筒:4/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沙锤:4/4
X X?XX?X│X X?XX?X│X X?XX?X│X?XX??XX??X│
2、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节奏。(师引导学生创编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一拍、读一读节奏。通过不同形式的感受节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节奏。)
3、模仿学习蒙古舞蹈的动作。
(雄鹰展翅飞翔、骏马奔驰、摔跤手的动作,感受四拍 的弱以及歌曲悠远绵长、柔中带刚的韵律特点。)
4、全班参与合奏、完整表现歌曲。
(下面我们来一起用优美的舞动作和打击乐乐器,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来和着音乐给《达古拉》伴奏好)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达古拉这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并用不同的力度与速度进行表现,蒙古民歌就像蒙古人一样热情豪爽,像蒙古草原一样宽广悠远。通过学习《达古拉》这首歌,希望大家都能喜欢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也希望孩子们以后有机会都能到大草原上看一看,走一走,走进蒙古族,去感受大草原上神奇的呼麦、欢快的舞蹈、还有悠扬的马头琴声吧......。
音乐课《 土风舞 》中
切分音、切分节奏的教学设计
云南省 大理州 剑川县 沙溪镇 石龙小学 杨世文
一、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但是本课中有一个难点是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该作品中切分音的准确运用是一大特点.也为这首歌
增添了热情奔放的色彩.
学情分析:
石龙小学坐落在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国家级四A级景区腹地,海拔2600多米,四面环山,这是一所山区小学,学生来自山上的彝族、傈僳族、和一个白族聚居村组成,学生生源复杂,音乐课也是语文、数学老师兼职上课、大多数时间被别的课占用了,音乐课几乎就不上,学生根本没有上过正规的音乐课,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音乐基础知识极差,唱歌节奏感不强,有的学生有了好的嗓子也不会运用,非常惋惜。今年有幸到这里支教,接触到这些纯朴的孩子们,虽然肩负着二年级语文和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但也坚持和他们上音乐课,音乐课堂上困难重重,但还是不忘对孩子们加强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音乐基础技能用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掌握什么是切分音
2、引导学生体验切分节奏的特性,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切分音和切分节奏
3、学习和练习带有切分节奏的乐句视唱练习,以达到准确地掌握切分节奏。
4、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重点】
重点:重点:切分音、切分节奏的概念和读法 切分节奏充满动感、强调语气、加强力度的特性。
难点:熟练、准确地唱出视唱曲中的切分节奏。
五、教学准备:手风琴、打击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1、导入正课:多媒体PPT播放《土风舞》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后,并说出歌曲的风格(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正是因为运用到了切分节奏,歌曲情绪才表达得那么欢乐,活泼)
2、师生共同找出切分节奏,引入这堂课主题。
(二)引出本课主题,学习切分音、切分节奏
1、有感情的朗读词语(学生自由举例)PPT
轻 轻 的 甜 甜 的 亮 亮 的
切分音PPT
PPT有趣的节奏加减
切分音的强弱变化
(音乐中的重音是有规律的,但切分音是从弱拍或弱位上开始并延续到后面的强位或强拍上,因此造成重音位置移动。)
(切分音是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
(就是中间音长,两边音短,中间音是重音)
5、学习《土风舞》中第一乐句的节奏 (PPT)
6、播放歌曲,从《土风舞》中感受切分音的表现。
(三)、小结
切分音打破了原来拍子的强弱规律,所以常被用来加强力量、强调语气,增加动感等,极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