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几种重要的古代文明的特点。本课第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第二部分相对较简单,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同时在这一部分应注意思考为什么文明之间具有差异。
学情分析
从基础知识看: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学科素养均不高,虽然初中对本课知识有一定涉猎,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还停留在记忆层面,基本知识大多遗忘。所以需要老师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慢慢引导,从知识到能力逐步提升。
从生活经验准备上看:本课内容较为久远,影视资料和文学资料都比较少,所以,学生日常接触也非常少,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地使用和挖掘各种史料,尽量让历史更加“鲜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习方式和习惯看:对于高一学生,尤其是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都有极大缺失的同学,历史学科素养不高,学习方法大多仅靠单纯识记,极容易疲劳和枯燥,所以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思维,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是“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利用唯物史观讲解文明起源,理解文明起源问题,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
2.阅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分析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3.学习制作表格,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4.人类早期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上几种古代文明的特点。
难点: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
教学方法与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列表归纳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告诉老师本课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生: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产生”,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树立学生对于本课的整体框架。
新课讲授
人类文明的产生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部分“人类文明的产生”,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文明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大家先来看一下百度百科给出的文明的内涵:“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也就是说,文明和野蛮是相对的,文明的产生和人的社会行为有关,也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下面老师就从这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师:我们先看一幅地图,看图的时候我们先看图例,这幅图的图例就在右下角,它显示颜色越深的地方,文明产生得越早。请同学们根据图例说出早期文明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的名称, 并且请同学们思考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呢?
师: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临近大河领域,也就是他们的产生都和水有关,既然和水有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幅和水有关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从这幅图片中找一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物产种类丰富而且交通便利等等。这些适宜的自然环境使人类走向农耕和畜牧相结合的定居生活,也就是说适宜的自然环境是文明产生的客观条件。
师:但是只有适宜的自然环境还不能够使文明产生,文明的真正出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幅图片。
师: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前,也就是原始社会的时候,人类都是依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通过这样方式获取的食物是不稳定的,当时的人类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之后,人类在采集果实和狩猎的时候,逐渐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其他动物的习性,最终人类开始有意识的播种和驯养动物,于是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诞生。人类掌握了农耕和畜牧,人类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由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标志着人类的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就是人类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伴随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人类也由此走向定居。所以说,人类生产力的提高是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
师:通过这幅图,我们看到世界不同的大洲都出现了农耕和畜牧,但是不同的地区生产的农作物和牲畜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文明的产生。
师: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人类的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与原始社会不同,这时候的人类没有办法一口气消耗掉所有的事物和产品,因此就出现了剩余产品。面对这些剩余产品,人类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剩余产品该由谁来管理?”。起初,这些剩余产品是由部落首领管理,但是后来部落首领就利用特权将剩余产品变成自己私有。因此,私有制就出现了。在私有制的基础上,部落里的人开始分化穷人和富人。之后富人就成为统治者,穷人变成被统治者。于是阶级出现。被统治者不甘于被统治,于是出现了反抗。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就发明出政府军队文字这些便于自己统治的措施。这是人类掌握了农耕畜牧后的一个变化。另一个变化就是人类开始定居,出现定居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定居点逐渐演变成早期城市。我们现在结合第一个变化。在一个较大的城市中出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系列措施。因此,这个城市我们就可以将其成为国家。此时,文明便诞生了。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回顾刚才所讲的内容。出现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源在哪?
生:农耕畜牧的出现。
师:没错,因为农耕畜牧的出现,所以引起了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出现了文明。因此教材上本课的第一句话就是“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文明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生:阶级,国家和文字。
师: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设计意图:利用唯物史观解释文明的产生,提升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利用流程图,便于学生理解。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师: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世界上古代文明主要有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因为之前学习过中国历史,了解了中华文明,所以今天就不再介绍中华文明。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师:同学们现在阅读材料,观看地图,思考“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埃及文明之间又存在哪些差异呢?”
苏美尔人及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泛滥的周期性,而是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的不可预见性。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了札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上的积雪消融,常常会引起特大洪水,它们不只是充满灌溉沟渠,还毁坏了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尼诺塔不是一位慈祥的神,而是一位恶毒的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弄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师:那么,同为大河文明的印度又有何不同呢?下面我们看看印度的情况。
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
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生:感受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地理环境影响的。同为大河文明不同地区又有各自的特点。
师:幻灯片呈现总结。
false
师:现在这里有一副希腊的地形图,同学们通过观看地图,参考之前三个文明的材料,思考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古希腊文明。现在大家先观察地图,归纳希腊的地形特点。
生: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漫长,岛屿多,地中海气候,利于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生长。
师:同学们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生: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形成平等意识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古希腊殖民扩张,有利于民主制发展。
师:没错。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文明的发展是受地理和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面我们结合图片了解希腊的其它成就。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教材,提升学生阅读文本,提取信息能力。利用材料和地形图,便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同时打破学科界限,便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
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明产生的基本理论,了解文明多元的特点。各种文明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之所以出现类型不一的文明,是因为创造文明的人们的所处的地理和社会等环境不同。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去面对多样的文明。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希望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文明之间的差异,以免学生在看待文明的问题中走向极端。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件里的表格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检测题(一张小卷)。
七 板书设计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产生
基本标志
适宜的自然环境是农耕文明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类生产力的提高是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
阶级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国家的形成
早期发展
五个文明古国、成果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