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四川省雅安市2021届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 。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腊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借以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作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蕴、缠绵悱恻。除《虞美人?枕上》纯粹属于婉约派,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豪放格调, 寰宇,贯通古今,突显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毛泽东的豪放笔法,恰如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描绘的事物总是 _______阔大、宏伟壮观,而他笔下的时间纵贯古今,时空交错。《沁园春?雪》大笔写意,寥寥数语,就把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 ;(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俯拾即是 含盖 境象 尽收眼底
B. 不一而足 涵盖 景象 一目了然
C. 俯拾即是 涵盖 境象 尽收眼底
D. 不一而足 含盖 景象 一目了然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就被几个人物娓娓道来
B. 几个人物,就将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
C. 而且只需几个人物,就把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
D. 虽然几个人物,却将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作的工具,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B. 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作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C. 它们既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也是诗人审美创作的工具,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D. 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作的工具,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有着广泛的认同性、易理解性和易交流性,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根据前文,列举的并非同类事物,因此选“俯拾皆是”。
涵盖:包括,包容,侧重指抽象的。含盖:笼罩覆盖,包括,概括,侧重指客观存在的、具体的。此处搭配“寰宇”,偏抽象,应选“涵盖”。
景象:景色,现象,状况,指具体、直观的情形。境象:景象,情境。不仅包括具体、直观的情形,还指构成和蕴涵在景象中的相互交织的抽象的因素,如热烈、孤寂等氛围。此处描绘的事物与“阔大”搭配,包含情境,应选“境象”。
尽收眼底:尽,全部,全部看在眼里。强调的是看的范围或者数量。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明白。强调的是看的效果。此处搭配“大好河山”,强调看的范围广,应选“尽收眼底”。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
根据分号前的句子,此处应选一个与“寥寥数语,就把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句式一致的句子。分析可知,只有B项符合。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个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先说作者“它们既是诗人审美创作的工具”,再说读者“也是读者寄寓情感意念的载体”,排除AC;二是成分残缺,“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缺少谓语动词“具有”,排除B。
故选D。
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时间如水,波平如镜。突然落下一颗石子,一时间__________,泛起阵阵涟漪。历史的碎片一股脑儿地跳将出来——三星堆,这个“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地下历史宝库,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惊喜——神秘莫测的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黄金权杖、《山海经》记载能“通天通地”的青铜神树等等,你们从哪里来?那鼓凸的眼睛,想述说什么?
“三星堆”,顾名思义,像星星一样的三个土堆。专家表示,三星堆所在的三个土堆,就像一根直线上的三颗金星,当地人便把这三个土堆及其周边地区叫做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35年前的1986年,三星堆遗址首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一眼穿越三千年,重新__________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还将为我们续写哪些传奇?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内出土的海贝、金面具残片、象牙制品、丝绸织品、玉石器等文物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都提供了重要物证。
走在城市的街头,高楼__________,有序排列;商店__________,到处都是;车来车往,人潮涌动。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三星堆遗址的再次发掘,让我们又一次想起了这些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想一项是(3分)
A.波光潋滟 启动 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B.波光粼粼 起动 星罗棋布 鳞次栉比
C.波光潋滟 启动 星罗棋布 鳞次栉比
D.波光粼粼 起动 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遗址首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B.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C.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D.三星堆遗址首次被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19.下列关于文中相关语句标点符号的解读,正确的是(3分)
A.原文“历史的碎片一股脑儿地跳将出来——三星堆,这个‘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地下历史宝库……,句中破折号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B.“‘通天通地’的青铜神树”中“通天通地”的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三星堆’,顾名思义……”中的“三星堆”的引号则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C.原文“出土的海贝、金面具残片、象牙制品、丝绸织品、玉石器”,几个顿号连接的词语(或短语)是并列关系,将它们的位置调换,意思不变。
D.原文中“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虽然三个句子都是问句,但不应该都使用问号,应改为“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17.A(波光潋滟: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启动:①指(机器仪表、电器设备等)开始工作,②(法令、规划、方案、工程等)开始实施或进行。起动:同“启动”的第一个义项,指(机器、仪表、电器设备等)开始工作。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星罗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3分)
18.B(“叹为观止”的主语如果是物或者其他人,前面应加“令人”,这里“叹为观止”前面的主语是“三星堆遗址”,所以应加“令人”;“被誉为……”的主语也应是“三星堆遗址”而不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大规模发掘”。)(3分)
19.C(A中的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B中“通天通地”是《山海经》对青铜神树的评价,其引号表示直接引用。D“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问号使用是正确的。表选择的几个问句相连,前面分句才不用问号,如“我们是坐车去,还是走路去?”。)(3分)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1高三第三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三星堆遗址二次考古发掘成果公布。一时间,不但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各类自媒体更是热情高涨。三星堆此次成为热搜,________与当下媒体传播环境的变革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公众对古文明兴趣的提升。
网络平台是当下文化话题的__________。有关三星堆新出土文物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很快就达到了几十万,网友纷纷转发并关注。因符合网络流量法则而冲上了热搜前沿的,还有所谓三星堆来源于外星文明。平时不太为公众熟知的文物保护,确实需要與论热度,但热度不能代替真实度。_______三星堆的传播变成了一场哗众取宠的狂欢,就会走入过度娱乐化的死胡同。当然,考古并不排斥想象力。出土的文物不会说话,古人留下的信息也总是________。我们需要用想象力来弥合认知缝隙,获得一幅完整的图景,读懂先民留下的文明“密码”,从已知向未知不断进发。然而,想象力可以没有边界,却必须有根基。一切真正的瑰丽想象都是科学精神伸向天空的臂膀,绝不是故弄玄虚或装神弄鬼的乖张。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 集散地 只要 支离破碎
B. 固然 聚集地 只要 七零八落
C. 固然 集散地 如果 支离破碎
D. 虽然 聚集地 如果 七零八落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谓外星文明来源的说法,因符合网络流量法则也随着三星堆冲上了热搜前沿。
B. 所谓三星堆来源于外星文明的说法,也因符合网络流量法则而冲上了热搜前沿。
C. 因符合网络流量法则冲上热搜前沿的,还有三星堆来源于所谓外星文明的说法。
D. 因符合网络流量法则,随着所谓三星堆而冲上热搜前沿的还有来源于外星文明。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B. 从马里到南苏丹,从利比亚到黎巴嫩……肩负维和重任的中国“蓝盔”砥砺前行。
C. 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D.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虽然: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固然: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肯定乙事实。语境中“三星堆成为热搜”与“当下媒体传播环境的变革”“公众对古文明兴趣的提升”都有关联,故应选择“固然”。
第二空,集散地:大宗物产集中运销的地方。聚集地:集合的地方。语境指网络平台是当下文化话题集中的地方,用的是比喻性的说法,故应选择“集散地”。
第三空,只要:表示必要的条件(下文常用“就”或“便”呼应)。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语境中“三星堆的传播变成了一场哗众取宠的狂欢”表假设,故应选择“如果”。
第四空,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七零八落:是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语境中修饰的是信息,故应选择“支离破碎”。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因符合网络流量法则而冲上了热搜前沿的,还有所谓三星堆来源于外星文明”有以下几处语病:
①成分残缺。“所谓三星堆来源于外星文明”缺少宾语,改为“所谓三星堆来源于外星文明的说法”。
②语序不当。“冲上了热搜前沿”的是“三星堆来源于外星文明的说法”,故前后语序调换。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是喻体;
A.表示特殊含义,是喻体;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
D.表示反语,有讽刺意味。
故选A。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5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 的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科技让文化“大餐”走进千家万户。《 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在家中就能“漫游”文化遗产地,科技将文明的故事娓娓道来。你漫步在莫高窟的洞窟前,拿起手机便能通过AR地图看到 的九色鹿从壁画中“飞身而下”;你走进首都博物馆,无需借助实体文物,“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生动呈现“文物的时空漫游”;你徜徉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园,5G全覆盖的“智慧景区”让5000多年的古老文明可感知……这种交融渐入佳境,背后是强大的国力支撑。仅2019年到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便先后 了33个项目,涉及文物价值认知与考古、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文化遗产价值展示传播4个方面。最先进的技术、最新锐的力量,研究最古老的岁月,展现最 的文明。飞速发展的科技,拉近的不仅是今人与古人相隔的时光,更有我们与浩瀚星辰的距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出其不意 栩栩如生 布置 悠远
B. 突如其来 活灵活现 部署 幽远
C. 出其不意 活灵活现 布置 幽远
D.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部署 悠远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大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嫦娥五号”的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顺利圆满完成。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已想要的强加给别人,这才是君子的处世之道。
C. 华为将聚焦战略重点,继续“做减法”,收缩作战战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D. 一些“国学大师”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却干着封建迷信的勾当,四处招摇撞骗。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飞速发展的科技,拉近的不仅是我们与浩瀚星辰的距离,更有今人与古人相隔的时光。
B. 飞速发展的科技,不仅缩短了今人与古人相隔的时光,更拉近了我们与浩瀚星辰的距离。
C. 飞速发展的科技,拉近的不仅是今人与古人相隔的距离,更有我们与浩瀚星辰的时光。
D. 飞速发展的科技,不仅拉近了我们与浩瀚星辰的距离,更缩短了今人与古人相隔的时光。
【答案】17. D 18. C 19. 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出其不意:原指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行动。后泛指出乎对方的意料之外。突如其来:意思是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此处语境是指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的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突如其来”。
第二空处,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活灵活现:意思是形容说话时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
此处用于形容壁画中的九色鹿,应该使用成语“栩栩如生”。
第三空处,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做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安排配置。
此处语境是指国家布置33个项目,所以应该用词语“部署”。
第四空处,悠远:离现在的时间长。幽远:深远,远而幽静。
此处语境是指展现离现在的时间最长的文明,所以应该用词语“悠远”。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大餐”二字加了引号,表示该词有其他特殊含义。
A.“嫦娥五号”是探测器的名称,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B.引号表示引用;
C.表示该词有其他特殊含义;
D.引号表示讽刺。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拉近……时光”搭配不当;“拉近的不仅是今人与古人相隔的时光,更有我们与浩瀚星辰的距离”,根据语境前后两个分句语序错误,“拉近与浩瀚星辰的距离”是科技本来的功能——探索未知科学领域,而文段强调的是科技不仅能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还能在文化领域大显身手。
A.“拉近……时光”搭配不当;
B.“不仅缩短了今人与古人相隔的时光,更拉近了我们与浩瀚星辰的距离”语序错误;
C.除了存在上述B项中语病外,“更有我们与浩瀚星辰的时光”也搭配不当。
故选D。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21届高三5月第二次强化训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久前在英国受捧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在中国读者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摘出许多字词的译法,认为不忠实金庸原作。但与之相对的,是英语读者一边倒的好评:“大师般的叙事”“高品质的梦幻故事”这样的评价_______,就连公认难译的武功,也被评为“以十分优雅的方式展示出来”。译者郝玉青认为,译文的生动和流畅感最为重要:“最糟糕的是你把每个字都翻译准确了,但译作读起来却毫无生趣,这完全丧失了文学翻译的意义。”这个译本的好坏姑且不论。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经典名著更是“重灾区”,新译本______却又令人_________。网上有人专门开列了名著清单,向翻译界喊话“求放过”。这对于当下的文学翻译,不可不谓是一种讽刺。正是______这样的情况,许多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复归。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比比皆是 屡见不鲜 不忍卒读 基于
B. 比比皆是 层出不穷 难以卒读 基于
C. 俯拾皆是 层出不穷 不忍卒读 鉴于
D. 俯拾皆是 屡见不鲜 难以卒读 鉴于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在当下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
B. 郝玉青所说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那种情况,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
C. 那种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在当下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常见。
D. 那种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
19.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许多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复归。
B.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C. 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D. 这几年来,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已经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检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处强调“常见”而不是“易得”,故用前者,排除CD。
“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根据语境,这里指“新译本”连续出现,应选后者,排除A。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难以卒读”,文笔太差读不下去的意思。语境强调翻译得太差而不是内容悲惨,故用“难以卒读”。
“基于”,根据。“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根据语境“这样的情况”“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复归”分析,应选“基于”。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在“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后添加主语中心语“的情况”,排除C;
二是语序不当,“当下”放在“国内”前,“那种”位置不当,“郝玉青”为主语,“那种”修饰“情况”,应该改为“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排除BD。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大师般的叙事”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A.表示强调。
B.表示特定称谓。
C.双引号表示引用。
D.结合“殴打”分析,此处双引号表示讽刺。
故选C。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届高三强化训练语文试题(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连日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故宫上元夜, _______的灯会惊艳全国;《国家宝藏》里,前世今生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节目只要一开播,就如“预订了热搜”一般,瞬间火遍全网。当我们带着平等的目光重新欣赏世界文化之美时,才________发现,原来我们就身处在富饶的文化之乡,原来________五千年的文明是如此的灿烂辉煌。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________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流光溢彩 蓦然 源远流长 寄托
B. 光彩夺目 突然 源远流长 寄予
C. 流光溢彩 蓦然 积厚流光 寄托
D. 光彩夺目 突然 积厚流光 寄予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B. 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
B. 由于文献记载缺乏,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
C. 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
D. 由于文献记载缺乏,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流光溢彩:形容光影流动闪烁,光彩照人。一般用来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的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形容颜色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这里的对象是“灯会”,故选“流光溢彩”恰当。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突然:形容情况发生急促且出人意料。此处句意无出乎意料之意,故选“蓦然”较恰当。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积厚流光:积累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此处强调历史悠久,故选“源远流长”。
寄托: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强调托存和依附关系。寄予:多用于给予同情、关怀等方面。语境中的对象是“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选“寄托”恰当。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该语段主语“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先守望,到等待苏醒绽放再到惊艳世界,按照一定的事理逻辑排列,据此排除BD。
且要与后文中的“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相照应。排除A。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为“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二是“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在……中,让……”句式杂糅,删去其一。
A.主客倒置,“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为“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
B.句式杂糅,“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在……中,让……”句式杂糅,删去其一。
C.主客倒置,“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为“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月20日至12月30日,“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这次展览视野广阔,触角细腻,从纪实的视角出发,真实再现这场聚焦武汉、辐射全国的战“疫”的景象。影像题材从病区到社区,从医疗工作者到志愿者,从封闭管控到复工复产,从严冬寒雪到春意盎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有代表性。其中特别设置的“为天使造像”单元,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近那些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去看,去听,去感受他们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力量。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大战中,摄影人没有缺席。他们不惧风险,深入一线,用无数细节还原出一段不可磨灭的中国战“疫”记忆。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期以来,实体书店受线上书店冲击,经营 。实体书店门可罗雀的状况一度让读书人忧心忡忡。谁能想到,如今,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实体书店便华丽转身。各地实体书店旧貌换新颜, 地走上了网红之路。
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红书店与传统书店相比,无论是外部设计还是经营理念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从外观设计来看,有些书店向传统文化致敬,灰砖墙、竹书架、汉字、中国红等,成为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还有些书店回归自然,( )。显然,这样的书店,已不仅是单纯卖书和买书的场所,它更力图以书籍为依托,成为一种文化消费、文化体验的新选择。
实体书店复合化、综合化的探索与发展,实际上是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明进步的集中 ,是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时代的洪流中,使网红书店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也会获得民众和社会的热捧。我们期待网红书店顺时应变、不断进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我们更乐见网红书店能够大踏步前进,见证社会生活 活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况愈下 不约而同 体现 生生不息
B. 江河日下 不谋而合 表现 生机勃勃
C. 每况愈下 不谋而合 体现 生机勃勃
D. 江河日下 不约而同 表现 生生不息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森林、梯田、假山、阳光、雨雪等景观,被设计者尽可能多地植入到书店的整体设计中
B. 设计者尽可能多地将森林、梯田、假山、阳光、雨雪等景观,植入到书店的整体设计中
C. 考虑书店的整体设计,设计者尽可能多地植入森林、梯田、假山、阳光、雨雪等景观
D. 设计者从书店的整体设计出发,尽可能多地植入森林、梯田、假山、阳光、雨雪等景观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社会向前不断地发展,在时代的洪流中,网红书店源源不断地还会涌现,也会获得民众和社会的热捧。
B. 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时代的洪流还会让网红书店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也会获得民众和社会的热捧。
C. 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时代的洪流中,网红书店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也会获得民众和社会的热捧。
D. 社会向前不断地发展,时代的洪流让网红书店仍将源源不断地涌现,他们也会获得民众和社会的热捧。
【答案】17. A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江河日下: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此处指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应选“每况愈下”。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为一致。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此处侧重于商量、约定,应选“不约而同”。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根据语境说的是“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明进步”在实体书店上的具体表现,应选“体现”。
生生不息:变化或新事物的发展没有终止。生机勃勃: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此处说的是社会生活,应选“生生不息”。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原文语境是“有些书店向传统文化致敬,灰砖墙、竹书架、汉字、中国红等,成为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根据句式一致性的原则,下句与上句应保持一致的句式,A项最符合。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语序不当,“社会向前不断地发展”应改为“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源源不断地还会涌现”应改为“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B.主语残缺,“也会获得民众和社会的热捧”缺主语。
D.语序不当,“社会向前不断地发展”应改为“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时代的洪流让网红书店仍将源源不断地涌现”结构混乱。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