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存零用钱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材第8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转化思想。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接连逛了两次文具店,总是在研究花钱的问题,你们想过存钱的问题吗?我们不能总是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应该把我们手中的零用钱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节俭也是一种美德啊,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小数的加法。
师: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主题图及第1问)
师: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思考,点名学生回答)
提示:求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就是把11.5元和3.2元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1.5+3.2。
师: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小组汇报计算的方法。
学生想到的计算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11元+3元=14元,5角+2角=7角,一共是14元7角,也就是14.7元。
(2)11.5元=115角,3.2元=32角。
147角就是14.7元。
师:同学们想出的以上方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有点复杂,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简单的方法呢?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竖式并计算。
师:为什么智慧老人说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呢?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对于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只要正确就给予肯定,不强求统一,但要适时引导学生优化算法)
2.教学小数的减法。
师: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2问)
师:已经存了多少钱?(14.7元)求至少还要存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算式,教师组织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9.9-14.7=15.2(元)
总结:结合我们已有的经验,笔算整数加、减法都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法的计算也要求相同数位对齐,所以小数减法也应该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师:结合上面的问题,想一想,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学生小组讨论,点名小组说一说。
明确: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是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元”对着“元”,“角”对着“角”,“分”对着“分”,相同数位对齐之后,才能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1)15.4+4.2=19.6(元)
(2)15.4-4.2=11.2(元)
第2题:6.9 1.7 12.9 9.8 1.1 17.4
第3题:7.5元+0.4元=7.9元
7.5元-0.4元=7.1元
10.6元+4.1元=14.7元
10.6元-4.1元=6.5元
7.6元+2.2元=9.8元
7.6元-2.2元=5.4元
26.7元+3.1元=29.8元
26.7元-3.1元=23.6元
第4题:(1)13.6-11.2=2.4(元)
(2)买一个陶瓷杯和一个塑料杯:11.2+6.1=17.3(元)
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塑料杯:13.6+6.1=19.7(元)
买两个塑料杯:6.1+6.1=12.2(元)
(3)11.2+6.1+13.6=30.9(元)
30.9>30,30元不够。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存零用钱
11.5+3.2=14.7(元) 29.9-14.7=15.2(元)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相加(减)。
1.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因此教学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素材,利用具体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存零用钱”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和在一起。在课堂上,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对于列竖式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交流,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运用到小数加减法计算中,这样会使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莉莉和贝贝都想买一本《中华成语词典》,可她们带的钱都不够。莉莉还差16.4元,贝贝还差21.4元,两人所带的钱合起来正好可以买一本。一本《中华成语词典》多少元?
分析:两人所带的钱如果合起来正好可以买一本《中华成语词典》,说明两人各自还差的钱数就是对方已有的钱数,即两人各自还差的钱数之和就是一本《中华成语词典》的价钱,用加法计算。
解答:16.4+21.4=37.8(元)
答:一本《中华成语词典》37.8元。
解法归纳:根据“两人所带的钱如果合起来正好可以买一本”以及各自还差的钱数,可以知道两人各自有多少钱,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
1.首先要知道如何将钱妥善保管,不随便乱放。
2.不能随便拿家长的钱,即使是自己的压岁钱也应该向家长说明用途。
3.零用钱可以买相关的书籍,但不能只买不看。
4.零用钱不可以去网吧或做一些有害无益的活动。
5.零用钱可以去救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
6.应牢记家长赚钱不易,不可以用零花钱攀比穿戴或购买高级文具等。
7.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激家长,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为家长买能代表自己心意的礼物。
8.对于零花钱的使用最好能有一份记录或者计划,使自己从小能有理财的能力,真正学会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