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平行线(单元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平行线(单元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30 12: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备课专用纸
科目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内容 第十章 平行线 主备人 康雪梅
本单元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的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本章首先以实例使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直线平行形象。平行线与相交线是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两种情况。使学生直观第认识直线的平行,并且积累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上一章中学习了角的表示、角的比较和度量、对顶角、余角、补角、垂直等内容,为学习本章的内容打下了基础。本章设置观察、实验与探究等活动。先探究直线平行的性质,在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科书中引入了“三线八角”,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一对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数量关系联系在一起。在本章中,教科书提供了较多的数学活动,意在探索图形性质,培养推理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与有据的表达能力,再逐步过渡到书写理由。
本单元教学整体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意识以及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在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知道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会用一副三角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4、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行线判定的理解和应用。 5、认识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本单元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
本单元教学难点 平行线性质与判定时的合情推理及其语言表达。
本单元教学整体构思及设想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做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然后观察发现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八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总结概括出平行线的性质。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得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学习态度。在教学中,三线八角是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具体不同的要求,落实学生对作业题的不同要求。  在教学中一定要多次强调平行线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不同,使学生学会总结、比较,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本单元课时安排10.1 同位角 1课时10.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1课时10.3平行线的性质 2课时10.4平行线的判定 2课时‘回顾与总结 1课时 共7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