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30 20: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 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
C. D. 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直线,互相平行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都平行于同一个平面 B. ,与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
C. 平行于所在的平面 D. ,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
3.如果命题“非p为真”,命题“p且q”为假,那么则有( )
A. q为真 B.q为假 C.p或q为真 D.p或q不一定为真
4.给出命题:
①若,则x=1或x=2; ②若,则;
③若x=y=0,则; ④若,x+y是奇数,则x,y中一奇,一偶.
那么( )
A.①的逆命题为真 B.②的否命题为真 C.③的逆否命题为假D.④的逆命题为假
5.下列各组向量中, 向量a , b, c 共面的一组是 ( )
A. a = ( 4, 2, 1 ), b = (–1, 2 , 2 ), c = ( –1, 1 ; 5 ).
B. a = ( 1, 2, –3 ), b = (–2, –4 , 6 ) , c = ( 1, 0 ; 5 ).
C. a = ( 0, 0, 1 ), b = (–1, 0 , 0 ), c = ( 0, –1 ; 0 ).
D. a = ( –2, 3, 1 ), b = (3, –2 , –2 ), c = ( –1, 0 ; 2 ).
6. 设向量是空间一个基底,则一定可以与向量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的向量是( )
A. B. C. D.
7.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a,=b,=c,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8.已知向量的夹角为( )
A.0° B.45° C.90° D.180°
9.如图,ABCD—A1B1C1D1是正方体,B1E1=D1F1=,则BE1与D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10.在直三棱柱中,,是的中点,是的中点,,,,则到平面的距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命题“任给x∈R,x2-x+3>0”的否定是                .
12. 命题“不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3.由命题p:“矩形有外接圆”,q:“矩形有内切圆”组成的复合命题“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是__________.
14. 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所有棱长均为1,且∠A1AB=∠A1AD=60°,AB⊥AD,则AC1的长度为______.
15.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BB1,则AB1与C1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16.(12分)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
(2)
17.(12分) 已知命题“若则二次方程没有实根”.
(1)写出命题的否命题; (2)判断命题的否命题的真假, 并证明你的结论.
18.(12分)已知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方程4x2+4(m-2)x+1=0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
19.(12分)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B,A1D1的中点.
求证:MN∥平面BB1D1D.
20.(13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
(1)证明:D1E⊥A1D;
(2)当E为AB的中点时,求点E到面ACD1的距离;
21.(14分)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点E在棱PB上.
(1)求证:平面;
(2)当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
临潼区华清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数学试题(理科)答案
19. (12分)证明:设则
因为MN 平面BB1D1D,
所以MN∥平面BB1D1D.
20. (13分) 解:以D为坐标原点,直线DA,DC,DD1分别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E=x,则A1(1,0,1),D1(0,0,1),
E(1,x,0),A(1,0,0),C(0,2,0)
(1)证明
(2)解 因为E为AB的中点,则E(1,1,0),
从而,

设平面ACD1的法向量为,

也即,得,从而,所以点E到平面AD1C的距离为
设AC∩BD=O,连接OE,
由(Ⅰ)知AC⊥平面PDB于O,
∴∠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
∵,
∴,
∴,即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同课章节目录