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恐龙的灭绝 3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恐龙的灭绝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30 19: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恐龙的灭绝
课前透视:
《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本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内容层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时期,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
“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龙却是生活中已经不存在的生物了。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更加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心理,从这个角度说,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极好范例。课前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难点:能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学生搜集有关恐龙(或灭绝)的资料。
板书预设: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 结果
寒冷 耐不住严寒
撞地球 死亡
哺乳动物增多 偷吃 恐龙的灭绝
传染病 死亡
气温下降 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赶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2.观察感知:考考你,你能说出它们是什么恐龙吗?
3.那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了解。
4.可是现在,这些庞大的动物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已经……
板书课题:31.恐龙的灭绝 读课题
5.想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吗?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以理解的词句作好记号。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
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读通课文情况:分小节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灭绝的原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反馈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
地球变得十分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宇宙行星撞上地球,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偷吃恐龙蛋;突然流行的传染病,恐龙全部死亡;全球气温下降,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等。
四、小组合作,研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方法:
(1)读一读: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2)想一想: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画一画:画出文中的重点句。
(4)议一议:组内讨论不明白的问题,补充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5)填一填:合作填写表格。
说 法 起 因 变 化 结 果
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汇报读书情况。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互动评价或质疑。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
五、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谜、传染、严寒。”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如:“谜”字三个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写成“丸”字等。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如“类”字书写时,米的最后一笔;“严寒”的“严”字里的两点往里,“寒”字有三横等。)
4.学生练习,互相点评,展示佳作。
六、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怎么的感受?
七、实践活动(二选一)
1.根据本文的内容以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编一些关于恐龙的故事,画成连环画,并配上文字说明。
2.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出一张“恐龙知识小报”,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相关链接:
1.恐龙博物馆:http://www.nigpas.ac.cn/dino-main.htm,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网站的一个主题网页。详细介绍了恐龙的发现、形态、生活习性、灭绝等相关知识,并有大量资料图片。
2.中国科普网展览馆之恐龙世界:http://www.kepu./zlg/default.htm,详细介绍了恐龙的传说、种类、故事、灭绝和研究状况等相关信息,拥有大量图文资料。
3.中国科普博览-恐龙博物馆:http://kepu.jsinfo./dinosaur/index.html,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恐龙的故事和恐龙灭绝的各种猜想。
4.四川自贡恐龙展览馆:http://www./indextwo.HTM,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大规模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保存的、最具特色的专门遗址性博物馆。
5.恐龙时代:http://www./jspd/konglong,拥有恐龙专题研究的大量资料(文字、图片、影片等。)
 
阅读在线:
达尔文探索生物链
1843年暮春的一天,从离英国伦敦10多公里的一个名叫唐恩的小镇里,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人,他就是生物学家达尔文。
这天天气晴朗,一些美丽的蝴蝶和蜜蜂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飞来飞去。达尔文径直向一片开满了粉红色花朵的三叶草田里走去,他是来对田野里的谷种植物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的。
达尔文先观察三叶草的花朵。他要看看这些花朵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它们的媒人究竟是谁?达尔文看到,有许多土蜂在三叶草上空飞舞,有的土蜂停在花朵上面,正把自己吸食花蜜的器官深深地插入花蕊的蜜腺之中吸食花蜜。他知道,这些土蜂就是帮助三叶草授粉和繁殖后代的媒人。达尔文一连观察了几天,见今年的土蜂非常多;而到夏天的时候,三叶草结的籽也特别多。三叶草丰收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达尔文又去观察。他发现这一年在三叶草地里采蜜的土蜂很少;而到了夏天收获的时候,三叶草结的籽也大大减少;三叶草歉收了。这显然是土蜂少了,减少了给三叶草传粉的机会的缘故。他又在思索:这一年的土蜂为什么少了呢?于是,达尔文又对土蜂进行追寻,终于,他在一些岩石洞和树洞里,找到了一个个土蜂窝。同时,他又有新的发现——许多土蜂窝被老鼠吃光了蜜,并且被破坏了。这样,达尔文又明白了,是老鼠的多少决定着土蜂繁殖的数量。老鼠多了,它破坏的土蜂窝多了,土蜂就少了。
后来,达尔文又经过观察发现,老鼠的多少是由猫的多少决定的。三叶草、土蜂、老鼠和猫这几种看来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原来还存在着这样有趣而又复杂的关系。达尔文就这样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经过进一步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终于写出了《物种起源》等伟大著作,成为19世纪世界杰出的科学家和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