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温州市“衢温5 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PDF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衢州市温州市“衢温5 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PDF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30 07:23:39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0学年第二学期“衢温
5+1”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某一文化遗存的历史课堂笔记,下列关于这一文化遗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居民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B.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C.出土了被称为“蛋壳陶”的黑陶
D.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2.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
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3.高车(如下图)是西汉时期一种车驾,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
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与这种变化相关的主要史实是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均输平准
D.“推恩令”的影响
4.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举推动了
北方的民族融合。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
①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②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颁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战国时期,韩国派人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该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芍陂
C.郑国渠
D.漕渠
6.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
大的都城之一。如下形势图,按其表征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朝代采取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制度
B.图②朝代的一位统治者被称为“天可汗”
C.图③的最终趋势是南方统一了北方
D.图④朝代开通了“丝绸之路”
7.科举考试对我国的历史产生极大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
②进士科始于唐朝贞观年间
③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做官,对士族会更有利
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唐太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2页
共8页
8.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
时间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860
根据上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A.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9.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他们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公元202年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武帝刘秀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保护大汉王朝。

明太祖派郑和远航海外,宣扬大明国威。

清太宗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后来又改国号为大清。
A.①
B.②
C.③
D.④
10.1911年10月10日晚,某地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第一枪,下列各项也发生
在该地的是
A.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1.下图为鲁迅等人设计并于
1913年2月正式使用的民国政府“十二章国徽”,又称“嘉禾国徽”。图
案基于中国古代礼服的十二章花纹,设计来源于汉代《五瑞图》石刻上的图案。据此判断,“十
二章国徽”的设计和使用
A.反映了社会转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影响
B.制约了民主共和国在中国的实现
C.体现了追求民主共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体现了当时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的观念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3页
共8页
12.1915年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等。这说明
A.日本借此占领了中国东北
B.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C.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日赞同平等外交
13.傅斯年说:“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
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符合“现在”这一时期思潮的是
A.自强和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主和科学
D.新三民主义
14.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当时清华大学的学生蒋南翔振臂发出这
样的呼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激起了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运动。此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
15.有画家创作漫画《首挫其锋》(见右图)反映抗日
战争中的某一会战,画面中有两个军人,左边的是日军,右边的是中国军人。虽然日军装备精良,但是正义而无畏的中国军人却将枪狠狠砸在日寇的钢盔上,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有趣的是,日军腰间挂了一个钟,他一边挨打,一边还在看着手中的怀表,似乎正在计算着自己“速胜”的时间。对此会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日军妄图速战速决
B.国民党军队消极抵抗
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
16.“百万大军勇,蒋敌难阻攻。长江天堑梦,今夜彻
底崩。”诗中描写的战役发生之后,人民解放军解放了
A.北平
B.南京
C.天津
D.沈阳
17.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有关该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召开会议的地点是印度的万隆
B.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顺利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维护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
18.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
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此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开国大典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
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
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
87.
8%。这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成效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
20.“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
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国际和平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其中,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理念是
A.“共商、共建、共享”
B.“亲、诚、惠、容”
C.“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D.“真、实、亲、诚”
21.1997

6

30
日午夜至
7

1
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推动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C.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
D.《反分裂国家法》的成功运用
22.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其中包括
①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③新兴城市就是封建国家

宗教戒律束缚人性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
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
答道:“基督徒和香料。”这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海外市场的开辟
B.文化侵略的初衷大于经济掠夺
C.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D.宗教改革刺激了人们远洋探险
24.“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据估计南美人口从原来的2500万人减少到200
万,同时期印加人从约
700
万减少到只有约
50
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作者意在
A.为罪恶的黑奴贸易辩护
B.指出黑奴贸易的必要性
C.揭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D.强调工业革命需要劳动力
25.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城市,被称为“博物馆之城”。下列关于该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3—15世纪时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
②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
③从这里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
④是“人文主义之父”的故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启蒙思想家被恩格斯誉为“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他们的政治主
张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下面关于他们的主张正确的是
A.都主张直接民主
B.都主张三权分立
C.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D.都反对君主专制
27.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史称“科学革命”,这场革命
①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
②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④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5页
共8页
2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英国几乎有半个世纪没有平静下来,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
荣革命’时为止。那几十年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事件构成了英国革命。”那几十年中发生了
A.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
B.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
C.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
D.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9.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宣称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下列属于法国思想
家取得的成就是
A.提出“日心说”
B.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C.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D.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30.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女王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
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发明了电话机
B.率先进入了“蒸汽时代”
C.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D.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40分。)
3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多有创新,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影响深远,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政体,皇帝是国家一切权力的主宰者,国家机关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办事机构。适应这种专制体制的需要,唐朝废除了以前历代王朝在中央政府中占有决策地位的“三师”和“三公”,建立以辅佐皇帝执政为职能的三省六部为主的中央政府机关。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三省”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及政府的运作程序,并指出位于
太极宫的中央政府机关是哪两个?结合所学指出宰相议事地方的名称?(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与知州共同签署
文书、彼此制约的官职名称。(4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6页
共8页
32.传统文化既是宝贵的历史资源又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立足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同时又放眼世界,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17分)
材料一
《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和政治范型,始终存在于中国社会,并实际发挥着对不同王朝的道德引领和政治制约作用。
——向世俊《从“天下为公”到“民胞物与”》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所以,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怎样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对这三个理论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孙显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
材料三
习近平以人类向往的“天下大同”为核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各个国家应当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唯有如此,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才能够实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百家争鸣中不同的学者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认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孟子和荀子关于
人性的不同观点以及政治主张。(4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根据所学,指出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哪一年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分析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这一思想在什么会议上载入国家根本法?(7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7页
共8页
33.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出于世界文明边缘,孤悬在大陆之外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进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蕴涵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
——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材料二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比于其它国家,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从技术和农
业的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掘墓人”是什么阶级?该阶级的伟大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概
括《共产党宣言》的意义?(6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8页
共8页2020学年第二学期“衢温5+1”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多有创新,历史悠久,体素完备,影响深远,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
「资源。读材料,回答间趣(10分)
及职能中书省
拟昰帝的诏

不妥驳申;尚书
理备项具体政务
下省;(2分)
1分)
2)措施:派文
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
期更换驻
分)通判。(1分)
传统文化既是宝贵的历史资源又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立足
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同时又
放眼世界,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17分)
性恶,主张隆礼重氵
共十五大(2分
和会议各给1分
共十六大
和会议各给1分
012年中共十八大(2分
和会议各给1分)
(3)具体表现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1分)推动《巴黎协定》生
分)倡议设
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1分)共
建、共享
路”,(1分共商、共建、共享

给1分),推动经济全球化
和平发展
(1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
国方案。(1分)(共计4分
点写对四
意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是全党
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
(1分)(共计2分,4
高一历史学科答案第1页共

届全国人大第
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1分)
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
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
多种因素
用的结果;(1分)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不是设计和规划的结果。(1

技术: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
的生产技术日益纯
熟,(2分
话写出两句即得2分)1
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
生产技术的改进。(1分,两句
得1分)
农业: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命发展提供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2分
提供农
国内市场三者写出两个即得2分
2)无产阶级
级)。(1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2分)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
高一历史学科答案第2页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