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二首(一) 3(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二首(一) 3(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02 1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诗二首
课 题 7 古诗二首 课型 读讲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和能力 学会十一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泊”)以及新词;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课文。
过程和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资料查询、讨论等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喜欢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熟练地书写生字,背诵并默写诗歌。
查阅资料 查阅杜甫和贺知章的有关资料。
教、学具准 备 生字卡片等。 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板书设计 7 古诗二首绝句 咏柳两个/黄鹂/鸣翠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行/白鹭/上青天。 万条/垂下/绿丝绦。窗含/西岭/千秋雪, 不知/细叶/谁裁出,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后小结
第 1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4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6 分钟
教学要求 朗读《咏柳》并了解它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理念 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让孩子们自主地学习古诗,尊重孩子们的独特的感受,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孩子们手中的资料。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7’   1.提示: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咏柳)  3.提示:齐读课题。  4.引导: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  5.提示: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1.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孩子们自由读课题: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4.学生答:咏鹅5.孩子们自由说:咏柳是赞美柳的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互相说作者。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9’ l.引导: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提示:自由读一读,看谁能够读会?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l.孩子们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4.提示:谁来读?  5.提示: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提示:谁愿意给大家读读?7.引导:请大家一起读?。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4.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24’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引导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4)老师相机指导读: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些。  (5)提示:我们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2.指导自读第三、四句。  (l)提示: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1.指导第一、二句。(l)孩子们看柳树的图片。(2)生:柳树;学生自由发挥: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3)孩子们有感情字朗读诗句。(4)指名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l)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提示读。(3)引导: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指导:读读诗句看看收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3.提示:大家一起读读吧!。4.鼓励:谁会背诵,就站起来背。 (2)学生自读。(3)指名读,自由说说。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3.全班齐读。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5’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提示: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引导: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激发兴趣:你能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吗? 1.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3.和同桌说。4.把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1’    1.提示:修改自己写的句子。抄写工整。  2.提示:谁愿意和贺知章一起赞美春天的柳树就把这首诗歌记在心里面。   1.孩子们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2.背熟古诗。
第 2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3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7 分钟
教学要求 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让孩子们自主地学习古诗,尊重孩子们的独特的感受,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孩子们手中的资料。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一、导入:4 1.激发兴趣:板书课题,齐读。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们知道他吗?2.解题:这是作者通过对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景物的描写,因兴而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 1.齐读课题。孩子们说说。2.孩子们听,记。
二、精读《绝句》:34 1.教师范读。2.提示:你也读读这首古诗,说说它写了什么?3.引导:刚才我们学习了《咏柳》,利用学习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咏柳》的? 4.教师点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答。5.引导:诗中写了哪些景物?6.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7.提示:自由朗读,背诵。 1.孩子们听读,注意教师的读法。2.这首古诗写了什么?3.孩子们说方法: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4.小组学习,教师点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5.诗中写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6.有感情地读诗。7.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三、作业:2 提示:背诵古诗。 孩子们背诵古诗。
第 3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4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6分钟
教学要求 学会十一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泊”)以及新词;朗读古诗。
教学理念 激发孩子乐于学习的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教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一、检查背诵:(5’)  师:谁能背诵这两首诗歌?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13’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谁愿意给大家读读?   2.指出不足之处。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2.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21’   1.出示要写生字。  2.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1.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垂”、“裁”、“剪”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作业:1’ 提示:抄写生字。 孩子们自由书写生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