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4 乘法结合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4 乘法结合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9 17: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乘法结合律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乘法结合律。(教材第54页)
二、教学目标
1.发现并理解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
2.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知道了三个数相加,先算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那么这个规律也适用于乘法吗?如果适用的话,这些知识又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54页上面的式子。
师:同学们能计算出下面两组算式的得数吗?
(2×4)×3和2×(4×3)
(7×4)×25和7×(4×25)
师: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点名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相同点是每组的两个算式都是含有小括号的连乘算式,它们的乘数与得数都相同。不同点是每组第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出前两个乘数的积,再与第三个乘数相乘;每组的第二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出后两个乘数的积,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
师:因为式子(2×4)×3=24,2×(4×3)=24,所以(2×4)×3=2×(4×3)。
因为式子(7×4)×25=700,7×(4×25)=700,所以(7×4)×25=7×(4×25)。
师:根据我们对上面两组式子的分析,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小组交流)
师:通过对这类式子的了解,同学们能得出什么规律呢?(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2.教学教材第54页中间的图片。
师:同学们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中间的主题图)
组织学生观察左边的图片。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明(2×4)×3和2×(4×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式子的结果都是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学生汇报:不管是先求每层个数,再乘层数,还是先求每排个数,再乘排数,结果都是这些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所以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组织学生观察右边的图片。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明(2×24)×6和2×(24×6)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小组交流,点名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式子的结果都是两箱饮料的总价钱。
学生汇报:不管是先求两箱共有多少瓶,再乘单价,还是先求一箱饮料多少钱,再乘箱数,结果都是这两箱饮料的总价钱,所以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生共同小结: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教学教材第54页中间的算式。
师: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写完后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的一般形式:(a×b)×c=a×(b×c)。(教师板书)
4.教学教材第54页下面的式子。
125×9×8=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3)教师对采用了运算律简算的学生给予肯定,并请他们说说是如何思考的,以及这样做的简便之处。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2~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名学生板演第3题,集体订正)
第2题:2 5 25 4 60 125 8 25 4
第3题:3800 3000 390
第4题:32×8×5=1280(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乘法结合律
(a×b)×c=a×(b×c)
129×9×8
=125×8×9
=1000×9
=9000
1.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
2.在本节课的最后,当学生已经概括出乘法的结合律后,教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而是询问学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呢?”通过学生对方方面面的反思,引出教师最后的概括。虽然,学生要真正理解教师所做的概括还需要大量的体验,但相信经历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体会到探索的基本步骤。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计算25×32×125。
分析:将32拆成4×8,利用乘法结合律将4与25相乘,8与125相乘,得到100和1000。
解答: 25×32×125
=25×(4×8)×125
=(25×4)×(125×8)
=100×1000
=100000
解法归纳: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把32进行拆分,从而可使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