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述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述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30 14: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述课稿
一、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安排在职高语文课本高一下册第二十二课《宋词二首》的,是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的典型代表,上阕从眼前见到的赤壁江景,联想到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侧重写景。下阕再现周瑜形象并且赞美他的功业,引出自己的功名无望,壮志难酬的感慨。转而以旷达的心态看待历史和人生,求得思想解脱,由咏史进而抒情。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二、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作为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已经感受到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我将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
用以下教法:
1、诵读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词人的豪放的风格。
2、问题探究法:(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词的风格“豪放”来设计问题,弓I出词中景物
描绘和人物刻画的解读,品味词的意境。
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背诵词文,自主探究文本。
2、讨论合作法:采用此法理解文中意象的内涵,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词中的“景”和“人”“事”来鉴赏
词文。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探讨中感受词的豪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词的豪迈气势,并领悟作者面对人生挫折的旷达情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探析周郎的形象,品味词人的情感,感受词的豪放风格。
难点:体会词的豪迈气势,并领悟作者面对人生挫折的旷达情怀。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导入我设计用林语堂的评价来导入)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书法家,一个画家,问他是谁?(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经典著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二环节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学生预习把握,通过查资料)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职。元丰二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审讯,他险些被处死,后因宋神宗惜才,将他开释,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还是一个小官,实际上被监督。元丰五年,苏轼47岁,偕朋友同游赤壁,面对赤壁胜景,缅怀当年周瑜打败曹操的显赫业绩,想到自己迁谪流放,身处逆境,空有才能而一事无成,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第三环节新课学习
(本文重点是解读词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感受本词的豪放风格的同时体味词人复杂的情感,为此设计问题加以引导)
(一)朗读整体感知
这里我设计三个环节,听配乐朗读,学生自由朗读,生齐读。(通过朗读品味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感受词的语言美和形象美,意境美)
(二)感受景
1.学生齐读文章的写景片段(上阕)
2.提问:上阕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它的特点是怎样的?(学生反复读写景的语句)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3.提问: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雄浑壮阔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明确:三个词——淘、穿、卷。
淘一一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将景与人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极为广阔邈远的时空背景。
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卷一一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
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对周瑜的思慕、赞美之情。
(三)感悟人
一)体会周瑜形象
1.问: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怎样的周瑜?
学生找出有关周瑜片段的描写并朗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抓住关键词:
“公瑾”(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更突出其英俊风流)
“羽扇纶巾”(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谈笑间”(作为统帅的周瑜从容、沉着、举重若轻。)
一个青年将领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
二)感悟苏轼
1、对比周瑜、苏轼。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 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才华横溢的,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也难怪苏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
2、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
⑴读后五句,评述大意。注意理解苏轼的旷达之情。
“多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
“人生如梦”虽不免消极,也只是一闪而过(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下面的转语“一尊还酹江月”便冲破这种情绪,表现了一种豁达的胸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3、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三国时代涌现出这
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
学生讨论不难回答
(四)诵读再次整体领悟
1、再次诵读,把情感表达出来。
2、听配乐朗读,感受作者激情昂扬的豪迈风格。体味苏轼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3、学生齐读
第四环节总结全文
在苏轼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奋发有为的同时,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
以意义深广的历史时空为背景,展示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之美,历史人物之美,词人情感之美,将三者结合起来,这首词有优美的意境。成为宋词怀古绝唱豪放派的代表作。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1)背诵本词同时将描写赤壁景物的句子,“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150字左右的短文。
(2)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七、板书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板书,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绘壮景论英雄抒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