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真正的英雄》导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2、 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句子。
3、 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4、摘抄课文的好句子。品读课文,感受百折不挠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为以身殉职的七位宇航员所发表的一篇电视讲话,也是一篇悼词,它希望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这篇悼词语言丰富、感情充沛,悲郁中蕴育着雄壮,悲痛中坚定着信念,可说是声情并茂,让听者在悲痛中奋发向上,充满力量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英雄的理解也各式各样,本课无疑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结合课文让学生了解英雄其实就是:具有崇高品质的普通人,英雄对于我们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每个人只要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事业都可以称为英雄。
学法指导
1、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知识链接:
里根:1911年2月6日,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在大学里,他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1986年连任总统,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人民有什么反应?当时的总统里根又是怎样做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里根总统的演讲词!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的字音
哀悼( ) 锲而不舍( ) 勋章( ) 锤炼( ) 孜孜不倦( ) 企求( ) 凝聚( ) 战栗( ) 拓荒( ) 弥补( ) 不朽( ) 余暇( ) 阴霾 ( ) 梦寐以求( ) 疆域
2、解释下列词语。
哀悼:
锲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树:
锤炼: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弥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这篇演讲词中隐含的感情变化的线索怎样?抒发什么心情?主要表达了什么力量?
3、朗读课文,并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仔细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五、拓展延伸
1、茫茫宇宙,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现,去献身。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人类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冲出太阳系、银河系,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发生爆炸。
2、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已发射升空,请你对宇航员说一段话。
六、当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哀悼___ 勋章__ 梦寐___ 战栗___
拓荒___ 余暇 __ 阴霾___ 许诺___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悼( )___ 契( )___ 锤( )___ 勋( )___
绰( )___ 锲( )___ 睡( )___ 殒( )___
掉( )___ 楔( )___ 唾( )___ 损( )___
3、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演讲者在演讲中蕴含的感情及变化的脉络是什么
2.文中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说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4.文中赞扬了七位宇航员哪些精神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