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30 13: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部分地区
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2021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三适应性训练(二)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______,______”两句是反面论证,分析了亡国的原因,正扣住了题目中的“死于安乐”。
(2)《离骚》中屈原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
“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两句将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描写了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的艰险的蜀道。
【答案】
(1).
入则无法家拂士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
夫孰异道而相安
(4).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5).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拂”“孰”“犹”“兮”“逆”。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既替余以蕙纕兮
(2).
又申之以揽茝
(3).
若夫乘天地之正
(4).
而御六气之辩
(5).
妇姑荷箪食
(6).
童稚携壶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书写:既,蕙,茝,辩,箪,携。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古之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远不如圣人,是因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想象手法写出了行人走在青泥岭上紧张的动作和神态。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听觉角度渲染悲壮的氛围;“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角度衬托出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
【答案】
(1).
(犹且)从师而问焉
(2).
(而)耻学于师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
角声满天秋色里
(6).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焉”“扪”“胁”“膺”“脂”“凝”。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了“三牛”精神,要求我们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这其实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诉说自己在贬谪之地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_”的自然之声和“______________”的音乐之声,从而衬托琵琶女的演奏如同仙乐一般,令人陶醉。
(3)《赤壁赋》中,作者与友人泛舟辽阔江面时,不由得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可谓与《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的空灵境界十分接近了。
【答案】
(1).
先天下之忧而忧
(2).
后天下之乐而乐
(3).
杜鹃啼血猿哀鸣
(4).
呕哑嘲哳难为听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
而不知其所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鹃、鸣、呕哑、嘲哳、冯、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客”被说服,满面春风,开怀畅饮,最后与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2)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向人们指出一个国家的灭亡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内外因素造成的。
【答案】
(1).
相与枕藉乎舟中
(2).
不知东方之既白
(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藉、既、兀、庐、拂。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21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_____,____”,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不惊心态,大致相当。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独具异域风情。
(3)《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
【答案】
(1).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中军置酒饮归客
(4).
胡琴琵琶与无笛
(5).
忳郁邑余侘傺兮
(6).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021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行路举动表达与“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相似道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3)杜甫《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诗人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痛苦。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必能裨补阙漏
(4).
有所广益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