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30 08: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欧洲在混乱的10世纪后的复兴,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市和商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发展,为欧洲从一种乡村的农业社会演化到一种城市的工业化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一演化后来还具有了全球化的意义。”“这一发展”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
A.社会主义经济
B.小农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封建经济
2.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
A.庄园经济
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
3.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这样一种时刻,“即人类背离了它的老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离开了已经标明的道路,转到一个新方向”。“新方向”是指
(  )
A.民主政治的萌芽
B.无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古典文化的复兴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4.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  )
A.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B.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5.他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腐,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  )
A.薄伽丘
B.但丁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6.这场运动起源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该运动
(  )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摧毁了封建统治
C.指导了工人运动
D.推动城市化进程
7.《世界历史地图册》呈现了“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的改进、指南针的使用”等知识信息。这些属于新航路开辟的
(  )
A.原因
B.条件
C.路线
D.影响
8.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衰。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  )
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兴盛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和橄榄、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玉米、甘薯、花生、南瓜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
A.形成了跨洋的“三角贸易”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
C.推动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使美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
10.15世纪末,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接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均已起锚。这些远航
(  )
A.加强了汉朝和古罗马之间的联系
B.促进美洲印加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C.推动唐朝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
D.让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1.有学者指出,正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航海家大发现的事业。而在大发现中验证和弘扬的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由此可见,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之间
(  )
A.互相促进
B.是因果关系
C.是递进关系
D.没有关系
12.下面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火器、机械制品等,那么序号②③可能是
(  )
A.黑奴 火器
B.
黑奴 烟草
C.黄金 枪支
D.烟草 丝绸
13.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8月23日为“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就在进行着罪恶的奴隶贸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
14.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欧洲诸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这里的“欧洲诸国”指的是
(  )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荷兰和西班牙
C.荷兰和法国
D.荷兰和德国
1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二、辨析改错(8分)
16.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对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地中海地区的葡萄牙,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改正:
【 】(2)莎士比亚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改正:
【 】(3)马可·波罗描绘了东方国家的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改正:
【 】(4)麦哲伦船队奉葡萄牙国王之命寻找黄金和香料,最终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了欧洲。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了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由于英国同荷兰争相向非洲人出售武器弹药,竞争十分激烈,杀人武器很快在某些森林国家中扩散。对许多非洲国家的首领来说,掳掠和贩卖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干,欧洲就会向他们的对手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被用来掳掠他们的臣民并变卖为奴。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4分)
(2)在奴隶贸易中,奴隶贩子在出程中携带的主要物品是什么?最终运回欧洲的又是什么?你认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最重要的商品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在非洲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3分)
18.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被发现”】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的幽灵”是指什么。(4分)
【“世界被发现”】
材料二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对殖民主义的评价,小明和小红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2)请分别说明上述观点。(4分)
(3)“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有何共同影响?
(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
【史实回顾】
(1)14世纪前后连接亚欧的著名商路被称为什么?图一中A处是中国的哪一城市?(4分)
(2)图二中向西横渡大西洋航行的航海家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航海家成功实现航海活动的技术条件有哪些?(4分)
【对比分析】
(3)依据图一、图二,指出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历史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题干中的“这一发展”代表的经济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市民阶层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D [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D符合题意。
3.D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方向”是指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4.A [解析]
材料中圣母像神态由呆板无神到端庄、美丽、生动的变化,体现了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世生活中的幸福。
5.B
6.A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A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没有摧毁封建统治,B排除;文艺复兴没有指导工人运动,C排除;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与推动城市化进程没有直接的关系,D排除。故选A。
7.B [解析]
由题干“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的改进、指南针的使用”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狂热追逐财富的梦想推动欧洲人到海外去获取黄金等各种财富,而15世纪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使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的改进、指南针的使用等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8.C 9.C 10.D 11.A 12.B 13.B
1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故正确答案为C项。
15.A
16.(1)【×】 “葡萄牙”改为“意大利”
(2)【×】 “莎士比亚”改为“但丁”
(3)【√】
(4)【×】 “葡萄牙”改为“西班牙”
17.(1)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
(2)廉价工业品。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黑人奴隶。
(3)挑拨非洲国家或部落之间进行战争,以达到掳掠黑人的目的。
18.(1)天主教会势力强大,人们不敢公开对抗教会、否定教会。“古代的幽灵”是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2)小明观点:殖民主义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说明:殖民主义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随着殖民扩张,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红观点:殖民主义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灾难。说明:西方殖民者在殖民地贩卖黑人奴隶,掠夺当地的金银财富,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丝绸之路。大都(北京)。
(2)哥伦布、麦哲伦。罗盘(指南针)的运用、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进步等。
(3)变化: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历史原因:传统商路的受阻,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