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3讲 第2课时 方法训练 欧姆定律应用中的常见方法(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3讲 第2课时 方法训练 欧姆定律应用中的常见方法(2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29 22: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讲 欧姆定律
JK版 九年级上
期末提分练案
第2课时 方法训练
欧姆定律应用中的常见方法
D
见习题
1
2
3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4
5
见习题
1.【2020·南通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表示通过热敏电阻R的电流I1、电流表的示数I2随热敏电阻阻值的倒数 的变化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点拨】由电路图可知,R与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通过热敏电阻R的电流为 : 又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则通过热敏电阻R的电流I1与 成正比,其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B错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得电流表的示数为: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I2与 为一次函数关系,图像是不过原点的一条
倾斜的直线,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2.【2019·乐山】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来测量电源电压U和电阻R1的阻值。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解:如图所示。
(2)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如图丙所示时,其读数为______A;并将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得到的多组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绘成图丁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出电源电压U=___V和电阻R1的阻值R1=____Ω。
0.6
3
2
(3)小明继续探究,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25 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
10
3.【2020·天门】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实验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个,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30 Ω,电源电压恒为4.5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 Ω。
(1)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填“A”或“B”)端。
(2)小明首先用5 Ω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
A.开关断路 B.滑片接触不良
C.电阻断路 D.电流表短路
B
C
排除故障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描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__。
电阻两端的电压
2 V
(3)第2次实验中,他将5 Ω电阻换成10 Ω,如果滑片仍然停留在第1次实验的位置。小明应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滑片,同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填“滑片”“电流表示数”或“电压表示数”)。
B
电压表示数
(4)只用30 Ω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完成5次实验。
(5)该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写一个即可)。
不能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的电功率”)
4.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 4.5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5 Ω、20 Ω、15 Ω、10 Ω、5 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0~50 Ω”。
(1)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了,请你把接错的那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解:如图所示。
(2)电路改正以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
(3)连接好电路后,如果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位置交换,则闭合开关后,会发现两表中只有________(填“电流”或“电压”)表有示数。
(4)为了用上所有的定值电阻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至少保持___V 不变。

电压
1.5
(5)实验中将5 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 Ω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滑动,使电压表示数恢复到原来的值。

(6)小阳同学每次随机选取一个定值电阻,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丙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_______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阳选取的是阻值为______Ω的定值电阻。
【点拨】使用20 Ω的定值电阻时,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3.6 V”,这与其他各次实验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同,表明这次实验没有移动滑片;本次实验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4.5 V-0.18 A×20 Ω=0.9 V,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前一次实验电压表示数为3 V,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为1.5 V,则前一次实验电路中电流为
【答案】20;10
前一次实验所用定值电阻阻值
5.【2020·福建】空气质量指数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下表的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划分的。某兴趣小组自制的空气质量监测仪,用电压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工作原理电路图如图。已知电源电压U=18 V,电压表量程为0~15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0 Ω,气敏电阻阻值R与A的关系为
空气质量
指数A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
量等级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
污染
(1)通过计算,判断电压表示数为10 V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
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
(1)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当电压表示数为10 V时,电路中的电流:
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
UR=U-U0=18 V-10 V=8 V;
则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
此时的空气质量指数:
由51<75<100可知,此时空气质量等级为良。
(2)更换定值电阻R0可改变监测仪的测量范围,若要使电压表满偏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A=400,则更换后的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为多大?
解:空气质量指数A=400时,气敏电阻的阻值:
由题意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0′=15 V,则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18 V-15 V=3 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更换后的定值电阻的阻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