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一)——倍数与因数、分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一)——倍数与因数、分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9 16: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数与代数(一)——倍数与因数、分数
课时目标导航
一、复习内容
倍数与因数、分数。(教材第106~112页)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理解并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深刻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3.经历思考练习过程,体验该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
4.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回顾倍数与因数、分数的认识的相关知识。
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倍数与因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练习——数与代数”第2题)
(1)复习倍数与因数。
指名学生回顾倍数和因数的定义。
师生共同回顾:通过乘法或除法算式,我们可以得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了倍数和因数的定义,那我们该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对!我们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或除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例如:25×3=75,我们可以得出,75是25和3的倍数,25和3是75的因数。
(2)复习2,5,3的倍数的特征。
师:要找2,5,3的倍数,其依据是什么?
学生齐答:2,5,3的倍数的特征。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2,5,3的倍数的特征各是什么?(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2的倍数我们也称为偶数,不是2的倍数称为奇数。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复习质数与合数。
师: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再继续来看,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学生回答,并找出这些数中的质数和合数)
教师订正并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回顾2】分数的意义。
(1)复习分数的再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练习——数与代数”第3题)
师:哪些图可以表示?为什么?(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教师出示答案,指名学生回答原因)
(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师:什么是假分数,什么是带分数?(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教师强调: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形式。
(3)复习分数与除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练习——数与代数”第5题)
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出示:a÷b=(b≠0)。
(4)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练习——数与代数”第6题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订正。
师:这样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复习约分。
师:上面那道题的第一题的过程叫什么?约分约去的是什么?(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师: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学生回顾知识,指名回答)
师:约分的结果是2,还能继续约分吗?那么这样的分数叫什么?(学生齐答)
(6)复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既不是同分母又不是同分子数,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师:如何通分?(学生回顾知识,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108页“练习——数与代数”第1题。
(1)指名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因数、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因数的表示方法与倍数不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不加省略号。
2.教学教材第108页“练习——数与代数”第4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练习——数与代数”第4题,指名学生回答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所求什么问题。
已知信息:长方形的长是240 cm,宽是120 cm。
所求问题:①长是宽的几倍?
②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大数除以小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小数除以大数。
(3)分别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3.教学教材第109页“练习——数与代数”第9题。
(1)师: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要先通分,再进行比较。
(2)师:你们能比较出下列各数的大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师:我们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时候用到的通分,但对分数的变形还有约分,谁能说一说约分与通分的联系与区别?(小组讨论,指名小组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
联系:约分和通分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变形,并且保持分数的大小不变。
区别:①约分只对一个分数进行,而通分至少对两个分数进行;②约分是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化成最简分数;而通分则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化成同分母分数。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1)18 35 68 40 56 25 95 100 26 19 204 108
(2)1 2 4 9 13 18 23 56 91 99
答案:(1)2的倍数:18,68,40,56,100,26,204,108。
5的倍数:35,40,25,95,100。
3的倍数:18,204,108。
(2)奇数:1,9,13,23,91,99。
偶数:2,4,18,56。
质数:2,13,23。
合数:4,9,18,56,91,99。
2.先分别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再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和7 4和9 5和13 8和24 12和36 11和13
我发现:
(1)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2)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答案:6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42。
4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6。
5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65。
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4。
12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36。
11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143。
(1)两个数的积
(2)较大数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答案:= = = =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牢固了吗?
数与代数(一)——倍数与因数、分数
1.倍数与因数:
(1)倍数与因数的定义。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与合数。
2.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再认识。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与除法。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
(6)比较分数的大小。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地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2.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复习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辅导。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