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建工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长:80分钟 适用范围:高一年级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易》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孔子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贾谊《新书》称:“君者,民之父母也。”这些现象典型说明了古代中国
A. 宗法制下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 儒家思想追求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
C. 家国同构状态下的名分及其等级秩序 D. 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机构及社会管理
2、北宋设三司使,直接对皇帝负责,“举四海之大,而一毫之用必会与三司”。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D.解决行政效率低下弊端
3、美国历史学家顾立雅在研究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时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据此推断,顾立雅会高度评价
A.指南针B.皇帝制度C.科举制D.郡县制度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
A.男耕女织的特点B.富裕和谐的景象C.精耕细作的特点D.集体劳作的方式
5、以下符合明清时期商业特点的是( )
A.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广泛流通纸币
C.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 D.形成了区域性商帮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梁启超对下列哪位思想家思想的概括?(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7、1932年1月21日,倾向于政府且颇有实力的报纸《天津大公报》在社论中提出:“政府应该开辟和平解决红军之路”,“在不暴动、不割据、不违法扰乱秩序的条件下,撤销禁止异党活动的禁令”。这一社论的提出主要基于( )
A. 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B.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践踏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国民政府已放弃对红军围剿
8、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由6080万两上升到8103万两,增长幅度为30%。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晚清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关税自主改革措施 B.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 社会秩序的稳定便利政府征税
9、近年来掀起了红色旅游热,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打倒军阀,国民革命
C.秋收起义,瑞金建都 D.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10、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1.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内各个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12、“……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首,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禁烟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3、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
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势力
C.刨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4.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第一期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当时他心目中的“新青年”应该具有( )
A.君主立宪思想 B.尊孔复古思想 C.民主科学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15.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共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这体现的思想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16、1938年三四月间,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在徐州一带重创日军,成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大捷,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7、1944年,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的谢伟思在报告中写道“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男女平等,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这一报告反映出。
A.国共发展态势呈现反差。B.美国力主消除国共矛盾。
C.美国开始改变对华政策。D.敌后抗战开始成为主导。
18、“这次战略决策,无论是从南进目的和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还是进攻方式的大胆构思和战略部署的统筹协调来看,都堪称‘神来之笔’。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牵制了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事力量,而且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部署。”这次战略决策(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D.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
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2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D.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一支伟大的力量,在中华民族的独立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与我党创建人民军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中共一大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
22、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25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B.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23、民国十六年1月5日,中共江浙区委就最近局势与工作方针发出通知,指出各地应趁此机会开展民众工作,发展组织。14日,区委决定:加紧对铁路的破坏工作,重点是南京、无锡。这一时期革命斗争重在(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24、.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最初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什么是善”、“念书的意义”等。后来又增加了“国民的责任”、“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 )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呼应外交适应时局发展 D.社会风气发生根本转变
25、影响下表中革命纲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 )
会议
时间
革命纲领(节选)
中共一大
1921.7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中共二大
1922.7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已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C.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实践 D.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战线
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3题,26题21分,27题17分,28题12分,共计50分)
26.(21分)19世纪中期以来,“师夷长技”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代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6分
(3)以材料三观点为核心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在当时有何历史意义??10分
(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27、(17分)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四:到了建都天京,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从反满的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到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到太平军来了,“郡县所经,如行时雨。旌旗所指,了解倒悬”,给农民们解除了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他们有衣有食,感受到革命所给予的幸福,效忠于太平天国。……随着形势的发展,再进一步采取向农民颁发田凭措施,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什么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5分
(2)?以上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6分
(3)?在材料二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由此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它们对待西方资本主义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28、(12分)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后,其统治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6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指出军机处设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考试
一、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C
A
D
C
B
C
D
B
C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C
B
C
A
A
D
B
C
B
A
B
25
A
26题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严复贡献:翻译《天演论》;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
(3)运动:新文化运动。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创造条件。
(4)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学西器-学西政-学西思)。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27题
【小题1】材料一: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小题2】材料一:中国由一个封建自主的独立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材料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题3】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小题4】太平天国主张向西方学习,义和团排斥一切西方外来事物。
28题
(1)事件:秦统一六国;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2)唐代;三省六部制。
(3)措施: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4)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