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30 17: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雨兼程逐梦路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复述虎门销烟的过程,理解虎门销烟的原因和意义,提升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2.通过观察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鸦片战争的经过,树立时空观念。
3.通过对国耻追星事件的反思,准确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其带给中国的深重灾难,涵养家国情怀。
4.通过开眼看世界的史料,真正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追梦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探索。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个人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1.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2.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危害。
难点: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视频)的形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破了原本热闹喜庆的春节,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新年。经过全中国上上下下两个多月的努力,中国取得了这场“抗疫战争”的胜利。然而中国在疫情方面取得了无可挑剔的成就,引来了某些国家的“嫉妒”,尤其是在近段时间世界多个国家相继爆发大规模的疫情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些刻意抹黑、污蔑中国的声音。他们意图借国际舆论将此次突发的疫情责任转嫁给中国,甚至索要巨额赔款,相当无耻。
希望那些活在2020年,脑子却在1840年的人能明白,现在的中国不是随便就能招惹的。那184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英美各国存在妄想。今天我们一起回到180年前,走进那场打破中国天朝上国迷梦,使中国走上风雨兼程逐梦路的鸦片战争战争。
【新课探究】
第一篇章 “迷梦”——两个“梦”的相遇
迷梦—交锋的两个“世界”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这一组图片分思考一下18-19世纪的中英两个梦的走向。
[教师分析]政治方面:18世纪前期,大清帝国建立了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大英帝国建立责任内阁制,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政治制度方面大清帝国完败。
[教师分析]经济方面:康雍乾三朝延续着农业社会“务本足国,首重农桑”,重视发展农业经济;与此同时大英帝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工厂”。经济制度方面大清帝国完败。
[教师分析]军事方面:大清帝国普遍采用不能瞄准,无法连发,无法移动的火炮;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的火炮却能随意旋转,快速连发。军事方面大清帝国完败。
[教师分析]外交方面:乾隆之后大清帝国全面实行闭关锁国;与此同时大英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被誉为日不落帝国。外交方面大清帝国完败。
[教师分析]从中英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四个方面既可以看出中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走向衰落但不自知,而英国却在世界工厂的美梦中实力日增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2.“迷梦”—“暗流”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
当两个梦相遇的时候则是暗流涌动,中国销往英国的茶叶和生丝很好卖,特别是茶叶让英国人成“瘾”,甚至在战争爆发前英国政府命东印度公司囤积了一年量的茶叶。而英国选择的棉纺织品却完全卖不出去,广州的英国商人,脑袋里一定时常回荡着乾隆皇帝对马嘎尔尼说的那句非常自豪的话:天朝地大物博,统有万方,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什么都不缺,什么也都不稀罕。乾隆皇帝其实一点都没有夸张。物产丰富且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的确无须英国的那些工业产品。因此在自然经济的抵制下,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因此在正常贸易中英国不能获利,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以“瘾”抗“瘾”对中国打响了无声的“枪鸣”,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3.“迷梦”—无声的“枪鸣”
[教师引导]作为当时的中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首先做出反应的是林则徐。我们一起走进“戏映人生”,回到当时的大清帝国感受一下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心声。
[学生活动]—戏映人生:
请大家结合课本P3-4的正文部分,以“林则徐”为第一人称,讲述虎门销烟。
活动要求:
1.讲述内容要全面(原因、时间、意义)
2.讲述要以“林则徐”为第一人称,体会林则徐的情感,带感情讲述。
3.讲述语言要精炼,时间控制在90秒以内。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大家充分的从他的讲述中掌握了虎门销烟的经过,理解了虎门销烟的原因、意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4.“迷梦”—“惊梦”之响
[教师引导]出示材料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
英国侵略者意图用商品和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企图都失败了。于是英国侵略者叫嚣着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开启了“惊梦”之响。
第二篇章 “惊梦”——两个“梦”的撞击
1.鸦片战争经过
[教师引导]请大家结合课本P5-6的正文部分,概括鸦片战争的经过。
[学生回答]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6月~1841年初: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谈判→占香港岛→宣战→虎门、广州
1841年秋~1842年8月:厦门→定海→宁波→吴淞→南京→谈判
[教师分析]结合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年6月28日,英军主力到达广州海面,海军战舰16艘,地面部队4000人,海陆合计7000左右。
  1840年7月3日,英军驶入厦门,战舰向岸上开炮,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炮战。(此役双方损失轻微,上报到朝廷时变成了一场胜仗)
  1840年7月6日晨,英军攻入定海。定海水师在九分钟内覆没,英军所有舰船仅中弹三发,无人员伤亡。
  1840年8月11日,英军抵达天津。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司令谈判。道光帝本无战心,又由于严重的误译,道光以为英军此来是为了“申焚烧鸦片之冤”,所以道光帝允许为之伸冤,“以折服其心”(所以罢免了林则徐,但英方并无此要求);拒绝赔偿鸦片损失;拒绝割让岛屿。并令其:“反棹南还,听候办理”。 英军当然不肯答应,双方继续交涉。但由于翻译和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双方无实质进展。(从他们的交涉中我们充分体会出大清帝国的闭塞。)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中英广州谈判开始。
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占香港,并要求割让(香港仍有清军)。
  1841年2月24日,英军开始向虎门进攻。英军击败全部8500名守军,关天培壮烈牺牲。由于主要在射程外炮击,英军损失轻微。
  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民众与英军交战,大家结合课本第五页的史料可以看出人民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大败英军,其采用战术之成功足以使任何清军将领汗颜。
  1841年8月26日,英军围攻厦门。守军已于夜里逃散,厦门失守。此役,清军阵亡总兵一名,副将以下军官7员。士兵减员324名。英军战死一人,受伤16人。
1841年10月1日晨,英军向定海发动总攻,五千多守军全部被击败。定海三总兵牺牲。英军战死2人,伤27人。
  1841年10月13日,英军逼近宁波,负责此处的太子太保余步云弃城逃跑,宁波失守。
  1842年6月16日凌晨,英军全部出动攻击吴淞。占领上海。
1842年8月2日,英军准备进攻南京。在此之前,清方决定求和。
  1842年8月31日,道光帝正式下旨同意签订条约。可是29日,摸透道光心思的前方大臣已经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分析]出示一组材料,对比中英两国在两个梦的撞击过程中,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中英双方的损失情况,
瞠目结舌的数字:鸦片战争,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人,英国远征军18000人。
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
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正一品到从三品。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 田秉锷《大国无兵》这组数据给我们呈现了鸦片战争中清朝官员和中国人民都进行了激烈的反抗,那为什么大清帝国仍然败于英国侵略者呢?
2.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教师引导]我们通过一组材料一起来分析一下:
道光二十三年……,向被俘的英国军官询问英吉利国“距离内地的水程,以及来华途中共经几国”?”……及道台姚莹查询英吉利国“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
——王宪明 《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教师分析]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清朝皇帝还是官员,都对自己的对手知之甚少,信息之闭塞令人咂舌。
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
—梁发芾《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 [教师分析]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却表现出了事不关己的麻木心态,缺乏民族意识。
用英国人的话来讲:芝加哥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放羊……连美国和俄国都是英国的原材料产地。
[教师分析]而与此同时的英国却建立起日不国帝国的世界霸主,在世界大肆殖民扩张。在非洲进行着黑奴贸易,在美洲经营着种植园,在亚洲贩卖着鸦片,可以说世界都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服务。
调兵的速度邻省需要约30-4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教师分析]大清士兵在国内调动需要30-90天,而英国士兵远道而来却只需要30-60天,调兵速度形成鲜明对比
而当时英海军舰船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约60天,从印度开来约30-40天。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 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以破邪术。 ”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教师分析]发动战争前清军认为英国军舰是邪术,用马桶来破邪术,思想腐朽毫无战斗力。
英军“所至六七省,攻陷城池,如入无人之境,且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
——林庆元《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教师分析]而英国的战斗力却十分强悍。
31438851833880[教师分析]从这一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最终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大清帝国的天朝上国的迷梦破碎,而英国终于打开了中国大门,梦想成真。与中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长达100年的噩梦。
第三篇章 “噩梦”—“梦碎”与“梦成”
1.“噩梦”—丧权辱国
[教师引导]请大家结合课本P6,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回答]
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 100万银元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多媒体展示: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教师分析]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割地: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学生活动]—诗诉情怀
展示一组2019年5月11日国耻事件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以《南京条约》为主题的三行情书要求:
1.以民族角度出发
2.能体现《南京条约》带给我们的深重灾难
3.语言凝练、优美
4.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最优秀作品展示
2.“噩梦”—后遗症
[教师分析]通过《南京条约》影响的再分析,得出鸦片战争改变了社会性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四篇章 “梦醒”—觉醒与新生
[教师引导]出示一组材料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救亡图存的?
1841年6月,同样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林则徐与魏源两人相遇在江苏镇江,林则徐将之前自己在广州搜集的《四洲志》等资料交给了魏源,希望他编撰一部介绍西方的书籍以救亡图存。魏源接受重托,终于在1842年著成了五十卷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近代中国错过了<海国图志>》
[学生回答]打破闭关锁国局面,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情感升华】
虽然新思想萌发最终未能付诸于实践,但是正如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论述的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一代人就要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就要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救亡图存。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立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人民站起来的伟大历史使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在为祖国兴衰、国富民强保驾护航,大家作为新征程上朝气磅礴的新一代,更应该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我提议大家全体起立,喊出我们心中的誓言:
师生:齐读誓词
坚定的信仰在我们的心中扎根,
坚实的道路在我们的脚下延伸,
坚韧的未来在我们的手中创造。
用青春扬起理想信念的风帆,
用奋斗谱写民族复兴的华章!
千万个你我与祖国有千万个不同的故事,
千万个你我对祖国却有同一种情感——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教师分析]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的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用青春续写中华民族追梦人的故事......
【课后活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如何把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在成为追梦人的道路上充分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