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 4 《你好!大自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 4 《你好!大自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30 08: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4课 《你好!大自然》 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学唱《铃儿响叮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2.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3.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学生特征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3—1
3—2
3—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唱《铃儿响叮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2、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3、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轻松的情绪。 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所蕴涵的跳跃的、极富推动力的律动感。
教学难点 唱准乐曲第二部分的旋律。 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3—1
3—2
3— 3 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资源库1
(文字、图片)
资源库2(文字、数字、图片)

教材插图
例题步奏图片
A、B、
G、J
A、G
F
B、D
F
B、C
F

情景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游戏过程,从而体验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5分钟
10分钟
自制
网络资源
自制
网络资源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铃儿响叮当》
发声练习:
3/4拍 5 6 5|4 5 4|3 4 3|2 3 2|1--||
La
2/4拍 12 34|54 32| 1 - ||
Li
节奏练习:
按照节奏度歌词。










计 教学模式: 探究型
教学过程结构:
创设情境,展示课件。

二、 3、学唱《铃儿响叮当》

三、创编过程。



四、拓展延伸——许愿。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应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习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练 习 题 目 内 容
3—1
3—2
3--3 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唱《铃儿响叮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形 成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闻名于世的儿童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雪橇在不平的山路上跃上滑下的情景。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是平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小伙伴们内心的激情,旋律清新飘逸,好似清脆的马铃声,唱时要注意音准的把握。
教 学

思 思考:
1、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心情?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2、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