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
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重用人才 D、建立行省制
2、“合同为一家”描写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
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南诏
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 )
A、印度 B、泰国 C、日本 D、朝鲜
4、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5、“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6、假如你生活在7世纪时的长安城,你要到哪里去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
A、市 B、坊 C、行 D、宇殿
7、史籍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库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浇灌工业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8、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张云素 D、杜如晦
9、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刘守仁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可以办到的事有( )
①去大雁塔观看进士们的题名留念 ②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③中午,和朋友一起去大明宫游玩 ④下午,去东市选购朝鲜人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唐朝呈现民族团结、经济繁荣和外交广泛等盛世景象,得益于其统治阶级的开放思想,其最繁荣的时代是谁在位时(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
1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12、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
13、学了“科举制的创立”一课后,小明总结说:“①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隋文帝时; ②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③科举制使选拔官吏的权力从朝廷下放到地方;④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你能找出他错在哪里吗(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当今中国的流行乐坛上,活跃着一些少数民族的演唱组合,如来自新疆的“阿凡提乐队”,来自藏区的“高原红”三姐妹组合,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人制造”。学习了“和同为一家’一课后,你知道这三支演唱组合所分属的少数民族的祖先吗( )
A、突厥、吐蕃、靺鞨 B、回纥、靺鞨 、六诏
C、突厥、靺鞨、六诏 D、回纥、吐蕃、六诏
15、在温家宝总理访日前,为传递中方对日友好的诚意,同时告诉国人,在历史长河的大多数时间内,中日两国是和平友好的邻邦,CCTV-1应于黄金时段播出下列哪一电视连续剧( )
A、《西游记》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 D、《昭君出塞》
16、六诏居氏是下列哪两个民族的祖先( )
①满族 ②藏族 ③白族 ④维吾尔族 ⑤ 彝族
A、①⑤ B、①② C、③④ D、③⑤
17、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是(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8、科举制度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0、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属于( )
A、五世纪 B、六世纪 C、七世纪 D、八世纪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改错辨析题。
1、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隋朝大运河全长3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唐朝最虚心纳谏的皇帝是唐玄宗 。
(3)、唐朝重要的粮食产地是太湖流域。
(4)、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 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皇帝饮点某人为当年科举状元的场面。这种应举的士子集中在一起参加殿试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统治时期。
2、辨析题(共6分)
隋唐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频繁的时期。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日本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开元年间,玄奘是出访天竺的最杰出的使者。他出访天竺并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为中外交往写上浓厚一笔。以上说法有三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三、材料解释题。(共2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2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的《汴水怀古》
(1)动手画一幅隋唐京杭大运河示意图,要求在图上标出运河的“三点四段”并写出名称。(4分)
(2)联系隋朝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情况,说一说为什么隋炀帝时,能够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在对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上,你同意胡曾的观点还是皮日休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材料三]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有一次,魏征进谏,言辞激烈,伤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大为恼火,说:“总有一天,我会杀了这个乡巴佬。“但过一会儿,唐太宗转怒为喜,厚待魏征如初。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材料四]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按顺序概括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8分)
(2)《史记》里可以查到“贞观之治”的史料吗?为什么?(4分)
四、综合题(共2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
1、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成就辉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2分)
(2)隋朝时创立的科举制,到唐朝时影响到新罗、日本等国,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2分)
(3)隋朝在桥梁建筑方面成就突出,请举例说明。(2分)
(4)唐朝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试举两例。(2分)
(5)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时在印刷术的发展史上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
2、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与哪些大洲的国家有往来?(4分)
(2)请列举唐朝历史上为中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4分)
(3)唐朝时各国开始称中国人为什么?唐朝文化影响到周边许多国家,试举一例说明。(2分)
2011-2012(下)第一次阶段考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答案
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二、改错辨析题。(16分)
三、材料解释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2分)
四、综合题(共20分,每小题各10分)
1、(1)开通大运河。(2分)
(2)清朝末年(2分)
(3)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2分)
(4)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2分)
(5)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分)
2、(1)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2分)亚洲、非洲、欧洲(2分)
(2)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4分)
(3)唐人(1分)日本的制度、文字、生活习俗等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或唐朝的政治制度、科技成就等传入新罗。(言之有理即可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